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成吉思汗 | 上頁 下頁 |
七三 |
|
§第五十七章 者別由蒙古侵入帕米爾 同畏兀兒一起統治中亞的還有哈刺契丹人,即「黑契丹人」。 黑契丹人是與蒙古族有親緣關係的契丹人的一個分支。契丹人於公元936年至公元1122年建立政權於北京,他們在那裡被徹底中國化了。後來的哈刺契丹國的創建者被金王從北京趕了出來,於公元1128年來到天山以西尋求出路。在天山以西,「七河流域」(即謝米列奇耶),居民中部分是異教徒,部分是聶斯脫利派基督教徒,部分是穆斯林(喀什噶爾,葉爾羌以及和田等地區的居民則一律是穆斯林)。後來的哈刺契丹國的締造者所受的是中國文化的教育,但他來到天山以西以後,卻使這裡的居民承認了他的權力。他在這裡建立了哈刺契丹帝國,國王稱古兒汗,八刺撒渾是其首都。八刺撒澤在今伏龍芝市一側,橫跨垂河。該帝國建立於公元1128年,滅於公元1211年。 在成吉思汗即將征服中原北部之時,哈刺契丹帝國正經歷災難性的動盪時期。原來,乃蠻王國為成吉思汗所滅以後,乃蠻國王位繼承人古出魯克逃到了哈刺契丹。哈刺契丹的末代君主耶律直魯古於1208年接納了他。耶律直魯古不但收容了這個落魄王子,而且還讓他做了自己的女婿。但是,古出魯克卻於公元1211年反叛耶律直魯古,把他抓了起來,篡奪了王位。然而,這個突厥人,這個阿爾泰山地區遊牧人的後裔,並沒有任何能力和經驗統治伊塞克湖地區已經部分定居的突厥人,沒有任何能力統治喀什噶爾地區的安居樂業的農民。為了強迫喀什噶爾綠洲地區的人民服從他的權力,他在兩三年中派軍隊有系統地摧毀了這一地區的農田。正像所有的乃蠻人一樣,古出魯克半是薩滿教徒,半是聶斯脫利派基督教徒。他所娶的哈刺契丹國公主是一個佛教徒。古出魯克競肆無忌憚地摧殘該地區大多數人信奉的伊斯蘭教。他甚至派人折磨和田地區的伊瑪目首領。這樣,他就在他的新臣民中間失去了人心。當時,他又同令人生畏的蒙古人發生了衝突。 而這一衝突,恰恰又是他挑起的。 在哈刺契丹的原有附庸中,有兩位突厥首領,一個名叫阿兒思蘭提哈刺魯人之王。哈刺魯人居住在七河流域即謝米列奇耶地區。另一個首領名叫布紮爾,是阿力麻裡(「蘋果園之國」)的國王,住在伊犁河流域固爾劄(伊寧)附近。公元1211年,就像其鄰居畏兀兒人一樣,這兩位國王察覺到了大風吹來的方向,於是轉而向成吉思汗致意。由大將忽必來率領的一支蒙古軍出現在謝米列奇耶北部,這一事件使阿兒思蘭下定了決心。他立即在忽必來的陪同下親自前往蒙古去拜見成吉思汗,向成吉思汗表示臣從之意。至於布紮爾,他也派兒子前往蒙古向成吉思汗表示臣服。對於這種叛離行為,如果古出魯克裝做沒看見,如果他設法使成吉思汗忘掉自己,那將對他是很有利的。但是,他沒能做到這一點。一他仍然極端仇視蒙古人。他既沒有忘記在納忽山戰役中蒙古人殺害了他的父親,也沒有忘記蒙古人殺死了他的部分屬民。於是,他首先拿阿力麻裡國王布紮爾洩憤。一天,布紮爾正在打獵,古出魯克突然把他抓住並殺害了。但是,古出魯克並未能佔領阿力麻裡國,因為布紮爾的遺孀成功地保衛了自己的王國。布紮爾的兒子速格納黑請求成吉思汗出兵相助。 佔據東突厥斯坦大部分地區的哈刺契丹帝國落人了乃蠻部(蒙古族的敵對民族)的最後一位王子、成吉思汗個人的敵人之手,對於這一事件,成吉思汗在1211年顯然是不會持贊許態度的。古出魯克殺害阿力麻裡國王布紮爾一事更使成吉思汗忍無可忍,加速了懲罰之日的到來。 成吉思汗派他手下行動最敏捷迅速的將領者別去為他復仇。「者別」是成吉思汗為這位將領取的綽號,意即「箭」。當時是公元1218年。者別的進軍路線在哪裡?他是從哪個角度發動攻擊的?我們無法知道。我們甚至無從知道古出魯克當時是在什麼地方遭到致命打擊的。不過,我們仍可以說,者別率領的蒙古騎兵似乎是從畏兀兒地面,越過天山進入古出魯克統治的地盤的。當時在天山以西,在伊犁河上游固爾紮附近,蒙古騎兵擁有一個活動據點。在這個繁榮的「蘋果園之國」,在阿力麻裡新國王、已忠實臣從於成吉思汗的速格納黑身邊,蒙古騎兵可以自由自在地恢復體力。 從那裡出發,他們只須順伊犁河而下就可以進入寬廣的略有起伏的伊犁河平原(在這個平原上,有一些小沙丘,沙丘上生長著蘆葦、草和榆樹叢),從而進入七河流域(或日謝米列奇耶地區)。七河流域水源豐富,農田灌溉渠縱橫密佈,盛產糧食、亞麻、大麻、時鮮蔬菜和水果。在其他地方,人們就像懼怕天上降下的災星一樣懼怕這些令人生畏的蒙古軍隊。然而,這裡的居民卻把蒙古軍隊當作救星一樣歡迎,因為他們受盡了古出魯克的殘酷壓迫。在位於伊塞克湖以西的前哈刺契丹諸古兒汗居住的首都八刺撒渾,情形也是如此。蒙古軍隊一到,八刺撒渾的居民未作任何抵抗就向他們打開了大門。這座城市所在地到處是肥田沃土,簡直使蒙古軍隊著了迷。所以蒙古人稱這個城市為「美麗的城市」。 那麼古出魯克呢?長期以來,他一直在向蒙古人挑釁,可等到蒙古人一來,他卻又逃之夭夭了。在蒙古軍隊的突然襲擊面前,他嚇得驚惶失措,甚至不想努力保衛喀什噶爾就聞聲而逃。喀什噶爾的居民都是穆斯林,他們對古出魯克恨之入骨。古出魯克逃出喀什噶爾,潛人穆恩塔山脈一側的崇山峻嶺中。穆恩塔山脈高峰海拔高達7860米,俯臨帕米爾高原附近地區。他之所以逃入穆思塔群山,是想進入「世界屋脊」帕米爾避難。但是,蒙古騎兵卻跟蹤而來,緊追不捨,就像跟蹤獵物一樣。在這裡,山崖峭拔,險人刀削,幽谷曠野,渺無人煙,空氣稀薄,萬籟俱寂。山下是亞高山草地,山上是危危乎高聳的巨大冰川。蒙古騎兵馳過山口,繞過懸崖,來到冰川腳下,然後繼續其令人難以置信的跟蹤追擊。惶惶然如喪家之犬的古出魯克好容易爬上海拔3000米的撒裡黑山谷,蒙古騎兵的前鋒就追上了他,當即請他飲刀。 當初古出魯克後腳剛邁出喀什噶爾,蒙古騎兵前腳就踏進了這個城市。機智的者別反古出魯克之道而行之,下令禁止部隊進行任何劫掠。蒙古軍隊是有嚴格紀律的軍隊,者別的這一命令當然也就得到了不折不扣的執行。者別幹得更漂亮的是,他公開宣佈取消古出魯克採取的一切摧殘伊斯蘭教的措施,明確地允許穆斯林從事其宗教活動。因此,就像在葉爾羌以及和田一樣,喀什噶爾的居民(絕大多數是穆斯林)都十分歡迎蒙古人的到來,就像歡迎救世主降臨一樣。喀什噶爾的農民們同蒙古軍隊攜手合作,殺戮了龜縮在家裡的古出魯克的士兵。 短短的幾個星期中,者別就征服了整個前哈刺契丹帝國,征服了整個東突厥斯坦。成吉思汗擔心他的這名大將會因取得如此赫赫戰功而驕傲從而滋生叛離之心,所以他派人去警告者別,不可學克列亦惕部之王汗、乃蠻部之塔陽汗以及古出魯克那樣驕傲自大,並說驕傲自大已使以上三人相繼敗亡。成吉思汗此舉可說是不瞭解者別的為人。者別對其主人成吉思汗是忠誠不渝的。他拼死戰鬥並不是想為自己建立一個王國,而是要以另外的方式彌補自己過去給成吉思汗造成的傷害。讀者定還記得,在沒有歸順成吉思汗以前,者別曾射傷過成吉思汗的戰馬,一匹出色的白口栗色戰馬,一匹成吉思汗愛如珍寶的戰馬。成吉思汗把他這位過去的敵人提拔到了大將的地位,可見成吉思汗並沒有記恨者別過去的過錯。但者別卻始終為自己過去的過錯感到內疚,因此,他在征服了東突厥斯坦以後,急忙徵用了1000匹白口栗色戰馬,即一千匹同他過去射傷的那匹戰馬一樣出色的戰馬,獻給了他的皇上。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