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康熙 | 上頁 下頁 |
二九 |
|
第一項措施是「深浚河底」。康熙帝總結黃河具有兩大缺點:「底高、灣多,以致各處受險。」他對隨從諸臣說:「治河上策惟以深浚河身為要。(治河) 諸臣並無言及此者。誠能深浚河底,則洪澤湖水直達黃河,七州縣無氾濫之患,民間田產自然涸出。不治其源,徒治下流,終無益也。」 如何才能深浚河底?康熙帝詳細尋訪得知,「河直則溜自急,溜急則沙自刷而河自深」。因而建議「宜於清口西,數曲灣處試行浚直。如直浚有益,漸將上流曲處,歲加直浚」。 第二條措施是修改清口。康熙帝發現,除黃淮水位高低不等之外,二河交匯之口過於徑直,也是引起黃水倒灌的原因之一。因而主張:「宜將黃河南岸近淮之堤,更向東長二三裡,築令堅固,淮水近河之堤亦向東灣曲拓築,使之斜行會流,則黃河之水不至倒灌入淮。」 第三項措施是拆毀攔黃壩。 第四項措施是引水歸江。 康熙不僅吸收靳輔的治河思想與經驗,而且有所補充和發展。靳輔重視築堤束水攻沙,康熙在此基礎上採用了浚直河道急溜刷沙法。靳輔「但顧上河,不顧下河」,為了護堤保運,大量利用減水壩,以致下河七州縣人民經常被淹;康熙是既顧上河,又顧下河,儘量少用減水壩或將其改成滾水壩,千方百計減輕和防止下河災情。至於改修清口,「導河稍北」,也是康熙的創舉。 康熙的這些好措施,于成龍因病加重未能認真落實。三十九年(1700)三月,于龍成病故,康熙將江南江西總督張鵬翮調任河道總督,從此河工進入一個新階段。 張鵬翮遵照皇帝的諭旨,上任後首先視察黃河入海口。他剛過雲梯關,即看到「欄黃壩巍然如山,中間一線,涓涓細流」,心想:「下流不暢,無怪乎上流之潰決也」,皇帝命拆除攔黃壩確實有道理。即於四月二十一日動工,將欄黃壩盡行拆去,「挑挖深通,悉與黃河八十三丈之水面相符;亟堵馬家港(引河),使水勢不致旁泄,盡由正河而行」。至五月初九完工開放,水勢暢流,沖刷淤沙,旬日之間,深至三丈,變及百丈有餘,「滔滔入海,沛然莫禦」。康熙批准張鵬翮奏請,賜名「大通口」,並高興地告訴大學士等:「觀此,則河工大可望也。」這項工程有利於後世。乾隆三十三年(1768)《南巡盛典》的作者稱讚說:「自從海口深通,迄今安瀾永慶。」 隨後,張鵬翮按皇帝指授的方略,對其他工程相繼興工。在康熙的主持和支持下,到四十年(1701)十二月,各工程先後完成。張鵬翮上疏告捷:「治河事宜,蒙皇上指授,疏通海口,水有歸路,黃河刷深;堅築高家堰,廣辟清口,乃得引淮暢流;。」 康熙多年的理想得以實現,心中十分高興。十月初十,他總結治河成功的經驗,主要有兩條:一條是皇帝重視,將治河當成「國家大事」,親自調查研究,分出輕重緩急,心中有數,並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另一條是選任稱職的總河。「于成龍不遵朕旨,致無成功」,「張鵬翮遵奉朕言,一一告竣」。「曩時黃水泛漲,或與岸平,或漫溢四出;今黃河深通,河岸距水面丈餘,縱遇大漲亦可無虞矣」。因此,命吏、工二部議敘河官,加總河張鵬翮太子太保。 由於康熙的積極治理河道,在他當政的六十餘年中取得了很大成績,並為以後雍正、乾隆兩代的興修水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