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康熙 | 上頁 下頁 |
二一 |
|
康熙于五月八日聞捷報大喜,降旨獎勵官兵。 昭莫多之戰是由康熙帝親自領導和組織指揮的一次極為成功的圍殲戰,全殲噶爾丹主力,對統一北方、穩定邊疆局勢意義十分重大。 昭莫多一戰,清朝取得了征剿噶爾丹的決定性勝利,但種種跡象表明,噶爾丹落荒而逃後,將西去糾集舊部,投靠達賴喇嘛,圖謀捲土重來。有消息說,噶爾丹又遣人收集余部5000餘兵,要往哈密過冬。 康熙感到噶爾丹不根除,邊疆地區仍存一大隱患,所以在東部僅作一般性防禦,除留少數黑龍江兵駐科圖外,其餘全部撤回。然後令大將軍費揚古率部分官兵到各處偵探消息。同時,他及時把注意力轉向西北地區。 針對西北地區形勢複雜的情況,康熙帝決定二次親征,切斷噶爾丹去回部、青海和聯絡西藏的通路,以便對其進行招降,並及時處理西北各族、各部落間微妙的關係問題。為防止官員勸阻,他於九月四日以「往宣化地方行圍」的名義著手準備。直到十五日大兵啟程的前幾天才透露這是一次非比尋常的「出兵」。 十九日,康熙帝啟行,二次親征。 康熙于征途中時刻不忘招撫事宜。九月二十二日,至懷來縣城西,差人將招撫噶爾丹、丹濟拉敕書三百道送到大將軍費揚古軍前,「令其頒示」。為了有效地貫徹招撫政策,康熙帝對降人和俘虜進行了適當安置:將陸續來降的1500餘人編入上三旗滿洲佐領,其中頭人分別授職;不願來內地者,送往費揚古軍前,各給馬一匹遣回原地,「令彼往諭噶爾丹,言彼若來降,亦待以顯榮」。十月初七日,康熙駐瑚魯蘇台,令將昭莫多生擒給主為奴的男女3000人,「皆賜銀贖出,使其父子夫婦兄弟完聚」。 康熙招撫噶爾丹,重點是分化瓦解其上層人物,十月二十一日,康熙遣昭莫多之役受傷被俘的厄魯特曼濟回噶爾丹處與妻子團聚,並齎敕文給噶爾丹、丹濟拉等。 為迫使噶爾丹歸降,除遣使招撫之外,康熙尤其注意調動兵馬,圍困阻擊。康熙部署兵力,組成西北聯合防線,可以從根本上遏制噶爾丹西竄的通道,使噶爾丹處於孤立無援之困境。 康熙二次親征噶爾丹,「收撫其降眾,遏絕其外援」,重新部署西北兵力之後,於十二月二十日勝利返回北京。 康熙於第二次親征噶爾丹結束之前,已開始了第三次親征的準備工作。康熙三十六年(1697)正月,臣下出現了輕敵麻痹思想,勸皇帝不要親征。康熙以當初三藩叛亂迅速蔓延的事實說服大臣,于二月初六日,進行第三次親征,正式出師前往寧夏部署征剿噶爾丹,並順便「招徠瑚瑚腦爾等西陲厄魯特」,乘便巡覽邊區形勢,察視軍民生業。他見「緣邊州縣土地瘠薄,軍民生業艱難」,深表同情,因而一再頒佈諭旨:一切御用所需,皆自內廷供辦,不以煩民;隨從人員儘量減少;市場所買東西,全部按時價;所過城堡衢市禁止結彩;嚴飭地方官員,不得藉端科派。 為了減少對百姓的干擾,甚至行軍路線也作了調整。 三月十七日,駐于陝西安邊城東,得知寧夏諸大臣準備前來迎駕,康熙立即派人通知:「勿得遠來迎駕以勞馬力,止令于黃河對岸迎接。」寧夏總兵官王化行,奏請皇上行圍甘肅境內的花馬池,以觀軍容。康熙帝也以防止馬疲為由謝絕。總之,他力戒排場,節省開支,集中人力、物力,儘快消滅噶爾丹。 三月二十六日,康熙抵達寧夏。去年冬天派出的各路使者這時已陸續返回。二十九日,接到出使噶爾丹的使者奏報,噶爾丹實無降,而他的屬下及大臣都十分動搖。 康熙帝當確知噶爾丹窮迫已極的處境後,重整了兵力,閏三月十一日部署兩路出兵事宜。十二日一面遣使頒敕,一面進兵搜剿。 一切就緒,只待佳音。四月十五日,康熙接到費揚古奏報:噶爾丹最親信的重臣丹濟拉派人來報告,閏三月十三日,噶爾丹飲藥自盡,丹濟拉等攜噶爾丹屍體及其女兒鐘齊海,率三百戶來歸。康熙聞報,命費揚古選精兵往丹濟拉處,押護前來。 五月十六日,康熙帝凱旋而歸。從第二天起,對三次親征進行總結。康熙征討噶爾丹所取得的勝利,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具有深遠意義的一頁。它掃除了漠北、西北地區一大不安定因素,穩定了那裡的社會秩序,加強了清政府對喀爾喀蒙古、厄魯特蒙古的統一管轄。更為重要的是,康熙為保衛中國領土的安全與完整,進一步團結眾蒙古部落,築成一道抗擊沙俄南侵的鐵壁銅牆。 康熙帝向來注意親理國事。蒙古問題事關重大,尤其謹慎,不能不親自處理。木蘭圍場和避暑山莊在這方面有其特殊的作用。 康熙於十六年(1677)平定「三藩」之亂期間,開始北巡。二十年(1681)四月再次出巡,他帶領滿漢大臣、八旗禁旅,會同內蒙古各盟旗王公貴族,以及喀喇沁旗的3000蒙古旗兵,一邊射獵習武,一邊勘測圍場。於是在內蒙古昭烏達盟、卓索同盟、錫林郭勒盟和察哈爾蒙古與四旗接壤處建立了木蘭圍場。滿語「木蘭」漢語「哨鹿」的意思。木蘭圍場東西相距300裡,南北直徑近300裡,周長1000餘裡,總面積約1萬餘平方公里。它位於內蒙古中心地帶,北控蒙古,南衛京師,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建木蘭圍場是一項重要的軍事訓練措施。這個圍場既是清軍打獵、習武的獵場和練兵場,又是康熙綏遠的禁苑。康熙自木蘭圍場設置直到逝世,只有兩年未到圍場。一是二十一年(1682)出巡東北;一是三十五年(1696)征噶爾丹。其餘48年,每年一次率八旗出塞,到木蘭圍場舉行秋獮大典。 秋獮規模很大,康熙二十二年(1683),皇帝令每年派出騎兵112萬人分三班赴口外行圍,以野獸為假想敵進行軍事訓練。各部院官員必須參加,以「嫻習騎射」。蒙古各部都參加。行圍是嚴格的軍事訓練,每期二十天左右。每天黎明前出營,列隊形成一個大包圍圈。皇帝、皇太子首先射獵。圍獵圈縮小時,皇帝駐馬觀圍,滿蒙王公和諸部落射生手則大顯身手。一日行圍結束,根據獵獲情況論功行賞,然後點起篝火,舉行野餐。外圍期滿,舉行盛大的慶功和告別宴會。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