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王爾烈全傳 | 上頁 下頁
七〇


  乾隆大喜。

  見勢,王爾烈將玉碗雙手托起,敬獻給乾隆,說道:「請聖上先用。」

  「請愛卿先用。」

  正這時,又有人沏上茶來。

  於是,乾隆、永琰、王爾烈三人便共同飲起「口茶」來。

  飲茶間,乾隆向永琰問起江南所見。

  永琰首先將蒙山青雲寺志空和尚點破文題事說了一遍,然後又講注了去江南沿途所聞所見之事。

  乾隆聽了,心中大悅。對永琰說道:「皇兒此次江南一行,既增長了知識閱力,又瞭解了民間疾苦,經受了很好的磨礪,當屬長進也。」

  他說畢,又轉向王爾烈,說道:「王愛卿,你看如何?」

  王爾烈聽了,說道:「臣以為,雖有長進,但長進不大。」

  「何出此言?」

  「皇子适才回稟,已是本末倒置,輕重易位。」

  「何為輕重易位,本末倒置?」

  「回稟聖上:應先說所見民間疾苦,後述蒙山知識獲得。只有這樣,才能看出皇子之所思來。此,也是微臣教誨不嚴之所致也。」

  乾隆有所悟,說道:「那麼,依卿之意?」

  「應再次出訪。」

  「何處。」

  「遼東遼陽。」

  「何由?」

  「微臣尚有一題待作。」

  「何題?」

  「《僧敲木魚石》。」

  13.壓倒三江

  皇子永琰,一聽師傅王爾烈說出文題《僧敲木魚石》,心中便多了些想法,說道:「老師,你前個時期,出了《明月叫天邊》和《黃犬臥花心》兩個文題,讓我去江南走了一趟。但是不管怎麼說,還算是有所收穫,終於得到了解答。然而,現在你又出了個《僧敲木魚石》,並要我去遼東走一趟。請問,何為木魚?」

  「當然是僧尼敲打的木魚了。」王爾烈道。

  「既然是這樣,為何又說有個『石』字呢?難道木魚還有石做的不成!」

  「問題就在這裡。你前時去江南蒙山,不也是有些疑惑嗎?」

  永琰一聽,覺得這話也有些道理。前時,因為尋訪江南,才得知「明月叫天邊」和「黃犬臥衣心」的學問。現在,師傅這樣要求,想必有此必要,既體察了民情,又可得到知識,以為雙收。心中便也暗自同意了。隨即,永琰來到父皇乾隆處說之。

  正這時,大學士劉統勳來見乾隆。

  劉統勳深知王爾烈的學識。這會兒,待他聽過了永琰的話後,說道:「皇子,可以出去走一趟,看看皇祖故地遼東,再看看老師王翰林的家鄉遼陽,一定會大開眼光的,儘管去吧。」

  乾隆早就同意了。這會兒,聽了劉統勳的話後,說道:「皇兒不必推拖,莫怕辛勞,出去走走,會大有好處。收拾收拾,你們就行動吧。」

  皇子永琰聽了,這才由前班人員隨行,一起向遼東地界進發了。

  他們出了山海關,來到了大淩河城地界。天近正午,他們便在路邊的一個驛站亭子裡歇息一下。

  永琰無意抬頭一看,見亭子上有人畫了張《百鵝圖》。再一看,見那圖上還有人題寫了一詩,雲:

  鵝鵝鵝鵝鵝鵝鵝,
  一鵝一鵝又一鵝。
  食盡皇家千鍾祿,
  鳳凰何少汝何多!

  永琰讀到這裡,拍案叫絕。他想,這詩看其頭兩句,真是平白無味;而到後兩句,卻是奇峰陡起,不同尋常。他又想,這一定是位高手所做。但是,題詩並未題名。於是,他向身邊的隨從說道:「你們出去訪查一下,看這詩為何人所做。」

  哪想,他的這話剛出口,竟有一位老者來到跟前。他聽了永琰的話後,主動地搭話道:「要說起這詩的作者,還真有一個故事呢。」

  隨即,他便講了起來。

  一日,有四個鄉間的劣紳,閑著沒事,便在這個亭子上坐了下來,藉以納涼,順便地吟起來,以賣弄風騷。偏巧,城邊大淩河裡遊來一群鵝。於是,他們便相約以鵝為內容,共同聯詩,每人一句。

  甲首唱道:「淩河遊來一群鵝,」

  乙接唱道:「鵝公鵝婆唱鵝歌。」

  丙、丁兩個劣紳聽了,一時答不上來,只急得抓耳撓腮。

  偏巧這時,有一進京赴考的舉子走到這裡。他見四個劣紳閑得百無聊賴,便有意要戲弄他們一下。於是,他說道:「二位若不嫌棄,鄙人願替和兩句。」

  二紳舉目一望,見是個舉子,便趕忙說道:「有勞學公,請教相助。」

  那學子聽了,望望四個百無聊賴的劣紳,又望瞭望大淩河中游去了的鵝群,隨即說道:

  淩河遊來一群鵝,
  鵝公鵝婆唱鵝歌。
  兩個鵝公放兩屁,
  兩個鵝婆噎兩嗝。

  眾人聽了這詩,知道是戲弄,便都笑了。

  永琰也笑了。

  隨即,永琰問道:「那個舉子是誰?他可真有學識呵。」

  那老者聽了,說道:「你要知道那舉子,就知道這詩是誰做了。」

  接著,老者又講起《百鵝圖》題詩的來歷來。

  也是在同一天,也是在這裡。

  四劣紳眼見遭受到了嘲笑,實在有些不服氣,便要與這個舉子比試一下詩才。

  甲紳指著驛站亭子上畫的《百鵝圖》,說道:「此圖向未題詩,既然你有詩才,何不露上一手。」

  乙紳也隨著應和道:「此地無銀三百兩,你要能給題上詩,也免得我回家去再喚小兒來了。」

  丙紳和丁紳同時說道:「也倒是,我們都是食皇家奉祿的人。你參加科考,想必也是要食皇家奉祿。既然食皇家奉祿,若再題不上這詩,豈不讓人恥笑,遺下話柄!」

  那舉子聽了,笑道:「是啊,如今食皇家奉祿的人實在不少,可是有幾個有用的呢!」

  於是,他揮毫在《百鵝圖》上寫道:「鵝鵝鵝鵝鵝鵝鵝,」

  眾紳一看,都笑了起來,說道:「一句鬧出七個鵝來,說不定這位學士還要弄出三個鵝來,以便湊成『十』這個整數呢。」

  那個舉子聽了,說道:「好,那麼就再來三隻鵝。」

  隨即寫道:「一鵝一鵝又一鵝。」

  眾紳看了,又是一陣大笑,說道:「這可真是群鵝遇上鵝先生了,怎麼就不見個鳳凰呢!」

  那個舉子聽了,說道:「好,那麼就還你個鳳凰。」

  於是寫道:「食盡皇家千種祿,鳳凰何少汝何多!」

  那四個劣紳一看,都啞了音。

  四紳見詩,想要塗抹,見詩中有「皇家」二字,便不敢了。於是,這詩便留了下來。

  永琰聽了,問道:「那麼,那個舉子是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