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王爾烈全傳 | 上頁 下頁
三三


  有人竟然以請教詩作為名,向主考贈送字稿,以使主考識其字體。在打點主考上,更是有以點點、圈圈者,表示所送禮物的品級。如有人在詩句旁邊「點點」,說明事成他將以銅錢相贈;有人在詩句旁邊「圈圈」者,其中圈墨圈者,表示事成將以白銀相贈,其中圈朱圈者,表明事成將以黃金相贈。而且,所贈之銅錢、白銀、黃金,還以「圈」、「點」的多少來表示數量。有點一點或圈一圈者,表示數目為一百,有點二點或圈二圈者,表示數目為二百。凡此種種。

  王爾烈聽了,大駭,說道:「雍正年,翰林院掌院學士喻鴻圖,出任四川鄉試主考時,僅因他的愛妾為貪戀錢財,偷出他的試題予以出賣,結果喻鴻圖竟被處以腰斬。他被腰斬後,並未有當即死去,頭腦尚清晰,於是他用手指蘸著自己的鮮血,在地上一連寫下七個『悔』字。這事說來,也是夠淒慘的了。然而,當今還有人敢這樣做!」

  那樵夫道:「何止是敢!簡直是有些明目張膽了。」

  那船夫飲了一口酒後,對王爾烈說道:「仁兄這次赴考,不知可有根基否?」

  他所說的「根基」,即指朝廷有沒有人。

  王爾烈說道:「生父出任深州學政,從父出任甘州知州,都是科甲正途出身。但是,在朝廷卻沒有人。」

  那樵夫道:「要是那樣,不如趁早活動一下,也免得到時候鬧個湊手不及。」

  王爾烈道:「我才不活動呢,憑本事吃飯,看他怎樣。如果是真的那樣,我必定要金殿面君。」

  那船夫一聽,眼睛瞪得圓圓,說道:「你敢面君?有此膽量!」

  那樵夫一聽,眼睛眯得長長,說道:「你欲面君?可能見到!」

  王爾烈道:「咱先別說那話了,還是喝酒吧。」

  那船夫一聲長歎,說道:「對對,還是喝酒,莫談國事。」

  那樵夫把聲音壓低,說道:「想當年呂留良老先生咋樣來著?到後來還不是落個禍滅九族,家破人亡!」

  呂留良,浙江石門人,字莊生,又名光綸,又字用晦,號晚村。自幼穎慧,八歲能文。明天啟六年(1626年)生,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卒。他曾與黃宗羲、高士魁、張履祥結識,學宗程顧、程顥、朱熹,並對其學和主張大有承續和發展。呂留良特別讚揚朱熹的種族思想。明亡,散家財結客,圖謀復興,備嘗艱辛。事敗,家居授徒。清廷舉博學鴻詞科,他誓死拒薦。後削髮為僧,取名耐可,字不昧,號何求老人。卒前作《析死詩》六篇,以明志。著作有《呂晚村文集》、《東莊吟稿》又與吳之振、吳自牧編刊《宋詩鈔》。歿後,雍正七年(1729年),以曾靜文評獄牽涉,闔門被禍,著述多被毀,但民間亦有流傳。

  船夫又是一聲長歎,說道:「還是不說為好。剩咱二位倒無啥,但是這位王兄,還要科場求功名,莫因此事而影響了人家。」

  樵夫聽了,覺得也對。於是,沉吟了一會兒,說道:「也對,還是對酒吟聯為當。」

  於是,氣氛又開始活躍起來。

  那樵夫想了一下,想到方才背柴走過村外時,見路邊黃花初綻,頗為好看。於是,他吟哦道:「村外黃花點點,猶似金釘釘地。」

  王爾烈聽了,想到家鄉遼陽城有白塔,路過大淩河城時又見到了白塔。於是,他和聯道:「城內白塔尖尖,如同玉鑽鑽天。」

  那船夫聽罷,說道:「路遇仁兄赴京科考,咱還是說幾句祝福的話吧。」只見他想了想,說道:「禿老婆店,店禿客不禿,京師奪冠。」

  王爾烈一聽,見他將「禿老婆店」嵌進上聯,於是,便將「大淩河城」也引入下聯,隨即答道:「大淩河城,城大志更大,金榜題名。」

  樵夫聽了王爾烈的答聯,覺得實在是恰到好處,入情入理。同時,也並非狂妄,暗自佩服。

  船夫聽了王爾烈的答聯,亦是贊個不休。隨即,他又想到自己與樵夫的身世,一個為樵夫,常在山上走;一個為船夫,常在水上行。隨即,他又想到王爾烈方才的問話,準備向山海關行。這些合起來,正好應了「山海」二字,聯想到人生,真處處是「關」啊。想到這裡,他脫口說道:「山關,海關,山海關,關連山海。」

  王爾烈聽了,覺得這位船夫此聯出得甚妙,將人生世事與山光水色同山海關闕合為一體了,實為高手。隨即,他想到方才與樵夫、船夫談話的內容和感受。隨即,他又想到樵夫、船夫方才聽了他的問話後,曾向他講明山海關城頭上,有鐘樓、鼓樓各一座,這鐘鼓長鳴,曾包容著世間的多少風雨與情觸!而自己這次奔赴京師,正是要聞一聞這鐘鼓之聲。這些合起來,豈不是一個人生的征程寫照。想到這裡,他立即答道:「鐘樓,鼓樓,鐘鼓樓,樓容鐘鼓。」

  王爾烈言罷,便一步步向山海關走去。

  背後,樵夫與船夫正目送他一步步消失在漫漫黃塵之中。

  6.老主同場

  王爾烈來京,住在國子監後的魁元客棧。

  魁元客棧,是北京的有名老店,以收納接住來京師士子為稱著。王爾烈來到這裡,是由他生父王縉的安排所致。王縉為深州學政,離京師甚近,行走便利。這年,王縉已年逾六旬,自乾隆二十年(1755年)授深州學政已十有六年了。再加上他為人誠樸、厚重,喜結交,故在京師之地朋友較多。他聞兒子王爾烈來京應會試,便托友人甯有誠給辦理一下,於是就住進這家名店了。寧有誠,乃奉天錦州府錦縣人,即大淩河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癸未科三甲九十九名進士,此時正在京中賦閑候職。

  魁元客棧,不僅有名,而且還很寬敞,容納的客人也多。舊時科舉考試,往往要在京師住上數月,有的則達三月、半年、一年不等,更有的要經上三年五載的。來京師參加會試或舉博學鴻詞科,往往還要提早來上些時日,以便休息和溫習課業及作考前準備。也有的還要找一找熟人,尋一尋門路,投一投靠山通一通關節,這樣沒有一些時間是不行的。更有的科場順利,會試取中,還要參加殿試。會試往往在春四月舉行,殿試往往也要接著舉行,中間跨越時間不大,而遠路來的又不甘旅途辛勞,不願回去,這就更需住了下來。由於這種種情況,居住在魁元客棧的士子極多,江南的,塞北的,關東的,河西的,都有。且有不少都是熟人,又都是士子,都為著求敢功名而來的,自然不見外。到得一起便也不相互戒備,有啥說啥,倒也熱鬧,開心,識故,通人耳目。

  王爾烈與江蘇山陰的沈詩李、沈詩杜兄弟,順天大興的黃叔琬、黃叔璥兄弟,江蘇長州的張學庫、張學賢兄弟,陝西咸甯的賈策安、賈策治兄弟,還有浙江余姚的邵晉涵,住在一起。山陰的沈氏兄弟、大興的黃氏兄弟、長州的張氏兄弟,此六人本是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己醜科會試同登的進士,只因殿試未有獲捷,便在這裡住了下來,以迎接是年秋天的殿試。咸甯的賈氏兄弟,為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庚寅科,因皇太后八旬萬壽,舉行恩科鄉試時同登的舉人,準備迎接本科會試。邵晉涵,字與桐,一字二雲,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己醜科會試受挫,這次準備再試。而沈詩李、沈詩杜,則為孿生兄弟,尤為稱奇。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