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康熙 | 上頁 下頁 |
二二 |
|
一年一度的木蘭秋獮已有其特殊意義;康熙在這裡接見蒙古各部上層人物。為加強對蒙古各部的管理,鞏固北部邊防,康熙必須定期與其上層人物接觸、交談。但蒙古各部多居於高寒地帶,多數人沒有出痘,到內地往往因天熱突然出痘死亡,所以以「進塞為懼」。 清政府規定了蒙古王公定期朝見的「年班」和「圍班」制。凡已出痘的蒙古王公,有免疫力,每年年末輪流進京朝見皇帝,稱為「年班」;沒有出過痘的蒙古王公,在塞外輪流陪同皇帝打獵,稱為「圍班」。康熙選在高敞、涼爽的木蘭圍場接見他們,對此,蒙古諸部落的王公都甚為感激。 避暑山莊坐落在承德市區,初稱熱河行宮,也稱承德離宮。後來康熙親筆題名為避暑山莊。康熙從四十一年(1702)開始在北京至木蘭圍場途中建立行宮,熱河行宮就是其中之一。這些行宮有供中途休息飲水、吃飯用的茶宮、尖宮,還有住宮。熱河行宮屬住宮。它包括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總面積為564萬平方米。行宮外圍東、北山麓分別建了外八廟。 康熙一生崇尚節儉,尤其反對為個人享受而大興土木,那為什麼還要建行宮呢?建行宮以避暑是其用意之一,其重要意義還在政治方面。皇帝每年用差不多半年時間在口外從事政治、軍訓活動,這樣熱河行宮成為詔見官吏、接見各民族王公貴族、外國使節及處理朝政、舉行各種政治活動的場所,實際上成為康熙帝處理民族事務、加強北部邊防的政治中心。康熙並不特別熱衷於修廟宇,外八廟的修建完全是利用宗教團結內外蒙古、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區少數民族的需要。這些廟絕大多數是清朝在解決北部、西北部邊疆和西藏的歷史過程中,為了供來承德朝見皇帝的各少數民族王公貴族觀瞻及從事宗教活動而建的。外八廟很容易使人想起蒙古、新疆和西藏。各族上層人士到承德,自然會產生一種親切感。它們是清政府實現對邊疆各民族的統治、建成統一多民族中國的象徵。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