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孔子傳 | 上頁 下頁
一一〇


  孔子自稱「三十而立」(《論語·為政》),即從此開始,他已奠定了治學、作人、為政等堅實的學問德業基礎。根據《史記》記載,這年前後,他開始創辦平民教育,收徒講學,在最早的弟子中,比較知名的有顏路(顏回的父親)、曾點(曾參的父親)、子路等人。

  鄭國子產卒,仲尼聞之,為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左傳·昭公二十年》)他認為子產有君子之德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論語·公冶長》)

  齊景公與晏嬰來魯。景公問孔子,秦穆公何以能稱霸,孔子回答說他善於用人(《史記·孔子世家》)。

  三十一歲 公元前521年,周景王二十四年,魯昭公二十一年,孔子在魯。

  三十二歲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二十五年,魯昭公二十二年,孔子在魯。

  四月,周景王卒,其子猛立,即周悼王。王子朝聯絡舊官、百工與靈、景之族造反,殺悼王而自立。晉人攻之,立景王另一子匄(gái),是為周敬王。

  三十三歲 公元前519年,周敬王元年,魯昭公二十三年,孔子在魯。

  三十四歲 公元前518年,周敬王二年,魯昭公二十四年。

  孟僖子將死,囑其二子孟懿子與南宮敬叔向孔子學禮。孟僖于卒,孟懿子與南宮敬叔拜孔子為師。不久,孔子得到魯昭公的支持,與南宮敬叔適周都洛陽,觀周朝文物制度,拜見了老聃與萇弘,學禮,學樂,收穫極大,說:「周監於二代(夏、商),鬱鬱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此時南宮敬叔僅十二歲,似不可能隨同孔子適周。適周之事,時間上可能後些。)

  三十五歲 公元前517年,周敬王三年,魯昭公二十五年。

  魯昭公帥師攻伐季孫氏,季孫、孟孫、叔孫三家聯合反抗昭公,昭公兵敗奔齊。孔子因魯亂帶弟子適齊,路經泰山,遇一婦人哭訴親人被虎咬死仍不願離開此地時,不由發出「苛政猛於虎」的慨歎(見《禮記·枟弓下》)。到齊國後為高昭子家臣,藉以進見齊景公。

  三十六歲 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四年,魯昭公二十六年。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豈能得而食諸!」(《論語·顏淵》)齊景公欲以尼谿之田封孔子,但因晏嬰阻撓,沒有成功(見《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在齊,與齊太師語樂,聽到《韶》樂(相傳是舜時音樂)三月不知肉味,興奮地說:「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論語·述而》)

  這一年魯昭公自齊居鄆(鄆原為魯地,此時齊為昭公攻取)。

  三十七歲 公元前515年,周敬王五年,魯昭公二十七年,孔子在齊,齊大夫揚言欲害孔子,齊景公也對孔子說:

  「吾老矣,弗能用也。」於是孔子自齊返魯(見《史記》·孔子世家)。據說返魯時迫於形勢險惡,倉促中把正在淘的米未及做飯即提起來一面走路一面濾幹。(《孟子·萬章下》:「孔子之去齊,接淅而行。」)

  吳公子季劄聘齊,其子死,葬於嬴、博(臨近魯境之齊地)之間,孔子往觀其葬禮(見《禮記·枟弓下》)。

  吳公子光使專諸刺吳王僚而自立,是為吳王闔閭。

  三十八歲 公元前514年,周敬王六年,魯昭公二十八年,孔子在魯。

  晉魏舒(魏獻子)執政,滅祁氏、羊舌氏,分祁氏之田為七縣,羊舌氏之田為三縣,選派賢能之士(包括其子在內)為縣宰。孔子十分讚賞,說魏子之舉「近不失親,遠不失舉,可謂義矣。」(《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魯昭公至晉,居乾侯(晉邑)。

  三十九歲 公元前513年,周敬王七年,魯昭公二十九年,孔子在魯。

  冬季,晉鑄刑鼎,趙鞅、荀寅把范宣子制定的刑書鑄在鐵鼎上。孔子認為,這樣做就會「貴賤無序」,破壞等級制度,不由得發出了「晉其亡乎!失其度矣」的感歎(《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四十歲 公元前512年,周敬王八年,魯昭公三十年,孔子在魯。

  孔子自稱「四十而不惑」(《論語·為政》),所謂「不惑」蓋指「而立」時確立的世界觀,人生觀已堅定不移。

  四十一歲 公元前511年,周敬王九年,魯昭公三十一年,孔子在魯。

  四十二歲 公元前510年,周敬王十年,魯昭公三十二年,孔子在魯。

  冬,魯昭公卒于乾侯。季孫意如立昭公弟公子宋,是為魯定公。

  四十三歲 公元前509年,周敬王十一年,魯定公元年,孔子在魯。

  夏,昭公靈柩自乾侯歸葬魯,定公即位。

  四十四歲 公元前508年,周敬王十二年,魯定公二年,孔子在魯。

  四十五歲 公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年,魯定公三年,孔子在魯。

  邾莊公卒,邾隱公即位,將冠,使人問冠禮於孔子。

  四十六歲 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魯定公四年,孔子在魯。

  孔子率孔鯉與部分弟子觀魯桓公廟宥坐之欹器,對孔鯉與弟子們說:「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惡有滿而不覆者哉!」他認為正確的態度應該是「聰明聖智,守之以愚;功破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撫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挹而損之之道也。」(《荀子·宥坐》)

  四十七歲 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魯定公五年,孔子在魯。

  六月,魯國季孫意如(季平子)卒,其家臣陽虎

  囚其子季孫斯(季桓子),而專魯政。陽虎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於是饋孔子豚,欲待孔子拜謝時見孔子。孔子不想見,打聽得陽虎不在時前往拜謝,但不巧在路上二人相遇了。陽虎勸孔子出仕,孔子口頭答應,但終不仕(見《論語·陽貨》)。退而修《詩》、《書》、《禮》、《樂》,以教弟子。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四十八歲 公元前504年,周敬王十六年,魯定公六年,孔子在魯。

  四十九歲 公元前503年,周敬王十七年,魯定公七年,孔子在魯。

  二月,齊將鄆、陽關二地歸還魯國,陽虎據為己有。

  五十歲 公元前502年,周敬王十八年,魯定公八年,孔子在魯。

  孔子自謂「五十而知天命」(《論語·為政》)。所謂「知天命」指的是掌握了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

  冬,陽虎欲去三桓,謀殺季氏未遂,隨入讙(今山東省甯陽縣西北)、陽關(今山東泰安市東南)以叛。

  公山不狃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因子路反對而未成行(見《論語·陽貨》)。

  五十一歲 公元前501年,周敬王十九年,魯定公九年,孔子在魯。

  六月,魯伐陽虎,攻打陽關。陽虎突圍奔齊,旋逃亡宋國,最後逃至晉國,投趙簡子。孔子說:「趙氏其世有亂乎!」(《左傳·定公九年》)

  孔子任中都(今山東省汶上縣西)宰,卓有政績,治理一年,四方則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