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孔子傳 | 上頁 下頁


  然孔子則寄慨於道大而莫能用,深惜三子者之一意於進取,而或不遇見用之時,乃特賞于曾皙之放情事外,能從容自得樂趣於日常之間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七)

  此章可見孔子當時生事甚困,然終不改其樂道之心。如曾點寄心事外,乃必有待於暮春之與春服,冠者之與童子,浴沂之與風雩,須遇可樂之境與可樂之事以為樂。而孔子則樂無不在,較之曾點為遠矣。自後惟顏淵為庶幾。可見孔子當時與點一歎,乃為別有心情,別有感慨,特為子路、冉有、公西華言之,使之寬其胸懷,勿汲汲必以用世為務也。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

  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五)

  道在我,雖飯疏飲水亦可樂。道不行,其事可傷可歎,亦非浴沂風雩之可解。當時凡來學於孔子之門者,皆有意於用世,然未必皆有志于行道。孔子與點之歎,為諸弟子之汲汲有意用世而歎也。此章乘桴之歎,則為道不行而歎。道不行於斯世,乃欲乘桴浮海,此所以為孔子,若曾點則跡近莊老矣。然乘桴浮海亦待取竹木之材以為桴,而此等材料亦複無所取之,此可想孔子所歎之深矣。子路雖汲汲用世,然孔子若決心浮海,子路必勇於相從。當時孔子師弟子之心胸意氣,亦可於此參之。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

  「君子居之,何聘之有?」(九)

  居夷之想,亦猶浮海之想也。皆為道不行,而寄一時之深慨。此皆孔子抱道自信之深,傷時之殷,憂世之切而有此,非漫爾興歎也。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

  「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五)

  顏淵,顏無繇之子,少孔子三十歲,亦少子路二十一歲。在孔子前期教育中及門較晚。孔子于前期弟子中,若惟子路、顏淵最所喜愛。某日者,遇其同侍,因使各言爾志。後來論語記者以他日顏淵成就尤勝子路,故本章序顏淵于子路之上。就當時論,顏淵尚不滿二十歲,而子路則其父執也。子路率爾先對,願能以財物與朋友相共,而無私己之意。顏淵則能自財物進至於德業。己有善,不自誇伐。有勞於人,不自感由我施之。盡其在我,而泯於人我之跡。此與子路實為同一心胸、同一志願,而所學則見其彌進矣。至孔子,則不僅願其在己心中只此人我一體之仁。即在與己相處之他人,亦願其同在此仁道中,同達於化境,不復感於彼與我之有隔。在我則老者養之以安,而老者亦安我之養。朋友交之以信,而朋友亦信我之交。

  幼者懷之以恩,而幼者亦懷我之恩。其實孔子此種心胸志願,亦仍與子路、顏淵相同,只見其所學之蓋進而已。若使孔子此志此道能獲在政治上施展,則誠有如子貢所言:「夫子之得邦家,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十九)孔子抱斯道於己,豈有不期其大行於世。上引諸章,殆皆在孔子五十出仕前,其生活之清淡及其師弟子間講學心情之真摯而活潑,事隔逾兩千年,皆可躍然如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