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成吉思汗 | 上頁 下頁 |
一一 |
|
§第三章 成吉思汗的童年 據佩裡奧特在1939年進行的研究,也速該和河額侖夫人的長子、後來的成吉思汗,誕生於公元1167年(豬年)。當時,他家居住在斡難河右岸迭裡溫孛勒答合(「李勒答合」是孤山之意)上。嬰兒初出母胎時,右手緊握著一血塊大如石。在訶額侖臨產前夕,也速該在一次對塔塔兒人的戰鬥中俘獲了塔塔兒部的一名頭目,這個頭目名叫鐵木真兀格。為了紀念這一戰功,也這該就給兒子取名鐵木真。從這一名字的詞源來說,突厥一蒙古文詞根「鐵木兒」是「鐵」的意思,以此來把「鐵木真」解釋成「鐵匠」之意,從發音上來說是正確的。這偶然的巧合表明,此人後來之成為「世界征服者」要歸功於其父母早已確定他將成為鐵人,從而使他後來承擔起了鍛造一個新亞洲的使命。也速該把阿禿兒和訶額侖夫人繼生下鐵木真以後,又生了三個兒子,他們是:拙赤合撒兒、合赤溫、帖木格。「帖木格」這個名字的字面含義是「家庭王子」,即幼子之意。此外,也速該夫婦還生有一女,名日帖木侖。也速該同其別妻速赤吉勒(據佩裡奧特在1941年所作的考證,也速該的另一個妻子可能名為速赤吉勒)生有二子,一日別克帖兒,一日別勒古台。 關於成吉思汗的體格相貌特徵,編年史作者們沒有作足夠的記載。他們只指出,成吉思汗幼時「目中有火,面上有光」。這可能是遠祖之光,因為以前光之精靈曾使成吉思汗的祖先阿蘭豁阿懷孕。鐵木真年及弱冠之時,已長成一表人才:身材高大,四肢發達,前額寬闊,長鬍鬚(至少比一般蒙古人的鬍鬚要長),「貓兒眼」。他的一雙「貓兒眼」,即灰綠色眼睛曾使一些評論家甚為驚訝。這位後來的成吉思汗是否像喀什噶爾農民一樣屬突厥化了的雅利安人種?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很熟悉,貓的眼睛是黃褐色的。再說,蒙古古代詩人十分肯定他們的這位英雄的家譜,因此,人們不能懷疑他的直系尊親屬于阿爾泰語系人。 蒙古的青年訂婚是很早的。也速該把阿禿兒為鐵木真尋求未婚妻時,鐵木真才滿9歲(因此鐵木真訂婚是在元公1176年)。也速該把阿禿兒打算到他的夫人河額侖的娘家去為鐵木真尋求未婚妻。河額侖的娘家是翁吉刺惕部落下屬之斡勒忽油兀惕氏族人。斡勒忽湘兀惕人遊牧于捕魚兒湖一帶。也速該父子二人行至扯克徹兒山與赤忽兒吉山之間,遇著住在此地的翁吉刺惕部的另一位首領德薛禪。赫尼施教授曾考證,此二山即今之阿爾丹一諾木山和杜蘭豁拉山,位於兀兒失溫河西畔闊連湖與捕魚兒湖之間。見也速該父子前來,德薛禪便詢問道:「汝二人來此何干?」 「欲往翁吉刺惕部為吾子尋女來。」也速該連忙答道。 「汝之此子,」對這父子來此之目的甚感興趣的德薛禪說,「其目有燁,其面有光。也速該吾友,吾昨夜得一夢,煞是奇異。吾夢得一白海青鳥攜日月從天而降,飛落吾之手上立定。此乃吉兆乎。今汝子來至吾前,恰是應驗。吾夢已主汝等乞顏氏人必來,真乃福音也。」 德薛禪真不愧為是德薛禪(「薛禪」即智者之意),真是慧眼獨具。翁吉刺惕部素來以多美女而聞名。不過,從政治角度來看,翁吉刺惕部卻是一個二等部落,它無法同作為王室部落的乞顏氏部落相比肩。所以,當王室部落裡的人來到翁吉刺惕部落擇女時(異族通婚是當時的傳統),翁吉刺人自然感到受寵若驚,喜出望外。德薛禪當時對也速該說的一番話至少可以表明這一點。他說:「人皆誇敝部有美貌之女,嬌媚之甥。然吾等向未據此與他國相爭也。一俟貴部新汗登基,吾等即將花容之女,乘以巨車黑駝,送往貴部,使居於後妃之位焉。」 這一番話似乎可以表明,在異族通婚方面,孛兒只斤氏同翁吉刺惕人之間是彼此配合默契的。 德薛禪當時說這一番話的目的在於弓咄自己的最後建議。果然,他最後說:「也這該吾友,請屈駕進吾家一談。吾有小女,已自長成,汝其觀之乎廣也速該即隨主人走進厚厚的毯子搭成的毯帳。他們在帳中間坐下,也速該坐於客位,德薛禪坐於其旁,家中主婦及其兒女坐於後。在德薛禪的兒女中,有一女名叫孛兒帖,想必她已明白來客之意了。」孛兒帖「即灰藍色之意。也速該膘了一眼孛兒帖,心中暗喜。的確,孛兒帖非常美麗,嬌小年紀,已饒有丰韻。史家甚至用上文描寫鐵木真的話語來形容孛兒帖其貌,說她也」其面有光,其目有燁「,並且附帶補充說,她已十歲,長鐵木真一庚。 也速該父子二人當夜便就宿于德薛禪家。第二天早上,也速該合乎禮儀地為子求婚于德薛禪。然而,德薛禪是一個審慎而有心計的人。他知道,在這種場合,既不能賣關子讓對方一再要求,也不應該過早地首肯。他明白「多求而與之則崇之,少求而與之則賤之」的道理。至少,雖然蒙古人習慣於早婚,但孛兒帖畢竟還是一個小姑娘。但德薛禪也認為,女子之命,雖生於母家,然終不可老於生身之門。經過這一番反復權衡考慮之後,他提出了一個折衷的等待的辦法。他說:『妝之所求,敢不應允。吾同意將小女嫁與汝家。然須先留汝子於吾家為婿。」 這個「為婿」,是指作為未來的女婿,甚至可以說是指作為「見習女婿」。也速該同意了這一提議。但他也向德薛禪提出了一個要求,這一要求竟是關於後來堂堂成吉思汗的要求,所以我們不禁對也速該提出的要求感到有點吃驚。當時也速該對成吉思汗說:「諾。可留吾子於汝家。然吾子自幼懼狗,望勿令狗驚之!」 這裡,筆者要為年輕的鐵木真辯護幾句。不要忘記,他雖已是未婚夫,但他畢竟還只有9歲!另一方面,蒙古的狗,體格碩大,黑毛豎立,極為可怖。據勒裡希報道說,10年前,在庫倫市,一些野狗曾攻擊行人,甚至攻擊騎馬的人。有一天夜裡,野狗竟然咬死了一名哨兵,盡食之而去。 也速該在提出這一要求並得到對方保證以後,就把兒子留在德薛禪家,上馬離開此地而去。途經扯克徹兒山附近赤刺克額兒草原時,他碰到塔塔兒人正在黃草遍地的草原上設帳陳筵。上文說過,據赫尼施考證,扯克徹兒山即今之杜蘭豁拉山,位於捕魚兒湖與克魯倫河注人闊連湖之河口之間。當時,也速該正覺饑渴,遂入筵求飲。他生性粗豪,無防人之心,早已把塔塔兒人對他家的仇恨忘於九霄雲外。但塔塔兒人卻認出了他:來者乃也速該乞顏也。在以前數次戰鬥中,也速該曾大掠塔塔兒人。今日命運把他送到了塔塔兒人營地。復仇雪恨的機會就在眼前,於是塔塔兒人佯作歡迎,暗下毒藥于馬奶酒中。這是一種慢性毒藥,飲下之時並不立即生效,須隔一段時間才能發作。也速該酒酣起身告辭,跨馬回家。他行至半途,漸覺腹中隱隱作痛,三天后剛一到家,藥性愈烈。這時也速該才明白已受人毒害。醫療無效,病勢已無可挽回。勇士也速該性命垂危,眼見一時不如一時,自知死期將近,便氣息微微地問道:「誰在吾側?」 「蒙力克吾兒,」垂死者也速該臨終囑託他道,「汝且聽著,吾之諸子尚幼,汝其扶助之。吾領子往彼聘女,歸途中為塔塔兒人所毒。此時吾腹痛甚劇……吾死之後,吾之子侄幼弟,妻室及其姊妹諸人,將落何境焉?吾行將氣絕……蒙力克吾兒,速往彼領吾子鐵木真來!」言訖,氣絕而歿。 「奴才在,也速該老爺。」族中晃豁塔惕部察刺合老人之子蒙力克應聲答道。 也速該悲劇性的死亡,他臨終催人淚下的托孤之言,以及他臨終前對親人命運的憂慮,所有這一切,構成了鐵木真、後來的成吉思汗生命奏鳴曲的悲愴的第一樂章。蒙古史家在記載這段歷史時所流露出的激動與同情,至今仍使讀者的心得以共鳴。這位後來的世界征服者在開始人生旅途時,條件是何等險惡!蒙古森林和草原人們的粗野風俗,充滿陷阱、背叛、劫掠和屠殺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中,人身之被搶掠就像白鹿與野驢之被追殺一樣頻繁和野蠻。這就是筆者在前面已經敘述過的,此時為鐵木真開始踏人生活時所面臨的形勢。我們從一些作品中已經見過當年美洲草原上披頭散髮的野蠻人互相殘殺搶掠的情景,幼失父恃,九歲即孤的鐵木真此時此刻正處於這樣的嚴酷的社會之中。 據佩裡奧特的推算,此時是公元1176年。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