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韓愈 | 上頁 下頁
一一


  「我來念。」張籍興致勃勃地拿起詩稿:

  「昔年因讀李白杜甫詩,
  長恨二人不相從。
  吾與東野生並世,
  如何複躡二子蹤?
  東野不得官,白首誇龍鍾。
  韓子稍奸黠,自慚青蒿倚長松。
  低頭拜東野,願得始終如駏蟄。
  吾願身為雲,東野變為龍。
  四方上下逐東野,
  雖有離別何由逢。」

  「好詩,好詩。」眾人交口稱讚。

  「好個雲龍相從,退之,」孟郊頗為感動地拉住韓愈的手,「人生何處不相逢,他年定得重聚首。這首詩我就收下了。」

  不久,老成也離開了韓家,回到了在宣城的故居,叔侄再次分離。

  貞元十五年正月,董晉患病,臥床不起。府中的事務主要由陸長源負責。沒多長時間,有人從府中傳出消息,說董晉病入膏肓,將不久于人世。一時間,府中上下人心惶惶,許多人心裡都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

  果然,一進二月,董晉的病癒發沉重。二月中旬的一天,他終於一命歸西。

  董晉死後,他的兒子扶柩離汴,準備回歸故里洛陽。作為觀察推官,而且又受董晉生前知遇之恩,韓愈認為自己有義務護喪。因此他告別了愛妻和尚在繈褓中的女兒,護喪西行,前往洛陽。

  這天,他們來到偃師縣西,已是暮色時分,大家決定在此歇息一夜,明晨繼續趕路。

  來到一家客棧,他們安頓好靈柩,點了些飯菜。

  一路勞頓,每個人都又渴又餓,飯菜一端上來,熱氣騰騰的,香氣撲鼻。顧不上客氣,幾個人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吃著吃著,旁邊一張桌上兩個人的談話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聽說了嗎,汴州又發生了兵變。」一個人極為神秘地說。

  「真的?」另一個人有點兒不信任他。

  「那還有假。我的兄弟是衙門裡的。這年頭,兵荒馬亂的,節度使大人們只顧自己擴展地盤,壓根兒不顧及百姓的死活」

  韓愈的心懸了起來,他起身走到那兩個人面前,開口道:

  「請問這位老伯剛才可是說汴州發生兵變?」

  「你是誰?」其中一人用懷疑的眼光看著他。

  「這位老伯,我有家人住在汴州。剛才聽你們說到汴州兵亂,心中牽掛才來討問。」韓愈的語氣裡帶著焦灼。

  「噢,」那個人臉色溫和了許多,顯然被韓愈的話打動了,「汴州確實發生了兵變,聽說死了很多人。但具體情況,我也不太清楚了。」

  「多謝老伯。」韓愈的心亂亂的,走回自己的飯桌,無心繼續吃下去。

  「汴州真的兵變了嗎?」董晉的兒子問道。

  「是吧。」韓愈心不在焉。

  「我父親屍骨未寒,那些人已開始了權勢之爭。這回百姓又要受苦了。韓兄,你的家人都還平安嗎?」他關切地問。

  「匆匆離家,難以預料。」韓愈心情格外的沉重,愛妻那姣好的面容、溫柔的眼神,在他眼前浮現。嬌女那清脆的笑聲、可愛的舉動,撥動了他的心弦。

  這一夜,他輾轉反側,無法成眠。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的快樂的情景一次次在他眼前浮動,一閉上眼,就似乎聽到女兒的啼哭聲,他後悔自己沒把妻兒一同帶出來,如今置於險地,生死未蔔。

  既悔又憂的心情折磨著他,在一年以後的日子,他寫了一首《此日是可惜》,詩中以敘事的手法對當時的心情做了描述:

  「暮宿偃師西,徒展轉在床。夜聞汴州亂,繞壁行恓徨。我時留妻子,倉卒不及將。相見不復期,零落甘所丁。嬌女未絕乳,念之不能忘。忽如在我所,耳苦聞啼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