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康熙 | 上頁 下頁


  §第三章 平定「三藩」之亂

  成功地平定「三藩」之亂,是康熙統治值得大書一筆的業績。

  康熙帝親政之後,以三藩、河務、漕運三大事書寫懸掛在宮中的柱子上,夜思日想,其中,又將處理「三藩」看成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

  「藩」是指封建王朝的屬地。「三藩」是順治年間清廷派駐雲南的平西王吳三桂、駐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駐福建的靖南王耿繼茂(後來由其子耿精忠襲爵)。他們原先是明朝鎮守遼東的邊將,後來相繼投降清朝,充當引路人,領著清兵開進中原,攻打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軍,招降漢族地主,一路打到雲南、貴州、廣東、廣西。順治皇帝封他們為王,給予優厚的待遇。後來,他們逐漸擴大了私人勢力,各自擁兵在手,獨霸一方,成為朝廷的威脅。

  三藩之中以吳三桂勢力最強,地位最高。吳三桂「先世由徽州(今屬安徽)至高郵州(今屬江蘇),流寓遼東」,遂入籍遼東。吳三桂自幼習武,20歲左右中武舉,歷任遊擊、參將、副將等職,崇禎十二年(1639)晉升寧遠(今遼寧興城)總兵官。崇禎十五年(1642)二月,松錦會戰結束,明朝13萬軍隊大部分死傷、瓦解,薊遼總督洪承疇降清,吳三桂逃回,收集逃亡人員,兵力從3000增至三四萬,力守寧遠,為明朝廷所倚重。清軍佔領關外各城,惟有寧遠未攻下。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初六,李自成農民軍入山西,昌平兵變,京城部隊戒嚴,崇禎皇帝封吳三桂為平西伯,令其放棄寧遠,火速率兵入援京師,並起用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吳三桂奉詔進京行動遲緩,每日只行數十裡,二十日至豐潤,得知農民軍已于前一天入京,便率人返回山海關。清朝曾多次招降吳三桂,許諾「封以故土,晉爵藩王」。

  李自成也曾派人招降吳三桂,農民軍「割富濟貧」、「追贓助餉」政策使他不寒而慄,最終投靠了清朝。

  同年四月,山海關一戰,清軍與吳三桂聯軍大敗李自成,多爾袞即日「承制進三桂爵平西王」。後來,吳三桂被封為「和碩」親王、平西大將軍,管轄著雲南、貴州,是那裡的土皇帝。那兩個省的大小官吏由他任免,稅收一律供他使用,朝廷每年還要從其他各省的稅收中再撥給他白銀2000萬兩,相當於國家總收入的一半還多。吳三桂把南明桂王的宮殿作為王府,又私自將明朝雲南軍閥黔國公的700頃莊田據為藩莊。為了鞏固權力,他加緊操練軍隊,採買大批軍械馬匹,給手下將校的兒子和地方權貴們的子弟講授兵法,培養年輕的軍官。吳三桂是個老奸巨猾的人,他怕朝廷對自己不放心,就經常在少數民族地區挑起戰爭,藉以表示邊疆多事,少不了他。他花重金從蘇州買回40個15歲的歌童舞女,自己每天和文人墨客飲酒賦詩,觀看歌舞,尋歡作樂。尚可喜在廣東、耿精忠在福建也都專橫跋扈,各自為政,只不過他們的地位和權勢比不上吳三桂。三藩的存在,成為清朝實行中央集權的巨大障礙,嚴重威脅著清朝的統治。

  所以康熙皇帝親政以後,便把「三藩」的問題時刻掛在心上。「三藩」的氣焰一天比一天囂張,要想長治久安,非撤藩不可。

  有一天,管理皇帝私人事務的內大臣去看望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吳應熊娶了皇太極的第十四個女兒為妻,作為額駙(即駙馬)住在北京。談話當中,內大臣開玩笑似地對吳應熊說:「當初朝廷賜給平西王大將軍印信,是因為西南邊疆有戰事,現在全國平定了,怎麼還不上繳大將軍印呢?」吳應熊馬上意識到,這一定是皇帝的意思,連夜派人前往昆明,告訴吳三桂。吳三桂沒有辦法,只好上繳了平西大將軍印。不久,康熙皇帝又派人對吳三桂說:「您年紀大了,又有眼疾,不能過於操勞,雲南、貴州事務讓地方官去管理吧。」後來,朝廷又藉口兵多餉少,裁減了「三藩」手下兵卒。吳三桂見朝廷一再限制他,滿肚子不高興,便做起了有朝一日反叛朝廷的準備。

  撤藩的實施是從平南王尚可喜疏請告老還鄉開始的。康熙十二年(1673)二月,平南王尚可喜年屆70,因受不了其子尚之信的挾持,向朝廷提出要求告老還鄉,並請求讓其兒子尚之信接替他的封爵,繼續鎮守廣東。19歲的康熙帝認為,這是撤藩的大好時機。他很快同意了尚可喜告老還鄉的請求,但不准其兒子接替爵位,以廣東已經底定,應將家屬兵丁均行遷移為由,決定將其全藩撤離。准尚可喜全藩撤移的詔書,由欽差專程于五月初三日送到廣州。尚可喜態度比較恭順,「拜命之後,即繕書稱謝,隨陸續題報起程日期、家口馬匹數目」。

  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在北京聽到風聲後,派人把消息送到昆明、福建。吳三桂馬上與謀士們商量:「尚可喜提出撤藩,我不提就不好了,所以也準備請求撤藩,試探一下。」謀士劉玄初勸他說:「皇上一直想調開你,一直不好開口。現在你若早上提出撤藩,皇上晚上就巴不得把你調開。」吳三桂不聽,並說:「我主動上疏撤藩,皇上肯定不敢把我調開。這樣還可以消除他的疑慮。」這樣,吳三桂、耿精忠很快分別於七月三日、九日將撤藩申請送往北京,意在試探朝廷的態度,解除朝廷對他們的懷疑。

  康熙帝接到奏疏後,立即降諭稱讚二王「請撤安插,恭謹可嘉」。並以雲南、福建「已經底定」,同意將兩藩撤離,令議政王大臣會議。議政王大臣等對遷移耿藩意見一致,但是對是否遷移吳三桂卻產生分歧。有些大臣替吳三桂說話:「平西王鎮守雲貴邊遠地區,地方平定,總無亂萌。一旦撤出,邊疆空虛,不得不重新遣兵鎮守。兵丁往返,定會騷擾百姓。還是不撤為好。」只有刑部尚書莫洛、戶部尚書米思翰、兵部尚書明珠及蘇拜、塞克德等人同意將吳三桂及所屬官兵家口一起遷移,在山海關外酌量安插。康熙帝斟酌再三,堅持三藩並撤,降旨:「吳三桂請撤安插,所奏情詞懇切,著王率領所屬官兵家口,俱行搬移前來。」反對吳三桂撤藩者,主要是怕他造反。康熙對此已有所考慮:「三桂等蓄謀久,不早除之,將養癰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因此,他斷然決定撤藩。

  康熙帝於十二年(1673)八月,分別派遣禮部右侍郎折爾肯、翰林院學士傅達禮去雲南,戶部尚書梁清標赴廣東,吏部右侍郎陳一炳往福建,會同總督、巡撫、提督,「經理各藩撤兵起行事宜」。康熙深知雲南之行多有風險,於折爾肯、傅達禮啟程之日特遣侍衛各賜御用佩刀一把、良馬兩匹,以示關懷,並壯其勢。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