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韓愈 | 上頁 下頁 |
一八 |
|
§第八章 官拜禦史權責重 觸怒權臣貶陽山 貞元十九年,韓愈不知何故被解職。儘管有弟子上門求教,可每日賦閑在家,韓愈憂心忡忡。 當時德宗寵信李實,三月二十四日官拜京兆尹,有「許人薦引,不次拜官」的大權。於是有朋友給韓愈出主意,去結交李實,求李實為韓愈在皇上面前美言幾句。 求仕心切,韓愈于四月份修書一封,自稱「前守博士」,稱頌李實「赤心事上」、「憂國如家」,又說什麼「今年已不來雨者,百有餘日,種不入土,野無青草,而盜賊不敢起,穀價不敢貴,非閣下條理鎮服,布宣天子之威德,其何能及此」。 李實讀此信後大悅,不久果然在皇上面前說了韓愈幾句好話,果不其然,韓愈得以官復原職。 俗話說:春雨貴如油。而這一年,京畿附近的雨比黃金還珍貴,從一入春,就滴雨未落,一眨眼,三個多月過去了,土地乾旱得裂開一道道縫隙,在炎炎的烈日下,幾乎都要冒出煙來。 京城和附近幾縣的百姓眼巴巴地企盼天降大雨,滋潤一下乾裂的土地。然而天不遂人願,時進七月,旱情絲毫沒有減輕。 為減少京城的壓力,德宗下詔暫停辦吏部銓選與禮部貢舉。詔命發出,韓愈認為此舉大不妥當,一日入朝,上奏皇上道: 「今年雖旱,去歲卻是豐收,一般店家必有儲蓄,舉人都帶著費用,以有易無,並無弊害。如果停辦舉選,一來引起人心驚慌,二來使士人失業。」 翰林待詔王叔文出列奏道:「啟奏陛下,今年春夏大旱,京畿附近旱情嚴重,長安百姓衣食尚不足,如何供應得起千萬人衣食。詔命不可改。」 「嗯。」德宗沉吟了一會兒,道:「災情嚴重,吏部銓選與禮部貢舉暫停舉辦,此事就不再議了。眾位愛卿若沒有事要奏,今天就退朝吧。」 出得朝來,韓愈一人走著,心裡還想著今年的旱情,天旱得厲害,寸草不生,百姓何以為食呢?想到這兒,他長歎了口氣。 「韓大人沉思什麼呢?」 韓愈一驚,回頭看去,原來是王叔文正一臉笑容地從身後走來。 「王大人。」韓愈冷冷地招呼。 「韓兄不會因為今天的事而計較小弟吧。」王叔文的話裡帶著明顯的討好意味。 「哪裡,哪裡。」韓愈正色道,「你我都是一心事上,為黎民百姓著想。只是彼此政見不同,又怎麼能計較於你。」 「韓兄如此說來,倒是小弟多心了。」王叔文笑道。 「王大人若是無事,韓愈就先行一步了。」說完,韓愈加快了步子,走開了。 說實話,韓愈一點不喜歡王叔文這個人,他並不是科舉出身,也不知通過什麼手段擠入仕途,而又野心勃勃地想在仕途上有所作為。 他與翰林學士韋執誼深受太子李誦的信任,於是暗地裡拉幫結派,時稱王韋集團。韓愈一向痛恨那些出於個人目的而大耍政治手腕的人,自然不會喜歡王韋集團。而王叔文幾次有意結納於他,都被他冷冷地拒絕了。 就在韓愈潛心教書、從事儒家學說的宣傳時,噩耗傳來,遠在宣城的侄兒老成因病而死,時年三十。 聽得噩耗,韓愈欲哭無淚。自從汴州叔侄相聚一場,二人已有六年未曾相見。這些日子他還總想著一旦有機會就回宣城去探望侄兒,不料心願未成,老成已英年而逝。 兒時兩個人在一起嬉戲、讀書時的情景一遍遍地在腦海裡回味;冥然靜坐,耳旁忽然傳來那熟悉的喊聲:「四叔!」他循聲看去,卻空蕩蕩的,什麼也沒有。不知不覺中,淚水已悄悄地爬上了他的臉頰。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在痛失侄兒的傷痛中,韓愈含淚寫了《祭十二郎文》,以寄哀思。 世事難料,韓愈還未從喪失侄兒的悲痛中解脫出來,幸運女神卻悄悄地降臨了。 由於禦史中丞李汶大力向皇上推薦,韓愈與柳宗元、劉禹錫被任命為監察禦史,官階正八品上,權利責任都不小,負責糾舉百官,巡按州縣,視察訟案和整肅朝儀。 柳宗元一向有「行仁義裨教化」的信念,自藍田縣調回京師任監察禦史裡行後,王叔文、韋執誼等人全力拉攏,又說了不少迎合他理想抱負的慷慨之言,因此,回京後不久他加入了王韋集團。 對此,韓愈很不以為然。 幾次與柳宗元、劉禹錫(也是王韋集團之人)談及國事,他都毫不忌諱地痛駡王叔文是「乘時偷國柄」 的小人,弄得柳宗元、劉禹錫二人很是尷尬,心裡頗為不滿。 但三人畢竟是同僚,而且彼此在當時的文壇都有一定的地位,惺惺相惜,彼此以文章相賞,所以儘管政治立場不同,但三個人的交情甚厚。在商討國事的閒暇,談談詩文,倒也不失樂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