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王爾烈全傳 | 上頁 下頁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辛醜科殿試,探花汪學金,乃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科殿試探花汪廷璵之子。於是,汪廷璵以詩頌之雲:「國朝恩榮一英主,汪家父子兩探花。」乾隆二十五(1760年)庚辰恩科鄉試,浙江主考觀保、山西主考德保,竟是兄弟;而他二人,於乾隆二年(1737年)丁巳科殿試,同榜進士,同授翰林院編修,又相繼為翰林院掌握學士,複二人同時分別任禮部、工部尚書,遂傳為佳話。

  王爾烈,對於當朝和前代士子科舉考試的艱辛與榮辱,是深有所識的。這時,他聽了老師所出的命聯後,想到這是老師在激勵與期望自己,以求科場連捷。於是,他精神抖擻,文思滔滔而至,隨即出口應聯道:「鄉魁、會魁、殿魁,今朝吾輩欲奪鼎甲天下。」

  崔璨聽了,把臉轉了過來,說道:「答聯確實工。不過,尚不夠氣派。」

  崔瑾問道:「何說?」

  崔璨說道:「聯中的『欲奪』二字,為何不用『定奪』二字!欲奪,乃試探焉,定奪,乃恒心矣。汝等切記,為人者,應有此鴻圖大志。否則,就不是『東門試駿』、『西城競鵬』了。」

  王爾烈和崔瑾隨即同聲答道:「謹遵師諭。」

  崔璨又是個頭也不回,逕自向城門樓上登去。眾學生相繼跟隨。

  登樓憑眺,但見田疇一抹,稼穡十裡,菜圃青青,更有水車車水,嘩嘩灌田,風光大好。

  崔璨一望,更是觸景生情,當即命聯道:「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住。」

  這聯的意思是說,水車車出井中水,水伴隨著水車走,待水車停下來,流水也便住了。

  王爾烈心裡明白,這是老師在命聯,讓大家來對。他分析了一下後,覺得這聯詞語前後相咬,接得很緊,想對上並不容易。正在這時,他見老師手握一把摺扇,正在不緊不慢地搖動,扇風。於是,他靈機一動,答道:「風扇扇風風伴扇,扇止風歇。」眾學生聽了,大嘩,都為王爾烈叫好。

  這時,但見城門樓下有一牛車在由北向南走。於是,老師說道:「北牛南走,東西雙蹄踏上下。」

  王爾烈一聽,覺得這個聯裡嵌著「北、南、東、西、上、下」六個方位詞,且又互相關聯,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場景裡行動著,要對得上它難度實在不小。正這時,他望瞭望車前的牛,又看了看牛後的車。於是,頓然大悟,出口答道:「前車後轍,左右兩輪碾高低。」

  崔璨一聽,見所對的這個聯裡也嵌著「前、後、左、右、高、低」六個方位詞,且又填得天衣無縫,心中不勝歡喜。

  老師拂了一下鬍鬚,將張開的摺扇一合,手往後一背,便又向前面望去。顯然,這是他在搜索題目。他望了一會兒,忽見遠村升起一弧蔚藍的炊煙,只將村旁的池塘和柳樹都給籠罩住了。於是,他把扇子往胸前一搖,說道:「煙鎖池塘柳。」學生們一聽,都笑了,說道:「這個聯淺白,又短,好對。」

  王爾烈卻沒有笑,說道:「諸位同窗,可不那麼簡單。這個聯乍看容易,細琢磨又很難。你沒看「煙鎖池塘柳」這五個字嗎,它們的偏旁合起來,正是『金木水火土』五行。要想對上,得下一番功夫。」

  經他這一說,同學們也都感到有些辣手了。於是,有的同學對王爾烈說道:「看來,還得你來解圍了。」

  王爾烈想了一下,說道:「諸位學兄,爾烈不才,也只好遵命了,還望指教。想當年,太祖努爾哈努帶兵攻打遼陽城時,曾有兩尊大炮,因攻城有功,獲名大將軍、二將軍。待戰事獲捷後,便將『大將軍』安放在錦州城樓,將『二將軍』安放在海城城樓。安放在海城城樓的這尊炮,又被喚作鎮海侯,意在鎮守海城,安撫關東。如此說來,我看下聯可以對成這樣的。」說著,他用筆寫道:「炮鎮海城樓。」

  大家一看,只見這五個字,分別有「金木水火土」偏旁,便都拍掌叫好。

  這時候,老師眼望著遠村的那個池塘,但見綠柳倒映在水中,時有微風吹拂,只泛起一片漣漪。於是,他有心無意地順口說出:「綠水本無愁,因風皺面。」

  王爾烈聽了,想到老師崔璨已是有了白髮,定是因年老而多愁善感。於是,他也隨意聯上一句:「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

  老師一聽,見王爾烈猜中了他的心思,便有些興奮。於是,他便用話語來搪塞王爾烈,說道:「爾烈,你對聯確實不錯。但是,卻有些順手拈來。老師再給你出個難一點的,也好試試你的才思。」

  中國詩歌,古時候有「詩虎」和「詩鐘」兩種文字遊戲。詩虎,就是猜詩謎,後來逐漸演變成打燈謎。清代《委巷叢談》一書中說:「杭人元夕,多以謎為猜燈,任人商略。永樂初,錢塘楊景言以喜謎名。」由此可見,詩虎最低始于明初,盛於永樂後。後來,隨著人們的喜歡和運用的廣泛,逐漸地發展並形成了固定的格式,以至演變成二十四格。其流傳下來的,有捲簾、蝦須、會意、揀字、解鈴、系鈴數格。其遊戲方法,多是將詩謎黏於燈籠之上,以便吸引人們前來猜解。對於猜中解對者,當場以彩物相酬,氣氛相當熱烈。正因如此,人們便把詩虎稱之為打燈謎,簡稱燈謎。燈謎,又叫燈虎。原來,猜謎源於古代之隱語庚詞,與生活中的射獵有一定關係;謂之詩虎者,是喻其不易被射中的意思。詩鐘,亦是中國文人以詩作遊戲的一種。

  清代《詩鐘考》一書雲:「昔人作此,社規甚嚴,指題時,綴錢於縷,系香寸許,承以銅盤,香焚縷斷,錢落盤鳴,其聲鏘然,以為構思之限,故名詩鐘。即刻燭系缽之遺意。」古時,除「詩虎」、「詩鐘」遊戲外,還有「羊角對」、「雕玉雙聯」、「百納琴」、「詩唱」等。但是,最通長用者,還是前兩種。以其雅致、和諧,便於傳播,應用普遍。詩鐘與詩虎之題,往往不拘一格,或分詠一事一物,或合誦一地一人,或嵌詞,或填字,形式多樣,靈活隨便,只求湊和天然,天衣無縫,渾然一體。

  今天,老師崔璨要試學生王爾烈詩題,不知出的何種,都在等待著。

  正這時,見城門樓下西邊的文廟裡,走出了九個和尚。他們來到廟門前的一畦韭菜地邊,準備揮鋤鏟韭菜。此時,赤日當頭,他們中有的不免要抬頭望望,心裡像是在想什麼。

  崔璨看了,詩興即起,便說道:「就以文廟前九和尚鏟韭菜為題作詩,限韻『九、韭、酒、久』,成一首七言絕句。王爾烈,你不是文思敏捷能詩嗎?請速些做來,遲了要罰。」

  不料,向來詩思敏捷的王爾烈,卻站在那裡不動,也沒有出聲。

  老師以為他懵住了,一時答不出,便說道:「何不快些。」

  王爾烈聽了,向前湊了一步,說道:「唐代散文大家、一代文宗韓愈韓昌黎老先生在其名篇《師說》中曾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能解矣。』請問,老師既然為先生,何不給學生作個樣子,以解其惑!」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