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孔子傳 | 上頁 下頁
一一一


  五十二歲 公元前500年,周敬王二十年,魯定公十年,孔子在魯。

  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由小司空升大司寇,攝相事。

  夏、齊與魯媾和,魯定公與齊景公會于夾穀(今山東省萊蕪市南)。孔子以大司寇身份為定公相禮,孔子認為「雖有文事,必有武備」,事先做了必要的武事準備。齊欲劫持定公,孔子以禮斥之。齊君敬畏,遂定盟約,並將侵佔的鄆、讙、龜陰等地歸還魯國以謝過(見《谷梁傳·定公十年》)。

  五十三歲 公元前499年,周敬王二十一年,魯定公十一年,孔子在魯。

  孔子為魯大司寇,魯國大治。據《品氏春秋·樂成》記載,開始尚疑其才,既而政化盛行,國人誦之(見《孔叢子·陳士義》)。

  五十四歲 公元前498年,周敬王二十二年,魯定公十二年,孔子在魯。

  孔子為魯國大司寇,子路為季氏宰,孔子為了削弱私家以強公室,向魯定公建議:「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今三家(三桓)過制,請皆損之。」(《孔子家語·相魯》)遂將墮三都。當時,正值叔孫、季孫之家臣侯犯和南蒯各據其都叛,叔、季二氏也支持這一主張,於是先拆毀了叔孫氏的郈邑(今山東省東平縣南)和季氏的費邑(今山東省費縣)。墮費時,費宰公山不狃乘魯都(曲阜)空虛,率費人攻曲阜,幸賴孔子命申句須、樂頎二大夫率部反擊,敗公山不狃于姑蔑(今山東省駟水縣東)。公山不狃逃奔齊國。遂墮費。

  可是再去墮孟氏的成邑(今山東省甯陽縣東北)時,卻受到孟氏家臣公斂處父的抵制而失敗。墮三都至此半途而廢(《史記·孔子世家》)。

  五十五歲 公元前497年,周敬王二十三年,魯定公十三年。

  魯國得治,齊國畏懼。齊欲敗魯政,於是便選美女八十人,衣以文衣,並文馬二十四駟饋魯君。季桓子受之。魯君臣荒於女色,怠於政事,多日不聽朝政,也不按禮制送膰肉(當時郊祭用的供肉)給孔子,孔子失望,於是去魯適衛,開始了十四年訪問諸侯列國的活動。

  孔子到衛後,居住在衛都帝丘(今河南省滑縣)子路妻兄顏濁鄒家。衛靈公按照孔子在魯國的待遇給予俸祿。後衛靈公聽信讒言,監視孔子,於是孔子便在這一年的十月去衛適陳。在過匡地(今河南省長垣縣境)時,匡人誤認孔子為陽虎(因陽虎曾欺壓匡人,而孔子的長相又極似陽虎),圍困了孔子。後經蒲地(也在長垣縣境),適逢公叔氏欲起事,又被圍困。孔子與蒲人訂盟,返回衛都,住在蘧伯玉家。

  五十六歲 公元前496年,周敬王二十四年,魯定公十四年,孔子在衛。

  孔子回到衛都,曾見衛靈公夫人南子,子路不悅;

  靈公與南子還讓孔子為次乘招搖過市。

  五十七歲 公元前495年,周敬王二十五年,魯定公十五年,孔子在衛。

  邾子朝魯,子貢觀禮。魯定公卒,其子蔣立,是為魯哀公。

  五十八歲 公元前494年,周敬王二十六年,魯哀公元年,孔子在衛。

  五十九歲 公元前493年,周敬王二十七年,魯哀公二年,孔子在衛。

  孔子見衛靈公不能用他,喟然歎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說:

  「俎豆之事則嘗聞之,軍旅之事未之學也。」(《史記·孔子世家》)由此,決計離衛西去,投奔晉國趙簡子。走到黃河邊,聽說趙簡子殺害了兩個賢人,不由得臨河而歎,返回衛國,然後去衛如曹適宋。

  在適宋的路途上,曾與弟子習禮于枟樹之下,宋司馬桓魋欲害孔子,派人把大樹砍倒了。孔子微服而行,逃到鄭國,鄭國也沒有接待他,只好取道適陳。

  夏,衛靈公卒,立蒯瞶之子,是為衛出公。

  六十歲 公元前492年,周敬王二十八年,魯哀公三年,孔子在陳。

  這年秋,魯國季桓子病,後悔過去未能長期用孔子

  而影響了魯國的振興。臨死之前,囑其子季康子要召回孔子以相魯。後來由於公之魚的陰攔,季康子改變了主意,派使改召孔子弟子冉求。冉求將行,孔子說:「魯人召求,非小用之,將大用也。」(《史記·孔子世家》)這一年,孔子已經六十歲了,他很想回到家鄉,能為魯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孔子曾說:「六十而耳順。」意思是說這時他聽到任何事情,都能立即辨明是非。

  六十一歲 公元前491年,周敬王二十九年,魯哀公四年,孔子在陳。

  六十二歲 公元前490年,周敬王三十年,魯哀公五年,孔子在陳。

  (這裡只注明孔子以衛、陳為據點的大概年份。)

  六十三歲 公元前489年,周敬王三十一年,魯哀公六年,孔子在陳。

  這年吳伐陳,楚來救,陳國大亂。孔子離陳過蔡地去負函(楚地,分河南信陽,楚有賢大夫沈諸梁即葉公駐此),在陳蔡間被困,絕糧七日,弟子饑餒皆病,孔子依然講誦,弦歌不止。子路等由於屢遭挫折,對孔子之道產生了懷疑,只有顏回認識到孔子道大,不為當時所容,「是有國者之醜。」孔子為有顏回這樣的弟子感到高興。(《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在路上連續遇到當時的一此隱士,如長沮、桀溺、荷蓧丈人和楚狂接輿等的嘲諷,桀溺勸子路跟他們一道做避世之人。孔子說:「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論語·微子》)表示了為改變天下無道局面的決心。

  孔子到了負函,與葉公見面,葉公問政,孔子說:「近者說(悅),遠者來。」(要使境內的人都喜悅,使境外的人都嚮往而來)。葉公又通過子路問起孔子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子路不知如何回答。孔子說:「女奚不曰:『其為何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論語·述而》)

  楚昭王欲重用孔子,使使奉幣來聘,將以書社地七百里封孔子,由於楚令尹子西的阻攔,此議遂止。孔子在楚講學問當時比較落後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傳播了中原文化。

  六十四歲 公元前488年,周敬王三十二年,魯哀公七年,孔子在衛。

  孔門弟子多仕于衛,要求孔子返衛,孔子便返回衛國。子路問孔子:「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孔子回答說:「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正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

  夏,魯哀公與吳人會於鄫(今山東省嶧縣境內),吳向魯索取牛、羊、豬名一百頭為祭品。吳太宰讙召季康子,康子使子貢辭謝,子貢以周禮說服了伯讙,維護了魯國和季康子的尊嚴。

  六十五歲 公元前487年,周敬王三十三年,魯哀公八年,孔子在衛。

  三月,吳伐魯,吳大敗,孔子弟子有若參戰有功。

  六十六歲 公元前486年,周敬王三十四年,魯哀公九年,孔子在衛。

  六十七歲 公元前485年,周敬王三十五年,魯哀公十年,孔子在衛。

  孔子夫人亓官氏卒。

  六十八歲 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魯哀公十一年,孔子在魯。

  春,齊師伐魯,孔子弟子冉求為季氏將左師,與齊軍戰于魯郊,克之。季康子問他是怎樣學會作戰的,冉求說,學於孔子,遂薦孔子于季氏。季康子派公華、公賓、公林以幣迎孔子歸魯。至此,孔子結束了訪問列國諸侯十四年顛沛流離的生活。

  孔子返魯後,魯哀公問政,孔子曰:「政在選臣。」(《史記·孔子世家》)又問:「何為則民服?」孔子回答說:「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論語·為政》〉季康子問政,孔子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季康子欲行「田賦」,即將軍費改按田畝徵稅,使冉求問孔子,孔子曰:「若不度於禮,而貪冒無厭,則雖以田賦,將又不足。」季氏不聽(《左傳·哀公十一年》)。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