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白居易 | 上頁 下頁 |
二二 |
|
他觀賞了這個羽色絢麗而且能言的鳥,深深同情鸚鵡的遭遇,儘管它巧於辭令,卻永遠也脫離不了籠檻的生活。詩人由此聯想到自己寫了一首小詩,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和渴望自由的心情: 安南遠進紅鸚鵡,色似桃花語似人。 文章辨慧皆如此,籠檻何年出得身? 八月初,白居易抵達襄陽。襄陽是個大都,與樊城隔江對峙。漢江從西南流向東北,沿江山巒起伏,形勢雄峻。詩人在二十二三歲時,曾隨父在這裡生活了約兩年時間,一切對他來說都十分熟悉。所以他說: 「舊遊都似夢,乍到忽如歸。」他特意跑到住過的東郭宅去看一下,卻物在人非了,「東郭蓬蒿宅,荒涼今屬誰?故知多零落,閭井亦遷移。獨有秋江水,煙波似舊時!」他不禁慨歎人事變幻大快了。 白居易在襄陽停留的幾天,特別想念元稹,寫過《寄微之三首》,感情真摯。例如第二首雲: 君遊襄陽日,我在長安住。 今君在通州,我過襄陽去。 襄陽九裡郭,樓雉連雲樹。 顧此稍依依,是君舊遊處。 蒼茫蒹葭水,中有潯陽路。 此去更相思,江西少親故。 在襄陽稍事休息以後,白居易便棄馬登舟,順漢水而下江陵。為了趕路,他晝夜兼程:「煙淡月濛濛,舟行夜色中。江鋪滿槽水,帆展半檣風。」然而天氣卻不遂人意:「江雲暗悠悠,江風冷颼颼,夜雨滴船背,夜浪打船頭。」當白居易在郢州停舟登陸時,聽說洛陽發生了變亂。主要還是李師道為了策應吳元濟發動的。當時吳元濟的兵臨近洛陽東郊,留守呂元膺把防禦兵調至伊闕屯紮。李師道利用留守院潛伏叛軍數十百人,預定要縱兵搶掠,焚燒宮闕,以動搖人心。 因有人告發,留守呂元膺處置果斷,未釀成事故。白居易《登郢州白雪樓》詩雲: 白雪樓中一望鄉,青山簇簇水茫茫。 朝來渡口逢京使,說道煙塵近洛陽。 他所說的「煙塵近洛陽」即指這次變亂而言。郢州的白雪樓,得名已久。樓在鐘祥縣城西,建於絕壁之上,下臨漢江。因此勢高拔,宜於遠眺,過路之人,無不登臨一望。 路經鄂州,因友人設宴,白居易第一次登上了黃鶴樓。宴罷,共同憑欄遠望。龜山、鸚鵡州、頭陀寺盡收眼底,引發思緒茫茫。一時快慰,豈能排除難忘之憂:「總是平生未行處,醉來堪賞醒堪愁。」 白居易的船離開鄂州,便在長江裡航行了。江面寬闊,水勢平穩。無風時,瀏覽兩岸景色,也頗為愜意;有風時,船不得行走,靠岸避之,白居易只得到岸上走走,以打發煩悶: 虎蹋青泥稠似印,風吹白浪大於山。 且愁江郡何時到,敢望京都幾歲還? 白居易還未到江州,就想到回長安去,說明詩人未甘心退出政治舞臺。在船上,他寫的《放言五首》 組詩最能反映當時他的思想活動。 初冬時節,白居易經過長途跋涉,終於到達潯陽(古縣名,治所在今九江市)城外。白居易作過翰林學士、天子的近臣,而且詩名滿天下,自然非一般司馬可比。再者,這種貶謫往往是臨時性的,隨時都可能入朝再居高位。地方上的刺史、縣令對這種貶謫官,大都不願或不敢要求過多,有時反而給予一定的禮遇。 白居易到達江州的時候,江州刺史便率領府內人員出郭相迎來了,對崔使君的禮遇,詩人深為感動: 潯陽欲到思無窮,庾亮樓南湓江東。 樹木凋疏山雨後,人家低濕水煙中。 菰蔣餧馬行無力,蘆荻編房臥有風。 遙見朱輪未出郭,相迎勞動使君公。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