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海瑞 | 上頁 下頁 |
七 |
|
明中期,會考設正主考和副主考各1人及同考2人。正主考由翰林出身的大學士擔任,副主考由翰林院或詹事府的長官擔任。任同考的20人中,12人是翰林,另科、部官各4人。按慣例,會試的提調官由禮部官員擔任。會試設監試官2人,由監察禦史擔任。這樣高層次的官員參加會考工作,說明會考在當時社會中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會考通過者被稱為進士,進士還要參加殿試。考試內容為一道時務策,即評點時事的議論文,要求「惟務直述,限一千字以上」。殿試不實行淘汰,只是排出名次。前三名的名次由皇帝親自定奪,即狀元、榜眼、探花,歸入一甲,稱之為「進士及第」。一甲進士直接授官,二、三甲(第四名及以後名次的進士)到京師各衙門觀政(實習),然後授官。明代文官的主要來源,「進士為一途,舉貢等為一途,吏員等為一途,所謂三途並用也」,其中,進士得官為最高。 得了狀元,直接授予六品官,榜眼、探花,也可得到正七品官,排名在最後的進士,授官時也可得到正八品的官。難怪會考會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考了進士就可以做官,並且可以做比較大的官。通過科考,朝廷確實發現並選拔了不少才華橫溢的能人。但這幹部選拔作用體制的缺陷也很明顯,一些出了名的貪官,如嚴蒿,也是進士出身,說明這一體制不能有效地評價人的品德。明代後期,科考、辦學都陷於混亂,科舉制已不起什麼積極作用,這是後話。 不管怎麼說,在海瑞那一時期,參加會考是一條更為直接的做官途徑。海瑞對會考本身也沒有什麼異議,並積極地參加,以圖實現自身發展更宏偉的目標。 可惜,兩次會考,均未成功。最終,他放棄了繼續參加會考的念頭,說:「成才的路很多,何必非要在科舉這一條路上撞死呢?」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