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康熙 | 上頁 下頁
三五


  §第十一章 晚年的欣慰與煩惱

  康熙8歲即位,到69歲駕崩,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對此作過調查,說自秦始皇元年以後,稱皇而有年號者共211人,「在位久者,朕為之首。」他為此感到無比欣慰。康熙之後,清代諸帝在位時間也沒有超過康熙的。雍正在位13年,乾隆在位60年,嘉慶在位25年,道光在位30年,咸豐在位11年,同治在位13年,光緒在位34年,宣統在位3年。其中乾隆本可與康熙媲美,只因他不肯同皇祖相比,在位60年便傳位嗣子,自己當了太上皇。這樣,康熙與以後諸帝比,也是在位最久的。

  皇帝在位時間長短,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其中主要是禦極早晚、政局如何、壽命長短。順治帝早逝,康熙以8歲少年當皇帝,雖然前幾年沒有能力掌握政權,但親理朝政是很早的,只有14歲,屬￿政治上早熟。當時客觀急需,促使他少年老成,及早過問國事。康熙禦極早,雖由乃父所定,但也是他本人有才能,有謀略,能夠勝任。

  康熙當政期間,雖然也出現過外來侵擾、內部陰謀叛亂和儲位之爭,但未釀成重大禍亂,沒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沒有宮廷政變,沒有造成國家危機的外患,政局基本穩定。大清帝國的強大,與康熙的治理密不可分。康熙的作為,使他在全國贏得了崇高的威信。他「受到本國人民及鄰國人民的崇敬。從其宏偉的業績來看,他不僅威名顯赫,而且是位實力雄厚、德高望重的帝王」。

  人生七十古來稀。康熙在人們準備為他慶祝七十大壽的時候去世,已登古稀之年。古代皇帝長壽者少,短命者多,康熙屬￿長壽者。他與一般帝王不同,從不追求長生不老,也不幻想返老還童。他幼年時期身體不算太好,吐過血。但他一生不消極保養,而是以積極態度從事騎射、狩獵和有益於身心的活動,增強體質,鍛煉「勇果無敵」的精神。他認為「恒勞而知逸」,如果長期安逸,遇勞就經受不住。他一生讀書、治理朝政向來不辭辛勞,並於日理萬機之餘暇心神寧靜地潛修技藝,其興趣、嗜好高雅不俗,生活上節飲食、慎起居,「不喜厚味」,喜「粗食軟蔬」,所好之物不多食;不尚豪華,愛簡潔。這種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習慣,使他避免了糜亂生活之害,始終保持了旺盛的精力,並健康長壽。他在迎接古稀之年作詩一首:

  淡泊生津液,清虛樂有餘。
  鬢霜慚薄德,神憊恐高譽。
  苦好山林趣,深耽性道書。
  山翁多耄耋,粗食並園蔬。

  康熙當時是就飲食一事書懷,其心境極為平和,但詩中涵義很深,既講養身之道,又將養心、養性融合其中。

  康熙很欣賞自己的健康與長壽,說:五十七歲「方有白須數莖」,有人向他進烏須方,康熙笑而辭之。

  幾十年間他繼承祖業,治理國家,不曾虛度時光,直到生命最後的日子裡,也沒有停止操勞和思慮,所以他的一生豐富而又充實。

  康熙的妻子從清東陵陵寢安葬者統計,共有4位皇后,另加妃、嬪、貴人、答應、常在等,總共是55人。

  多妻必多子。據《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有子、孫、曾孫150余人。多妻多子孫是康熙家庭的一大特點。人們觀念中子孫多是一大幸福,平民百姓如此,帝王將相更是如此。其實不然。如果說貧苦勞動人民家庭成員之間同甘共苦,無所爭奪,能共享天倫之樂,皇帝則很難有這種幸福,爭奪皇位就是一大不幸。這也就成為康熙帝后來最煩惱的事。

  康熙共生子35人,其中早殤不序齒者11人,序齒者24人。皇長子允褆,由於年齡居長,替父作事最多,因為爭儲位,欲謀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監禁。皇二子允礽,是孝誠仁皇后所生,為嫡長子,在他還是一歲多的嬰兒時,就被立為太子,但康熙四十七年九月被廢,四十八年三月複立,五十一年十月再廢,受禁錮。

  皇三子允祉,博學多才,為父親學術上的得力助手。皇四子胤禛,孝恭仁皇后生,二十歲被封為貝勒,三十一歲晉雍親王。康熙駕崩後繼位,為雍正帝。皇五子允祺;皇六子允祚,五歲夭折;皇七子允祐;皇八子允禩康熙帝這些孩子能文能武,多為奇英之才。康熙對皇子教育從幼年抓起,慎選老師,並親自教誨督促,嚴格要求。教育內容很全面,經、史、文、算術、幾何、天文、騎馬、射箭、游泳等,使用各種火器,還兼學書畫音樂,尤其注重教以治道,使皇子們對「上下千古成敗理亂,已了然於胸中」。

  康熙寄希望於子孫,要把他們培養成自己事業的優秀繼承人。為了同一目的,皇子長到幾歲或十幾歲、二十幾歲就開始跟隨乃父外出巡視、謁陵,增長見識,瞭解各地風情和民間疾苦。尤其親征噶爾丹之役,康熙命令19歲的皇長子任副將軍,率師隨裕親王出征,是皇子領兵之始。三十五年康熙親征時,命太子坐鎮京師代理朝政,皇三子、四子、五子、七子等隨父皇出征,參與軍事議論,接受鍛煉,稱得上是一次諸子接替朝廷大業的演習。康熙無意戀棧,渴望兒孫們成長起來,肩負起統治清朝的重任。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