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小說 > 紀曉嵐全傳 | 上頁 下頁
四五


  乾隆君臣走出天貺殿,巡視院內,碑碣林立,歷代石刻,俯拾皆是。李斯的篆文、李邕的隸書、張衡的《不忘篇》、曹植的《飛龍篇》、陸機的《泰山吟》……尤其是李斯篆文和李邕隸書,彌足珍貴。大臣們議論紛紛,乾隆當即諭令地方官員加意保護。

  在配天門和唐槐院,看了漢柏和唐槐,接著進了仁安門,來到迎賓堂。迎賓堂又叫東御座,是皇帝休息更衣和舉行宴會的地方。這裡早已為乾隆君臣備好了午宴。

  酒席宴前,乾隆皇上神采飛揚,特為紀曉嵐賜下禦酒一杯。紀曉嵐雖不善飲酒,但皇上賜給的禦酒又不能不喝,並且在年老的大臣面前,有這樣榮光的機會,也實在難得。就一合眼,喝了下去,不一會兒臉上就泛起了紅暈,皇上看著笑道:「紀昀果然是才如蘇軾,飲似東坡。」老臣們聽了,見紀曉嵐的臉,紅得象猴子屁股,不由得竊笑起來。

  皇上向紀曉嵐問道:「這東嶽廟尚有何掌故?你為朕道來!」紀曉嵐自感暈暈忽忽,唯恐說話有失,忤怒聖上,看一看身邊的劉石庵,立時有了主意:「啟奏皇上,前日在京城曾和劉羅鍋子談起泰山掌故,他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皇上和大臣聽了哄然一聲笑了起來,劉墉雖然剛47歲,卻已經駝背。紀曉嵐等與劉墉要好朝臣們,給他起了個"劉羅鍋子"的外號,拿他開玩笑。每逢當著他的面叫這個外號時,劉墉便感到渾身不自在。於是,劉墉挺一下佝僂著的腰杆,梗兩下脖子,活像一個探頭烏龜,人們便不禁啞然失笑。

  劉墉知道紀曉嵐有意取笑他,但當著皇帝的面,又不好反唇相譏,便狠狠瞪了紀曉嵐一眼,挺挺他那羅鍋子腰,扯著山東腔,講了一段姜太公封神東嶽廟的故事。

  午宴過後,君臣一行來到岱廟前的大街上,在一座戲棚裡,吹吹打打,戲臺上正伊伊呀呀唱得來勁,走進去觀看,那戲臺上的崔鶯鶯正唱著思念張君瑞的戲文。

  乾隆看了靈機一動,叫隨行的董曲江、劉師退、劉石庵、紀曉嵐等人說;"朕有一聯,爾等誰能對來?」隨口吟道:「東嶽廟,演西廂,南腔北調;"說話間帶大臣們回到了大街上。

  董曲江等沉思未就,紀曉嵐舉目四望,猛然間想出了下聯,於是答道:「春和坊,賣夏布,秋收冬藏。」以春、夏、秋、冬四季,來對東、西、南、北四方,雖信手拈來,卻十分貼切工整。乾隆點頭微笑贊許。董曲江等一時不好對上更好的下聯,便乾脆不對了。

  第三天,晨霧彌漫中,浩浩蕩蕩的登山隊伍,來到泰山腳下的岱宗坊。這岱宗坊為泰山門戶,建于明隆慶年間(1567~1572),清雍正八年重修。雕刻細膩,古樸典雅。乾隆帝騎馬在前,一幫大臣們緊緊尾隨而行。到達鬥母宮,已近中午時分,他們便在這裡午餐休息。

  「鬥母宮"年代已久遠,原名龍泉觀。明朝嘉靖二十一年,曾予重修,宮院寬廣,女尼眾多。登山的人,多在此休息用膳。院中供有送子觀音,缺少子嗣的人家。常常攜眷來此叩拜。因此鬥母宮一年四季,香火鼎盛,善男信女及遊客絡繹不絕。同時,外邊也流傳著,宮中女尼不守清規戒律的流言。

  乾隆君臣早有所知。

  宮中女尼見皇帝駕臨,便畢恭畢敬請至東軒。其中掛滿歷朝名人匾聯。女尼擺好筆墨紙硯,請君臣題字留詩。

  乾隆欣然應允,首先寫下一句上聯:「鐘聲磐聲鼓聲,聲聲自在;」

  上聯剛剛寫完,大臣們紛紛喝彩,皇上看一下近旁的紀曉嵐,靈機一動,對紀曉嵐說道:「左庶子,你寫下聯罷!」紀曉嵐接過筆來,更不思索,揮毫寫道:「山色水色物色,色色皆空。」上聯寫得好,下聯對得穩,而且有聲有色,意境幽遠。小尼姑們不敢說話,只是互相傳遞眼色。

  紀曉嵐看看這幫俊俏的女尼,想起外邊對鬥母宮女尼的流言,他愛開玩笑的毛病又犯了。帶著一臉詭譎的笑容,另取一紙,揮筆疾書,頃刻間又寫成一聯:一筆直通兩扇敞開大臣們忍俊不禁,笑出聲來,乾隆也覺得紀曉嵐過於輕佻,開玩笑失了分寸。正想說話,紀曉嵐已揮起筆來,在寫好的對聯下,各加了三個字。全聯變成:一筆直通西天路,兩扇敞開大千門。

  寓意新穎別致,乾隆和同行的大臣們,都呵呵大笑起來。

  出鬥母宮,乾隆君臣沿小路返回,循登山大道盤桓而上。

  乾隆帝在這回馬嶺換乘小轎。盤旋而上,登臨中天門。

  在"快活三皇",乾隆下轎步行,看老臣們都落在了後頭,身邊緊跟上來的,只有紀曉嵐、劉墉、和珅等人。望望上面,山峽回環曲折,還看不見南天門的影子。過了雲步橋,野花野草,五顏六色,形狀各異。舉目四望,滿眼都是"吸翠霞而夭矯"的松樹,把根托在懸崖絕壁的隙縫,身子扭得像盤龍柱子,在半空展開枝葉,像是和清風白雲遊戲。望著這滿眼的青翠、媚人的風姿,大家無不精神抖擻。

  乾隆雖已56歲,卻興趣盎然,健步走在前面。再往前走,兩旁怪石嶙峋,細紋密佈,好像碎爛的樣子,但觸之卻十分堅硬。

  乾隆突來靈感,向紀曉嵐等人說:「朕有一聯:'泰山石稀爛挺硬',爾等試對下聯?」劉墉、紀曉嵐、和珅幾人思考良久,卻一時想不出。劉墉、和珅等見紀曉嵐沉默無語,心想,這一回怎麼連紀才子也給難倒了?

  過了一會兒,他們幾人登上了中天門,回首四望,風煙萬里,黃河如帶,大家卻被這壯麗的河山景色迷住了。紀曉嵐忽然高聲大叫:「對上了!對上了!啟奏皇上,為臣已有了下聯!」

  「噢?你說說看。」乾隆轉過來頭來看著紀曉嵐。

  紀曉嵐神采飛揚地答道:「臣對得是:黃河水翻滾冰涼!」

  「嗨——好!好!」乾隆略一思忖,微笑著連連點頭。劉墉、和珅等人聽了,也自愧不如紀曉嵐。

  十幾位年老的大臣們趕上來後,一起行至五松亭。這裡有松樹五株,據《史記》載,秦始皇上泰山,中途遇到暴雨,避于松樹之下,因而封這裡松樹為"五大夫松",原樹在明萬曆年間,被山上大水沖去。眼前的五株,為清雍正八年補植,卻也長得繁茂異常,氣勢雄偉,風濤陣陣,饒有情趣。

  再往前走,就是險路十八盤了。每盤有石階二百蹬,宛如登天雲梯。乾隆由人攙扶在前,紀曉嵐、劉石庵、和珅緊隨其後。一幫老臣又落在了後面。一個個氣喘噓噓,水汗淋漓。

  過了朝陽洞,來到了對松山,兩面奇峰對峙,滿山奇形怪狀的古松,虯翠陰靄,人到這裡,儼然進入畫卷之中。紀曉嵐站在皇上身旁,看著滿山秀色,聽著山間的潺潺水聲和陣陣松濤,讚不絕口。乾隆帝令人取出筆墨,揮筆在岩壁上題寫"岱宗絕佳處"五個大字。

  一陣頌贊過後,乾隆帝由侍從攙扶著,繼續沿盤道攀登,和珅、紀曉嵐、劉墉等絡繹跟隨。攀至盤道盡處,一座高大的石門巍然屹立,橫額上的三個大字赫然在目:摩天閣。

  「南天門!」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