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成吉思汗 | 上頁 下頁
九七


  公元1216年,金國的一位名叫蒲鮮萬奴的將領,利用局勢的大混亂在滿洲南部(女真人的故土)建立了一個王國,他按中原的方式給他的王國取國號為「東夏」。為了得到成吉思汗的支持,蒲鮮萬奴向成吉思汗派去一名使臣。這位使臣前往河中(或阿富汗)謁見了成吉思汗。但是,蒙古人不能容忍這位敵對種族的後裔長期存在,所以,大約在公元1224年至1227年間,「東夏」就從地圖上逐漸消失了。

  金王在作最大的努力抵抗蒙古軍的進攻。但比這種抵抗更使成吉思汗憤怒的是唐兀惕,即人們所說的西夏的叛離。

  如前文所述,唐兀惕人是一個類似西藏人的已部分中原化了的民族,他們的文字甚至是根據漢字創造出來的。兩個世紀以來,他們一直佔據著中國的甘肅省以及鄂爾多斯和賀蘭山草原。成吉思汗曾多次征討西夏,迫使西夏王於公元1209年向他稱臣。這種關係要求,一旦發生戰爭,附庸必須向君主提供軍隊。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準備西征花刺子模帝國蘇丹時,遣使通知後兀惕王派軍隊協助西征。他遣使致語唐兀惕王說:「汝曾答應為朕之右手。今朕與撒兒塔兀勒(指花刺子模)關係已破裂,朕將征討之。汝其為朕之右手而行乎!」

  但是,當時的唐兀惕王似乎已受到一位強有力的大臣的控制。這位大臣名叫阿沙敢不,他十分憎惡蒙古人。聽了蒙古使節所傳達的成吉思汗的話後,不等其主子開口,阿沙敢不就對成吉思汗的要求作了最傲慢的回答,他說:「成吉思汗既無足夠之力量從事其欲行之征戰,何以稱汗乎?」

  阿沙敢不以傲慢自負的態度迫使唐兀惕王拒絕發兵幫助成吉思汗西征。

  在這種時候,西夏拒絕出兵,這深深地刺傷了成吉思汗的自尊心。對於這種傲慢行為,他成吉思汗沒有加以原諒的習慣。但是,當時,西征花刺子模的計劃已經確定,一切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如果在這個時候立即發動懲罰唐兀惕人的戰爭,勢必會打亂既定之部署。因此,唐兀惕問題只好留待以後解決。這次不解決,下次必定解決。成吉思汗本人已確定了這一點。他說:「若獲長生天之佑護,得以牢握金勒凱旋,屆時必向彼唐兀惕報仇!」

  現在,他已牢握金勒凱旋了,花刺子模帝國已被他徹底摧毀。向西夏復仇的時候到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