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海瑞 | 上頁 下頁 |
五 |
|
§聖賢再世 一般人入郡庠求學,目的都在參加科舉考試,圖個中舉做官,因此學習總是點到而已,不求深入。海瑞當然也想做官。但他更覺得要通過自己的真才實學做官,憑自己的能力謀職。他把郡庠當成了學習知識,認識社會,掌握本領的極好時機。他時時關心時局的變化,經常邀好友縱論天下大事。在求學問、學知識的同時,他更關心的是學做人。他多次坦露自己的人生態度:「現在我們在這裡攻讀學問,固然是要參加科考以求功名。但做人不能只靠背誦書本上的警句,而是要學習聖賢的真諦。因此,要真正鑽進去,細細品味出聖賢所說的道理,才能學有所成。孔子從沒有對身著布衣舊袍而感到不好意思,孟子對所謂的大人物一貫不屑一顧,伯夷敢於否定聖賢的話,這些精神才是我們應該認真學習的(原文是:今之為學者,決狀元進士于科第,人恒壯之。此學奚自而來哉?聖賢以認真誨人,其說務在方策,惟宜潛心玩味而踴躍於諷誦。時舉仲由之不恥溫袍,孟子之藐大人,伯夷之敢於非聖,服之心胸,往來不軒,或者充養有機耳)。」 海瑞為人坦蕩,待人誠懇,不媚俗、不趨炎的特殊品格已開始形成。他給自己取了個「字」,叫剛峰,其意在於剛直不阿,寧折不彎。他在權貴或惡勢力面前,決不低頭,但對待百姓,海瑞則一直十分尊重。 他認為,聖賢之所以偉大,在於他們做事總是以他人為重,而從不把自己放在前面。 有一段時間,海瑞和督學林公的兒子同學,兩個年輕人同歲,非常要好,經常同睡同起,同吃同行,每天一起去拜見林公夫婦。那時海瑞不到20歲,但說話時總那麼正兒八經、引經據典,每每外出,總要事先稟報。因此,林公非常喜歡他。經過多年的刻苦攻讀,海瑞已能寫得一手好文章。一次,林公偶然看到他的文章,頓時刮目相看,大為欣賞。聽到人們誇海瑞是一個正人君子,林公更是高興,於是多次褒獎海瑞。 一日,一個婦女來告狀,說海瑞做事不地道,欠她的錢不還。林公立即召來海瑞查問緣由。海瑞並沒有為自己多加申辯,只是告訴林公,該婦女的丈夫去世不久,心裡痛苦,值得同情。事後,海瑞到處張羅,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對象,幫助這個寡婦重新組織起家庭,還為他們提供了不少銀兩。林公看到這些,更是對海瑞倍加敬重。一直在尋機讓海瑞出來做官。後來,林公的兒子林鵬終於為海瑞謀到一個官職,這是後話。 督學蔡公也非常欣賞海瑞的才華。蔡公在瓊州搞過一次會考,試題為「不曰白乎」等二句,不少人參加了考試。蔡公拿到海瑞的試卷,不覺眼睛一亮,立即將這份試卷留下帶在身邊,不時拿出讀上一遍,真是愛不釋卷。後打聽到海瑞竟是個無任何官階的平民,不由感歎到「此所謂涅而不淄者乎」,沒想到這世道還真有堅持操守、不為世風所亂的人。 海瑞幾個叔伯都做了官,這對他無疑產生了重要影響。海瑞自幼關心時事,經常和朋友一起探討執政之道,他經常憧憬能有機會一展宏圖。但海瑞的自命不凡,孤傲顛狂,又時時對他的仕途形成障礙。他的這一性格與郡庠的治學要求產生了矛盾。在郡庠,教師講授時不得自由發揮,「務要依先聖先賢格言教誨後進,使之成材,以務作用。敢有妄生異議,乖其良心者,誅其本身,全家遷發化外」。對生員文字的要求,則必須做到「只用散文,不許為四六」,「敢有肆為怪誕,不遵舊式者,提學官即行革退」。可見,朝廷對學校的教學組織活動和生員的學習控制相當嚴厲。朝廷所要培養的,是俯首貼耳的官吏,不希望這些幹部有太多的所謂獨立見解。海瑞卻總是批評時政,認為辦事最關鍵的是遵循孔孟的教誨。這肯定不得上司的喜歡。這恐怕是他在很長時間內一直得不到賞識和重用的重要原因。30多歲了,他還沒有找到有效的為國盡忠之路,多次趕考,一再落榜,不免有些失落。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