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紀曉嵐全傳 | 上頁 下頁 |
九二 |
|
胡牧亭跟在後面,琢磨著剛才的話,忽然間醒悟過來:「哎呀,又讓這老傢伙戲弄啦!」此後胡牧亭一直想辦法回敬紀曉嵐,但幾次都讓紀曉嵐巧妙地應付過去。有一次,在一個宴會上,胡牧亭、紀曉嵐都在座。胡見席間有父子二人,都是乾隆戊子科進士,靈機一動,出了一個上聯:「父戊子,子戊子,父子戊子;"這個對聯只用了父、子、戊三個字,可謂是個奇聯。胡牧亭要紀曉嵐當場來對,如果對上,情願以百金古硯相贈,否則照罰。在場的人也一同附合。都以為這個奇聯,可能要把紀曉嵐難祝紀曉嵐沒想到胡牧亭來這一手,一時也沒有對句,胡牧亭這時很得意,催促說道:「既然春帆兄不能對上下聯,就該認罰,日後我去府上,將你收藏的古硯,挑選一方。」 「且慢,且慢,對句會有的。」紀曉嵐一邊應付著,一邊思索著下聯,眼光落在對面的司徒張某身上。心中頓然一喜:張司徒也是進士出身,點了翰林,主持過鄉試,他有個門徒,這時也官居司徒,這下聯不就有了嗎?紀曉嵐說道:「這下聯也在眼前。」眾人不解其意。紀曉嵐說道:「借張公對下聯即可。」隨即吟道:「師司徒,徒司徒,師徒司徒!」果然是天成巧時,全句也只有"師"、"徒"、"司"三字,在座的人一陣讚歎。胡牧亭只好認輸,將他的一方古硯,送給了紀曉嵐。 乾隆五十年正月初六,皇帝在乾清宮賜下千叟宴,62歲的紀曉嵐,也奉詔參加。 千叟宴出自清聖祖康熙,是為了顯示文治武功,天下承平並慶祝自己高夀和在位日久,所舉辦的大型國宴。參加宴會的遍佈全國,有官有民,有男有女,凡年齡在65歲以上的,都可參加。一時間,朝野父老群集北京,依年齡大小,分梯次舉行三日,熱鬧非凡。 這項盛會,一共舉行了四次,第一次是康熙五十二年,第二次是康熙六十年,他登基一個甲子,在中國歷史上,除了神話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之外,他開創了空前的紀錄,漢武帝宰製天下也不過55年。這次宴會舉行時,乾隆只有12歲,看到四海臣民,雲集京城,祝壽迎禧的盛大場面欣羡不已。所以到了他自己在位五十年的時候,也大張筵席,第三次舉辦千叟宴,宴請天下耆老,而且規定60歲以上者即可參加。 這天,親王、郡王、大臣官員,蒙古貝勒、貝子、公、台吉、額附,回部、番部、朝鮮使臣,及士商兵民,年60以上者三千多人,出席了宴會。君臣聯吟,作詩唱和,多達三千四百餘首。凡入宴者皆有賞賜,其中有如意、壽杖、繒綺、貂皮、文玩、銀牌等物。 與宴者當中年齡最大的,是一個一百四十一歲的老翁,當老翁向皇上祝壽時,乾隆當場諭命與會人等,以這位老翁為題吟聯。 在場的那麼多人,能吟詩作賦的不乏其人,但人們一時被難住了,個個張口結舌,無以回答。 這時兵部左侍郎紀曉嵐站起來說道:「啟奏陛下,為臣紀昀,吟得一聯,不知可否,請陛下聖裁!」乾隆看紀曉嵐當先應了他的提議,當下命他吟誦出來。紀曉嵐吟道:「花甲重逢,外加三七歲月;"六十為花甲,花甲重逢正是一百二十歲,三七二十一歲,相加正是一百四十一歲。這上聯一出,立刻引起一陣譁然,在場者無不喟歎。稍一平靜,紀曉嵐又吟出了下聯:「古稀雙慶,更添一度春秋。」七十歲為古稀之年,古稀雙慶正是一百四十歲,再添一度春秋,也正是一百四十一歲。當下宴會上群情激越,讚歎不絕。乾隆高興異常,當即頒下賜品。 紀曉嵐謝過皇帝,又獻上他慶祝千叟宴的八首詩作:《乙已正月預千叟宴恭記八首》。其中一首寫道: 化宇人多壽,耆老近四千;相隨登綺席,所見豐華顛。 旭日輝宮闕,柔韻管弦;自然才六十,已獲伴群仙。 皇上一一聽過,更是欣喜有加,心想這紀昀十年茹苦含辛,修成曠古未有的《四庫全書》,今天千叟宴上,又為朕的宴會增色生輝,不是又該提拔提拔了嗎? 於是就在這天,皇上降下諭旨,提升紀昀為都察院左都禦史。紀曉嵐高興不迭,上疏恭謝。 清代都察院是全國的最高監察機構,專司考察官吏,整飭綱常。最高行政長官,便是這左都禦史一職,秩為從一品,皇上對紀曉嵐的器重,可謂非同一般。 到了這年四月,出了一件麻煩事兒,叫剛上任不久的左都禦史紀曉嵐碰上了。員外郎海升的妻子吳雅氏死於非命,海升的內弟貴甯,狀告海升將他姐姐毆打致死。海升卻說吳雅氏是自縊而亡。案子越鬧越大,難以做出決斷。步軍統領衙門處理不了,又交到了刑部。經刑部審理,仍沒有弄出個結果來。原因是吳雅氏之弟貴甯,以姐姐並非自縊,不肯畫供。 經刑部奏請皇上,特派大員複檢。 這個案子本來事並不大,但由於海升是大學士兼軍機大臣阿桂的親戚,審理官員怕得罪阿桂,有意包庇,判吳雅氏為自縊,給海升開脫罪責。沒想到貴甯不依不饒,不斷上告,一時轟動全國,終致驚動了皇上。這回皇上派左部禦史紀曉嵐,會同刑部侍郎景祿、杜玉林,帶同禦史案崇、鄭澂和東刑部資深歷久、熟悉刑名的王士棻、慶興等人,前去開棺檢驗。 紀曉嵐接了這樁案子,也感到很頭痛。不是他沒有斷案的能力,而是因為牽扯到阿桂與和珅。他倆都是大學士兼軍機大臣,並且兩人有矛盾,長期明爭暗鬥。這海升是阿桂的親戚,原判又逢迎阿桂,紀曉嵐敢推翻嗎?而貴寧這邊,告不贏不肯罷休,何以有如此膽量,實際是得到了和珅的暗中支持。和珅的目的何在?是想借機整掉位居他上頭的軍機首席大臣阿桂。而和珅與紀曉嵐積怨又深,紀曉嵐若是斷案向著阿桂,和珅能不借機一塊兒整他一下嗎?怎麼辦? 打開棺材,紀曉嵐等人一同驗看。看來看去,紀曉嵐看死屍並無縊死的痕跡,心中明白,口中不說,要先看看大家的意見。 景祿、杜玉林、崇泰、鄭澂、王士棻、慶興等人,都說脖子上有傷痕,顯然是縊死的。這下紀曉嵐有了主意,於是說道:「我是短視眼,有無傷痕也看不太清,似有也似無,既然諸公看得清楚,那就這麼定吧。」於是,紀曉嵐與差來驗屍的官員,一同簽名具奏:「公同檢驗,傷痕實系縊死。」這下更把貴寧激怒了,他這次連步軍統領衙門、刑部、都察院一塊兒告,說因為海升是阿桂的親戚,這些官員有意回護,徇私舞弊,斷案不公。 乾隆看貴寧不服,也對案情產生了懷疑,又派侍郎曹文植、伊齡阿等人複驗。這回問題出來了,曹文植等人奏稱,吳雅氏屍身並無縊痕。乾隆心想這事與阿桂關係很大,便派阿桂、和珅會同刑部堂官及原驗、複驗堂官,一同檢驗。這樣紙裡的火炭包不住了,只能將真相奏明:吳雅氏被毆而死。 於是訊問海升,海升見再也隱瞞不住,只好供出真情,是他將吳雅氏毆踢致死,然後製造自縊的偽象。 案情完全翻了過來,原驗、複驗官員幾十人,一下兒都倒了黴!乾隆發出詔諭:「此案原驗、複驗之堂官,竟因海升系阿桂姻親,膽敢有意回護,此番而不嚴加懲儆,又將何以用人?何以行政耶?」阿桂革職留任,罰俸五年;葉成額、李闊、王士棻、慶興等人革職,發配伊犁效力贖罪,皇上在諭旨中一一判明。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