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康熙 | 上頁 下頁
三一


  康熙打破了南方水稻雙季以糯和粳連作的傳統,實現了同種粳稻雙季連作。禦稻種深受歡迎,兩年以後傳播到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地。

  康熙還摸索了在北方大面積種植水稻的經驗。四十二年(1703),康熙在承德建避暑山莊,把禦稻種移去,在莊內設大片水田,所收稻米「每歲避暑用之尚有贏餘」。四十五年春(1706),直隸巡撫趙弘懈、天津總兵官藍理再次奏請,並提出具體方案,康熙令藍理先在天津試種水田,並對直隸開河引水諸事提出了具體意見。藍理在天津開水田150頃,民稱「藍田」。此後,在北京西郊玉泉山種植水稻成功,後逐步推行,成為有名的「京西稻」。北方試種水稻成功並大面積推廣于長城內外,此為康熙朝農業的創舉。

  害蟲是農作物的大敵。康熙帝為防治蟲災,查閱文獻,學習古人治蝗蟲的辦法,出巡時觀察蝗蝻滋生情況,提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辦法。他反對不撲打,聽其自去的宿命論觀點,強調依靠人力戰勝蟲災。因此,令地方各級官員要防患於未然,消滅幼蟲,冬天預掘蝗種,冬春之交及早耕耨田畝,用土壓住蝗種,主張「去惡務絕其本」;一旦蝗蟲出現,立即令地方官組織百姓撲打,直到消滅為止。康熙的重農思想和採取的有力措施,對農業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在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康熙帝還努力改進地丁銀徵收辦法,盡一切可能地使賦役平均,以減輕人民負擔,安定生活,發展生產。

  過去人民負擔過重,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國家索取太多;二是貪官污吏舞弊營私。對於前者,康熙主要以蠲免錢糧的方式來解決;後者,除澄清吏治外,還通過改進地丁銀徵收辦法來均平賦役負擔,防止不法官吏舞弊。

  由於清代土地、人丁數字極為混亂,不便用降低每畝、每丁單位稅額的辦法來減輕賦役剝削,於是,蠲免錢糧成為康熙帝推行輕徭薄賦政策的主要措施。

  據記載,康熙在位61年,先後在全國二十多個省區,蠲免稅糧、丁銀、逋賦達545次。這些蠲免措施大致可分為災荒蠲免、逋欠蠲免及大規模普遍蠲免三類。

  災蠲是清朝賑災措施的一個重要方面。凡地方遭遇風、火、水、旱、蟲、雹、霜、雪、地震等自然災害,除賑濟外,還根據受災程度分等蠲免田賦。順治年間一般受災「八分至十分者,免十之三;五分至七分者,免十之二;四分者,免十之一」。康熙年間進一步放寬。康熙四年(1665)三月,朝廷為防止地方官報災遲誤,或者先征後蠲,使蠲免有名無實,因而決定:「以後被災州縣,將本年錢糧,先暫行停征十分之三,候題明分數照例蠲免,庶小民得沾實惠」。這說明最低蠲免分數是十分之三,遇到重災則全部蠲免。

  蠲免逋欠是蠲免多年積欠的賦稅。大規模普遍蠲免是在平定「三藩」之後著手進行的,其時國家政治經濟狀況剛剛好轉,康熙帝便立即想到大規模普免錢糧。

  康熙帝的蠲免政策得到普遍的讚美,但是他清楚地知道,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其中丁銀一項矛盾就很突出。到五十一年(1712)二月二十九日,康熙帝採取果斷措施,宣佈實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

  的制度,這樣把全國丁銀總額基本固定,從中央到地方都不得隨意增加,使廣大農民負擔相對穩定,減少逃亡,有利於生產。

  康熙帝是體察民情的皇帝,他對災荒向來重視,把救災視為「養民」之舉。他牢記明朝末年官員匿災不救,以致農民饑餓而造反的歷史教訓。他要求及時報告災情,最痛恨地方官員匿災不報,認為「自古弊端,匿災為甚」。因此規定,凡報災遲延者都要受到處罰。康熙三年,山西省太原、大同二府所屬的五十州縣等發生嚴重旱災,督撫隱瞞災情不報,照常迫逼。

  如數徵收錢糧,直到三十城居民「饑饉至極」,再也無法隱飾,才於四年二月奏請蠲免錢糧。康熙帝十分氣憤,除派人採取緊急措施,用地方存貯的一切錢糧米穀賑濟外,令吏部將該督撫「議處具奏」。此後因為隱瞞災情不報而受罰的督撫屢見不鮮,甚至有的因此降五級調用。

  每當發生災荒,康熙帝都想方設法賑濟。康熙三十年(1691)陝西西安、鳳翔等地旱災,地方官員未呈報,救不及時,致使大批災民流離他鄉。康熙深感憂慮,決定「大沛恩施」,蠲免其三十一年分額應徵銀米,並從山西撥銀20萬兩,派人前去賑濟。

  接著,他又決定調撥寧夏倉糧15萬石、襄陽倉糧10萬石,送到潼關;從山西再撥銀10萬兩,接濟陝西軍需民食。流落四方的饑民,均就地賑濟,「令各得所」,然後將賑濟過的流民人口數目造冊題報。對於在這次災荒中隱瞞災情、防救不力的官員盡行革職。

  次年四月,康熙為吸引流民回原籍,再次下令動支戶部庫銀100萬兩,送到陝西供應軍需和賑濟饑民。

  如此大力賑濟,情況還未根本好轉,康熙帝倍感焦慮,決定停止元旦筵宴,以表軫念陝西災民至意。三十二年(1693)正月,應四川、陝西總督佛倫之請,將西安、鳳翔二府額銷鹽引「暫減一半」。

  康熙朝的戰費等負擔極其沉重,而賑災和蠲免錢糧又是大規模、一貫的。其之所以能夠這樣,主要是因為生產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社會財富大量增加,國庫逐漸豐足。其次還由於康熙帝對財政管理方面有獨到之處。開源與節流相輔相成,開源為主,但節流也不可忽視。康熙不惜花錢興修水利、賑濟災荒,寧肯減少財政收入而大量蠲免錢糧。其經費用於事業如此慷慨,但在純消費開支方面則提倡節儉,不尚浮華。

  康熙一生親自過問財政,凡是管理不善之處,立即諭令改進。康熙帝對宮中用費三令五申注意節儉。出巡時,不許為之修路;不得擅建行宮,濫建者令拆毀;不用華貴的車船;不許隨從人員借機苛斂百姓;反對講排場隆重迎送;不許官吏互贈禮品。中、後期,康熙功德昭著,上下大小官員多次要求上尊號,舉行皇帝禦極六十年慶賀大典,康熙一概斷然拒絕。他首先考慮到這種活動將帶來巨大浪費,而且他毫無興趣,「素性不喜行慶賀禮」;登極六十年,仍惦念著西藏問題:「西陲用兵」事尚未竣,直隸、山東、河南、山西、陝西遇災,「民多饑餒」,「正當君臣憂勤求治之時,何喜之有?」他對以個人享受為中心內容、勞民傷財的大興土木之舉不感興趣。八年,康熙只有十六歲,太皇太后以乾清宮交泰殿棟樑朽壞,提出拆掉重建,作康熙宮。康熙不敢違背祖母之意,但指示工部,不求華麗,只重質樸堅固。中後期,受蠲免、賑濟恩惠之地官民申請為他建亭立碑,他一概不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