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紀曉嵐全傳 | 上頁 下頁 |
七六 |
|
盛夏天氣,一絲風也沒有,空氣像窒息了一樣。圓明園裡的青枝綠葉都給曬蔫了,鳥兒熱得不敢張口啼鳴,宮女太監不論在殿內、殿外,都汗流如雨,手中的扇子不停揮舞,但扇出的風並不涼爽,熱乎乎的,越扇越流汗。乾隆帝在宮中,雖然有人服侍,扇子不停地扇著,仍然感到悶熱難耐,深悔此年因朝事耽擱,沒有去熱河,這一夏天只好硬頂過去了。 這天午後,乾隆在圓明園清曠樓後面的"澡身浴德池"內洗了澡,想起到南書房看看,巡視一下《四庫全書》的校勘情況,帶上兩個侍從太監,在樹蔭下東繞西轉,來到了南書房,這時雖天近黃昏,但暑氣仍然很熾,剛洗過澡的乾隆,也已是大汗淋漓了。 這時紀曉嵐正忙著伏案疾書,因為他從年輕時就怕熱,雖然這幾年身子削瘦了許多,但仍然容易出汗。他看今天在場的陸錫熊等人,都在一起共事十多年了,日常調侃慣了,也不介意什麼,就乾脆脫去了上衣,把辮子盤在頭頂上,光著膀子幹起來。正聚精會神忙的起勁,忽然聽到門口有太監"唵唵"幾聲喝道的聲音,知道皇帝來了。 那幾位翰林見皇上駕臨,都急忙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低著頭候著。紀曉嵐這回傻眼了:如果赤背接駕,那是對皇帝失禮不尊;但當下穿衣接駕,衣服掛在書房的另一頭,已經是來不及了,離身邊不遠正是排書櫥,他靈機一動,立刻將身一閃,躲到書櫥後邊去了,想等乾隆走了,他再出來。 其實,乾隆進門時,已經看到了紀曉嵐,見他光膀子,閃到後面回避,也沒有怪罪的意思。 那排書櫥不高,紀曉嵐又是高高的個子,如果他直立在那裡,那他的頭就會露出來。更何況這時,他的辮子盤在了頭頂上,顯得高些,便只好蹲在了那裡。這一切乾隆心裡清楚。匆忙之間,乾隆想開開紀曉嵐的玩笑,就故意在這裡多停留一個時辰,讓紀學士在那裡好好地多蹲上一會兒,讓他品嘗一番,看那蹲藏又悶又熱的滋味,是好受還是不好受! 乾隆同陸錫熊等人說了一會兒話兒,又察問了編修進展情況,便吩咐翰林們各自落座,只管忙自己手中的事,自己卻笑吟吟地在書房裡走動,東看看,西看看,不時地向紀曉嵐所在的地方看上幾眼,心中暗自好笑。 紀曉嵐蹲在那裡,悶熱難耐,汗流如雨。約摸過了半個時辰,聽聽沒有了皇上的聲音,便從書櫥的一側探出頭來,向陸錫熊問道:「老頭子去了?」屋裡的人聽了暗吃一驚,誰也不敢答話。 乾隆故意問道:「誰在那裡講話?」 紀曉嵐聽出是乾隆的聲音,趕快回答:「微臣紀昀,在此給皇上叩安。」 「為何不出來?」乾隆不動聲色。 「适才室內悶熱難耐,臣最畏暑熱,故而寫字時脫去衣服,赤身露體,不敢見駕。」乾隆說道:「恕你無罪!快出來說話。」紀曉嵐早在那裡憋悶夠了,便起身出來,跪在地上叩頭,渾身汗珠直往下淌。 大家看了暗暗好笑,但又不敢笑出聲來。 乾隆說道:「天熱難耐,赤臂修書,朕不怪罪。你剛才說的'老頭子'大概是給朕起的綽號吧?」紀曉嵐跪著沒有答話,乾隆接著說道:「你是內閣學士,肚子裡是不空的;如今且把'老頭子'三字,給朕講解清楚。若講得不差,便恕你無罪。」紀曉嵐雖然當著眾人,對皇上畢恭畢敬,但畢竟是和皇上親近慣了,便大膽地說道:「陛下莫惱,且聽為臣解說。'老頭子'三字,是京中喚皇上的通稱。實為尊敬之意,並非微臣給聖上起的綽號。」紀曉嵐抬頭看皇上,乾隆正不動聲色地坐在椅子上聽著,便接著說:「我主為天下有道明君,臣民皆呼萬歲,這不是'老'嗎?皇上是萬民之首,'頭'也。」 聽了他這幾句話,乾隆已面露喜色,捋著鬍鬚問道:「那麼,第三個字呢?」 「皇上又稱天子,天之'子'也。三個字連在一起,就是'老頭子',這是尊敬皇上的稱呼,並不是誹謗皇上的綽號。」乾隆聽罷,忍不住"呵呵呵"大聲笑起來。 從此以後,在宮中常有人稱皇上為"老頭子",乾隆聽見,也不生氣。在皇上審閱《四庫全書》抄本,因訛誤發火生氣時,有人趁機上奏,疏請將紀曉嵐部議降職,皇上想起'老頭子'這件事來,覺得紀曉嵐勞苦功高,忠勤可嘉,遂駁回疏請,詔諭特准免議。 至於陸錫熊、陸費墀以下的校勘人員,有很多人所受的處分是很嚴厲的。翰林蔡葛山就是其中一員,他與紀曉嵐交情很深,曾向紀曉嵐發牢騷說:「我校四庫書,因為訛字奪俸,實在覺得冤枉。但又有什麼辦法呢?這些年,白白辛苦了一場,不但得不到升遷,還把這些年積存,全搭進去了。」紀曉嵐勸慰道:「事已至此,先生何必太認真?因此事受罰之多,多至幾百人。您與他們相比,境況尚屬不錯。您不見總校陸費犀,新近鬱鬱而死,落得傾家蕩產,人亡家敗嗎?先生何不想想,若非此事,那些遺書秘籍,一生還會有讀到的機會嗎!」 「要說也是。」蔡葛山點點頭 ,「我確有一事,深得校書之力。」 「是哪件事?」 「我的一位幼孫,偶然吞下一枚鐵釘,郎中以樸硝等藥,攻之不下。幼孫日漸弱,就在這時,校《蘇沈良方》,見有小兒吞鐵物方寫道:'剝新炭皮研為末,調粥三碗,與小兒食,其鐵自下。'依方試之,果然炭屑裹鐵釘而出。我這才知道雜書也有用啊!」說完蔡葛山欣慰地笑了。 《蘇沈良方》一書的作者,是蘇東坡和沈存中,他二人是宋代的學者,都對醫藥很有研究,宋人將他們的藥方,集成此書。到清朝初期,世上已無傳本,只有《永樂大典》收其全部,紀曉嵐編纂《四庫全書》時,十分珍視這一文化遺產,便囑咐纂修官王史亭,將此書排纂成帙,刊印出來,使之在世上流傳下來。 紀曉嵐領修四庫,遍讀天下群籍,使他成為儒林的一代宗師,確實是受益匪淺,同代人概莫能及,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通儒。同朝文士,無不對他肅然起敬,他自己也誠然不客氣,曾自豪地誇耀可以稱得上"無書不讀"了。 這話傳到了乾隆皇上的耳朵裡。一次,乾隆問道:「紀愛卿,你學問淵通,舉世無雙,有你這樣的朝臣,朕非常欣慰,朕來問你,你還有什麼書沒有讀過?」跟皇上親近慣了,紀曉嵐也不再故意謙虛了,只老實地說道:「回奏萬歲,臣似乎無書不讀。」好嗎,這話果然是從他口中說出來的。乾隆心中不悅,於是說道:「那好,明日朕讓愛卿背一部書。」一聽這話,紀曉嵐愣了,自然一時不慎,說了過失之語,這不是捅了漏子嗎?天下這麼多書,縱使記憶力再好,也不能全背過呀?眼前常用的書,還能背得一字不錯,但以前背過的書,時間久了,難免有錯字、漏字、漏句,那樣就要犯欺君之罪了。皇上考問,當然也是常見之書,但這一部分,就誰也保證不了卷卷背誦如流。雖然皇上是有意為難,但對這當代君王,哪能有旨不尊?紀曉嵐越思越想,不知如何是好。 回到家中,將此事說與明軒。明軒心裡替他著急,並替他猜測起來。不時地問起,會不會背這部?會不會背那部?她雖然來到紀家以後,讀了不少的書,在當時的女性當中,已是很有學問的人,但與紀曉嵐比起來,她讀的那些書,畢竟太有限了,簡直是萬不及一。但是,紀曉嵐見她那關切認真的樣子,心裡更加喜歡她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