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白居易 | 上頁 下頁
一九


  春天大旱,秋天早霜,使得麥苗未秀而黃死,稻禾未秀而青幹,自然災害固然是農村凋敝、田家貧困的原因之一,然而詩人的揭示並不停留在這一層上,而是更深入地探究了農民饑寒交迫的主要根源——統治階級的「急斂暴征」,正是這個原因造成了農民「典桑賣地」,傾家蕩產,正是那些「虐人害物」的官吏「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才造成了農民的衣食無著。更為可恨的是:那個偽善的皇帝,在有人疏奏災情之後,才假惺惺地表示一番惻隱之心:「白麻紙上書德音,京畿盡放今年稅」;而地方官卻為了考課取得好成績,對農民進行嚴酷的敲剝,因而遲遲地不把免稅的詔書露布出去,一直等到「二家租稅九家畢」

  的時候,裡胥才把敕免的牒榜張貼出去。致使京畿廣大災民,空頭承受皇上免稅之恩。詩人嚴正地、激憤地揭露抨擊了統治階級的殘暴,斥責他們是一班吃人肉的豺狼。

  《賣炭翁》「苦宮市也。」所謂「宮市」,就是皇宮裡派人到宮外集市上去購買宮中所需要的各種物品。根據史書記載,「宮市」制度起源于唐玄宗天寶年間,這時「宮中市外間物,令官吏主之,隨給其直」,到唐德宗貞元以後,便派宦官為使,「率用直百錢物買人直數千物,多以紅紫染故衣,敗繒,尺寸裂而給之,仍索進奉門及腳價錢」,可以看出他們「買」物超其所值,而付給對方的卻是一些沒用的舊衣物、碎布頭,卻反收其他一些錢,甚至把東西拿走,卻不給一點報酬,所以每當宮中派人出來買東西時,一些買賣的人家避之唯恐不及,紛紛撤市關門,不敢露面。可以看出,這根本不是買東西,而是強搶。韓愈曾一針見血地道出它的實質:「名為宮市,而實奪之。」而賣灰翁就是無數被掠奪者中的一個: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疋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這位可憐的老漢,在南山中辛苦打柴並燒成了炭,弄得滿臉都是塵灰,變成了煙火的顏色,鬢角的頭髮都白了,雙手被炭弄得漆黑。在下了一夜大雪之後,駕起牛車,拖上一車木炭,忍著饑餓,冒著嚴寒,趕到市南門外,等待著買主。因剛下過一場大雪,雪後的寒冷可想而知。在這種天氣裡,身上衣著單薄的老人卻希望天氣再冷一些,好讓這車炭賣個好價錢,也好買件禦寒的衣服,再吃一頓飽飯,也好維護一家老小的生活。不料卻過來兩個騎馬的人,一個是「黃衣使者」(就是宦官),一個是「白衫兒」(流氓無賴),兩人兇神惡煞般地把千斤重的一車木炭強行拉進宮去,只拿出來半匹的紅紗和丈余的綾羅,把它系在牛頭上只當是付這車炭錢了。這位老人辛辛苦苦地勞動了許多天的成果,就落得了這麼一點不能吃不能穿的東西,這與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張膽地搶劫有什麼區別?簡直是強盜。現在看來搶東西的是宦官和仗勢幫兇的無賴,可是那罪魁禍首就是皇帝。這首詩批判的矛頭就是指皇帝——最大的強盜。

  《秦吉了》是一首哀痛冤民的詩。詩中這樣說:

  「昨日長爪鳶,今朝大嘴鳥,鳶捎乳燕一窠覆,鳥啄母雞雙眼枯。雞號墜地燕掠去,然後拾卵攫其雛。」

  事情發生以後,鳳凰高高在上,一無所知;秦吉了熟視無睹,尸位素餐,燕與母雞陷入有冤無處訴的絕境。在這首詩裡,比喻比較貼切:以大嘴鳥、長爪鳶比喻殘害人民的貪官污吏、奸臣權貴;乳燕、母雞、雞蛋均比喻身受傷害欺淩而無處告狀的勞動人民;

  會說話的秦吉了比喻應當負責上報、直言不諱的諫官侍臣;百鳥之王的鳳凰比喻國君。這是當時黑暗社會的一個縮影。

  《新豐折臂翁》「戒邊功也」。在這裡的「邊功」

  原是指開疆拓土之功勞。白居易在這首詩裡所要戒的「邊功」,是指對邊疆少數民族的侵略行為,警戒邊關守將不要為了邀功請賞而無緣無故地挑起邊疆戰火。

  詩中詠的是天寶末年,宰相楊國忠為了討好喜好武功的唐玄宗以鞏固自己的地位,先後徵集了29多萬人去侵略雲南的白族人民,結果全軍覆沒,無一生還。

  楊國忠在強征壯丁時,怕壯丁半途逃走,便給他們帶上木枷。詩中所敘的這位斷臂老人,就是在他年青的時候,為躲避這種慘無人道的兵役,夜裡偷偷地用大石鎚把手臂打斷。詩人做這首詩時,老人已89多歲了,但他「終不悔,且喜老身今獨在。不然當時瀘水頭,身死魂飛骨不收」。這時正值西南的邊將,又想挑起邊釁。詩人本著懲前毖後的思想,借新豐折臂翁自殘保命的往事,警戒邊將不要窮兵黷武,希望皇上要三思,不要輕易用兵,陷民生於戰亂之中,招致人民的怨恨,危及封建王朝的統治。

  《新樂府》反映的問題相當廣泛,包括了政治、經濟、文化、國防、風俗等等,的確體現了「為臣、為民、為物、為事」的特點。比起李紳、元稹的「樂府新題」的思想要深刻得多,所以白居易頗有自得之意。他說:

  一篇長恨有風情,十首秦吟近正聲。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間富貴應無分,身後文章合有名。
  莫怪氣粗言語大,新排十五卷詩成。

  本詩有兩段詩人的自注,值得注意。在「每被老元偷格律」句下有注釋說:「元九向江陵日,嘗以拙詩一軸贈行,自後格變。」這就意味著元稹到達江陵以後,寫詩風格的改變,是受白居易詩作的影響。在「苦教短李伏歌行」句下注釋道:「李二十常自負歌行,近見予樂府五十首,默然心服。」這完全是可能的,就其思想內容來說,元稹、李紳的詩作略遜一籌。

  但從藝術形象來說,似乎不夠生動,大有「以文為詩」的味道。當然,這不能不說是《新樂府》的弱點。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