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紀曉嵐全傳 | 上頁 下頁
一一一


  不過,這事也在紀曉嵐心中留下了一個問號。他想,這詩確實是試卷中的策試詩,批評也是出自本人之手。但是他也納悶,這詩怎麼會傳揚出去呢?榜尚未發,可是為何出現此種事情?這事要一但傳到皇上耳中,豈不是落下個偌大罪名!

  他想到這裡,很想與那兩個舉子模樣的人盤旋一會兒,也好弄個水落石出。不料,那兩個舉子竟然離座而去。

  紀曉嵐看了看,心想也罷,即便去問,還能得出個什麼結果?莫不如回朝聽聽風聲會更好些。

  他想到這裡,也無心再聽那《青樓遺恨》的子弟書說唱段子了,索性的向居所"閱微草堂"家中走去。

  原來,在嘉慶七年,紀曉嵐這位79歲的老臣,再次被諭命之為會試正考官。正考官共有兩名,另一名正考官是左都禦史熊枚,副考官是內閣學士玉麟、戴均元。

  在此之前,紀曉嵐曾兩次充任會試正考官,一次充任武科會試正考官。每次都謹慎從事,嚴於防範,沒有出什麼差錯,錄取了一批又一批具有真才實學的人。因而就擔任正考官來說,他已是輕車熟路,可是事有偶然,沒想到這次出了麻煩。

  在尚未發榜之時,外邊就有人傳揚前幾名的名字,並能誦出前列者的詩句,有人密告嘉慶皇帝,奏請查處洩密之人。

  嘉慶皇帝得知此事大為惱火,立刻派人追查,一時間風雨滿城,參與此科會試的大小官員,無不人人自危。

  紀曉嵐看這事麻煩不小,不管出在哪個人頭上,他作為本科的正考官,那是罪無可逭,勢必要株連進去。尤其讓他擔心的是,這一案查下來,說不清要株連多少人下獄。自己受累坐牢事小,讓同僚們及其親屬獲罪,自己更難做人。思之再三,最後拿定了主意。

  這天皇上召見紀曉嵐,查問科場洩密一事。紀曉嵐跪下叩頭,然後鎮定自如地說:「皇上不必動怒,臣即是洩漏之人。」嘉慶素知紀曉嵐為事恭謹,這種事斷不會出在他身上,但聽紀曉嵐如此回答,很為吃驚,接下來問道:「老愛卿何故洩漏?」紀曉嵐回答說:「聖上明鑒,這洩漏之事實出無意。為臣書生習氣,見佳作必吟哦,或者記誦其句,然不知何人所作,心中憋悶,欲訪知為何人手筆,則無意中不免洩漏。皇上果真動怒,紀昀甘願領罪。但惟求聖上開恩,不要株連他人。」經紀曉嵐這一說,嘉慶的怒氣竟出乎意外的全部消了下去,隨即撤回追查考案的大臣,一場風波就此平息了。真正洩漏機密的人,即使不便明言,也在心中對紀曉嵐感激至深。

  所有參與會考的官員,都對紀曉嵐敬佩備至。

  嘉慶八年六月,是紀曉嵐的八十大壽。閱微草堂修葺一新,大門上鐫刻著兩副對聯。一是劉墉題寫的:兩登耆宴今猶健;五掌烏台古所無。

  劉墉的這副聯相當出色,將紀曉嵐一生的兩項殊榮寫了進去,稱讚了他在乾隆五十年、六十年兩次出席了乾隆皇帝舉辦的千叟宴,並有從乾隆五十年到嘉慶二年,紀曉嵐五次專任或兼任都察院左都禦史的殊榮,這種經歷的人,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只有紀曉嵐一個。

  另一副對聯是詩人、書法家梁山舟題寫的:萬卷編成群玉府;一生修到大羅天。

  頌揚紀曉嵐完成了總纂《四庫全書》的千秋偉業,成為一代文宗。與劉墉所題一聯互為補充,相映生輝。

  閱微草堂的門樓,座落在草堂院落的東北角,向南開門,正臨大街。由門樓進入,徑直向裡,是一條通向後院的長廊。

  進門向左,就是閱微草堂的前院。前院有一座假山,山下巧設一洞,可通向長廊,名為"泄雲洞",洞前一池花圃,花圃周圍,梅、蘭、竹、樹相間而生。假山西面有一泓清水,叫作"凝碧池",凝碧池的北面,就是紀曉嵐的三間書房,自西而東,依次名為"綠意軒"、"瑞杏軒"、"靜東軒」。在這三軒的牆壁上,爬滿了蔥綠的藤蘿。穿過瑞杏軒,是草堂的中院,北面是五楹瓦房,中間是客廳,西側為寢室,藹雲、卉倩曾居住在這裡。房前有兩株海棠,長得茁壯茂盛,枝杈已經齊著屋簷,這是為了紀念文鸞,特意栽種的。穿過中間客廳,就來到草堂的後院,東側有一株古僕的槐樹,西側有一株高大的梧桐,因此樹下的房屋,又分別叫作"槐安國"和"孤桐館",馬夫人和沈明軒生前曾住在這裡。從後院和中院,都可入東面的長廊,直抵草堂大門口,長廊內張掛著當時名人的書畫,壽辰之前,紀曉嵐將自己題詠宅邸的幾首詩,請書法名家寫成詩幅,裝裱後張掛在廊內和室內:

  閱微草堂

  讀書如遊山,觸目皆可悅。
  千岩與萬壑,焉得窮曲折。
  煙霞滌蕩久,亦覺心胸闊。
  所以閉柴荊,微言終日閱。

  綠意軒

  雜樹蔭庭除,雨過如新沐。
  曉日下簷際,枕席生微綠。
  霜清水葉老,搖河一何速。
  依依色不改,猶有淩寒竹。

  槐安國

  萬古一夢覺,大千才瞬息。
  其情紛擾攘,當境誰能識。
  安知此樹下,不有槐安國。
  安知此天地,不在槐根側。
  真妄竟何有,輾轉空疑惑。
  且看向南枝,皎然映月色。
  移榻坐軒楹,忘機兩冥默。

  孤桐館

  月出夜蒼蒼,秋色淡無際。
  梧桐葉蕭瑟,影落庭前地。
  覽景欲有吟,寂然無一意。
  淅瀝微風聲,心情亦不寐。

  六月十五日這天,是紀曉嵐的壽辰之日。一大早,嘉慶皇帝特命上駟院卿常貴到紀曉嵐府上頒賜珍品,祝賀壽誕。紀曉嵐感激聖恩,複折恭謝。

  緊接著,友朋戚誼,門生屬吏,紛紛前來祝壽。閱微草堂門前,車水馬龍,熙熙攘攘。一時間,虎坊橋四面的大街上,擠得水泄不通。

  劉墉、彭元瑞、朱珪、慶桂、董浩、劉權之、王昶、永慶、保甯、沈初等部院大臣,皆在退朝之後,打轎來到這裡賀壽。

  閱微草堂內,聚滿了京城的名流,至於趕來賀壽的三、四品官員,則不下幾百人,不過這些人大多數是送完賀禮就回去,不參加午間的盛宴,只有關係異常密切的,才留下來。否則,這閱微草堂怎麼會容得下呢?

  紀曉嵐在瑞杏軒接待來客。

  客人們上完賀禮及壽序等,一般要在瑞杏軒、綠意軒、靜東軒熱鬧一下,品嘗一些瓜果茶點之類,便告辭而去了;親朋好友和部院大臣們,則被讓到中院的客廳內治宴款待。

  上午的來客中,有位宋玉樹,是上年的新科進士,住在虎坊橋北面的櫻桃街,離閱微草堂只隔幾條小巷,不用乘車坐轎,步行一刻就到。但宋玉樹走出家門時,街上已經擠滿了大車小轎,費了好大勁兒,才擠到了閱微草堂。

  他的長褂早被汗濕透了。

  宋玉樹進了瑞杏軒,見裡面已坐了二三十人,個個談笑風生、喜氣洋洋。

  他當著大家的面,拜見座師,獻上賀禮。紀曉嵐神采奕奕,滿臉含笑地熱情接待,他看宋玉樹全身汗津津的,衣服都浸濕了,便問道:「你看渾身都濕透了,快坐下歇息,坐下歇息!尊府建在何處,一定很遠吧?」

  「慚愧,慚愧!其實學生沒走多遠的路。寒舍即在恩師這閱微草堂的後面,只有一步之遙!」宋玉樹一邊說著,一邊搖晃著手中的扇子。

  「你的宅邸在這後面?我怎麼沒聽說過。」紀曉嵐驚訝地問道。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