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白居易 | 上頁 下頁


  白居易的家人回到了下邽故里,因為他當時還沒有力量在長安租賃較大的住宅。故里的小村名金氏村,門前往南百步就是渭河,那裡恰好是一個渡口,名叫蔡渡。從長安到蔡渡,大約是百里之遙,他常常乘船回家,很方便。他曾作過一篇《汛渭賦》,表達出他對目前生活的滿意。

  白居易兩登科第,再出任校書郎,他的交遊漸廣,結識的友人也越來越多。當時在蘭台同為校書郎的有元稹、王起、崔玄亮、呂靈等。此外還有老友元宗簡、樊宗師。新結識的有李建、劉禹錫、柳宗元、李伸等人。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人。唐代宗大曆十四年(公元779年)生於長安靖安坊。8歲,喪父。15歲,以明兩經擢第。善寫詩,當時頗為著名。

  他對詩歌發展的認識,與白居易基本上是一致的。這和他倆後來交往密切引為同道是極有關係的。貞元十九年三月,考中判拔萃科第四等,這時他才與白居易相識,並一見如故。

  自從步入政界,進入官場,詩人也看到了社會的陰暗面。皇帝昏庸無能,宦官專橫跋扈,政治污濁黑暗,官場相互傾軋;上流社會驕奢淫逸、揮霍無度,下層人民艱苦勞累、流離失所這一切的一切,使詩人迷惘了。面對著「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社會現狀,白居易在內心深處產生了歸隱的念頭。他希望回避這種令人厭惡的氣氛,但這對於白居易來說是走不通的。因為當時的現實生活給他安排的道路只有一條:沿著仕宦的路途一直走下去。

  公元896年,唐憲宗李純即位,建元元和。在中唐時期的幾個昏庸皇帝中,李純還算是有作為的一個了。他看到政治腐敗,皇權也在衰落,決心革新政治。為了廣攬人才,元和元年,舉行了制舉考試。這時的白居易因校書郎任期屆滿而閑賦著。為了參加制舉考試,他和好友元稹一起住在上都華陽觀中,為考試作準備。白居易有詩紀之雲:「季夏中氣候,煩暑自此收。蕭颯同雨天,蟬聲暮啾啾。永崇裡巷靜,華陽觀院幽。」白居易與元稹共同研究時事,作詩理論,互相有所啟迪。這一段生活,對兩人的思想、友誼都有所增進和提高。為了準備答好皇帝的策問,白居易和元稹在華陽觀中「閉戶累月,揣摩當代之事,構成策目七十五萬」。後來,詩人把這些文章編成四卷,這就是有名的《策林》。在《策林》裡,白居易陳述了自己「酌人言、察人情,而後行為致」的政治主張;對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刑法、吏治、風俗等各個方面,都闡述了自己的意見。

  唐時的制科,是由皇帝特別下詔召集某些知名之士舉行考試的科目。制科考試的日期和項目都是臨時決定的,考生考取後可以得到較高的官職,這是專門網羅所謂非常人才的一種手段。而制科考試最主要的項目是試策,所謂「策」,就是回答皇帝的「問」。皇帝所問的當然都是當前的時政問題,藉以發現考生處理問題的才幹。

  這年的四月,白居易和元稹參加了「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的策試。試題問道:「自禍階漏壞,兵宿中原,生人困竭,耗其太半,農戰非古,衣食罕儲,念茲疲甿,遠乖富庶,督耕植之業,而人無戀本之心;

  峻榷酤之科,而下有重斂之困。舉何方而可以複其盛?

  用何道而可以濟其艱?既往之失,何者宜懲?將來之虞,何者當戒?」對於這些問題,白居易早已胸有成竹,他回答說:「人民饑貧是由於賦稅太重,賦稅重是由於連年征戰,而連年征戰的原因是由於邊禍不斷。邊禍不斷的最終原因是朝政的荒頹。要改變這些首先必須懲治那些貪官污吏,使政局清正。同時減免苛稅使人民安居樂業,這樣社會才能安定。國家才能由衰轉盛。」白居易的對策,揭示了社會動亂和疲弊的根源。但由於說話過於直率,觸痛了當權者,結果中了個第四等(也就是乙等,唐代制科,無第一、二等),被任命為周至縣尉。

  白居易29歲進士及第,31歲試「書判拔萃科」及第,35歲又應制舉及第,這就是他後來常常引為自慰的「三登甲乙第」和「六命三登科」,這也是他博取功名、步入仕途的經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