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卓別林 | 上頁 下頁
三三


  談話結束後,黃昏來臨。甘地盤腿坐在地板上,與他的隨員圍成一圈,虔誠地進行禱告。卓別林心想,這是多麼矛盾呀,這位非常講求實際的人,具有那麼精明的法律眼光,那麼深奧的政治現實感,但這一切又仿佛消失在這一片喃喃頌贊之聲中了。

  《城市之光》在倫敦西區首映相當成功。雖然那天暴雨如注,交通不便,但倫敦的觀眾爭相先睹為快,冒雨前往。影院座無虛席,邱吉爾、肖伯納等名人高士蒞臨首映式。卓別林是第一次在自己的國家出席自己的影片首映,心情非常激動。他與肖伯納並肩坐在樓座前排,觀眾們紛紛向大文豪和喜劇大師不停地鼓掌示意。他倆只好一同站起來鞠躬,這又引起了觀眾們的歡笑。

  肖伯納看了卓別林這部自編、自導、自演、自己作曲、自己指揮、自己製片的電影,稱讚他是「電影界獨一無二的才子」。有些評論家則評論喜劇和悲劇達到高度融合的《城市之光》,不僅在卓別林的創作道路上,同時在世界電影藝術發展史上,都是一座卓越的歷史豐碑。

  首映後舉行了晚宴,邱吉爾先生即席演說了幾句。他說:「勳爵們,女士們,先生們,我要為一個人祝酒。這個人從前出生在泰晤士河對面(即貧民區),後來贏得了全世界的喜愛,這個人就是查理·卓別林。」卓別林沒料到邱吉爾先生會說這幾句話,他一時感到有點惶恐。

  暌別10年,卓別林感到倫敦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1921年他回來那次,還看到倫敦有不少窮困的人們流落街頭,一些白髮銀鬢的老人和流浪漢睡在泰晤士河的堤岸邊。但是這次,當他漫步在泰晤士河畔時,那些老人都不見了,睡在那兒的流浪漢沒有了;街上秩序井然,商店貨物充足,孩子們衣著整潔乾淨。在麥克唐納首相接見時,他高興地向首相談到了這一點。

  他去探望了老朋友正在寫作《貨幣分析》的威爾斯;應邀會見了後來即位為英國國王的約克公爵。然後他去法國,看望退休定居在著名休養旅遊勝地尼斯的兄長雪尼夫婦。轉道巴黎時,他專門到女神劇場去了一趟,當年他曾隨倫敦卡爾諾劇團在那演出。這次蘭開夏劇團又在那兒演出,傑克遜老人已是八旬老翁。他們聊起往事,老人感慨萬千:「查理,你小時候給我的印象最深。你的性情是那麼柔順,現在呢,真沒想到呀!」

  著名德國作家,曾為拿破崙、巴爾紮克等寫下巨帙傳記的路德維希,拍給卓別林一份電報。說他十分欣賞《城市之光》,很想同卓別林見一面。於是,卓別林到法國南部,去與路德維希討論如何寫傳記,談論什麼景色、藝術品最美?如美國佛羅里達海灘的日落,還是意大利佛羅倫薩夜色中的珀修斯塑像……

  他遊歷了音樂之都維也納、水城威尼斯;然後應約回巴黎會見曾任法國總理的白裡安先生、詩人諾阿耶女伯爵等人,並在他們的陪同下去愛麗舍宮,接受了法國政府授予的榮譽軍團勳位。

  他第二次訪問柏林,受到熱烈、盛大的歡迎,德國政府招待他,派年輕的約克女伯爵作陪同,四處參觀。在參觀德國故宮之地波茨坦,是德國廢帝威廉二世的堂弟陪同解說。在富爾默博士家中,他會見了德國一些藝術界和戲劇界的代表人物。

  重友情的卓別林沒有忘記愛因斯坦夫婦的邀約,他專門去到那一套樸素的小公寓,拜訪看望他所崇敬的科學家。他看到愛因斯坦家裡鋪的是破舊的地毯,起居室又兼用餐室;家具中最貴重的是一架黑漆鋼琴,也就是愛因斯坦博士在琴蓋上寫出關於四維空間的歷史性草稿的那架鋼琴。他記起愛因斯坦夫人1926年曾說過的;博士雖然握有洛克菲勒基金會提供的100多萬美元,但是他從來沒有動用過它。

  科學家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和他們生活的清貧所形成的巨大反差,以及他們對金錢、物質的坦然態度,給了卓別林終身難忘的印象……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還常常猜想愛因斯坦博士那架具有歷史意義的鋼琴的下落,擔心它被可惡的納粹黨徒和法西斯軍人當柴禾燒了……

  卓別林由德國回到英國,在會見了威爾士親王、俄羅斯籍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夏裡亞平之後,他雇了一輛車去曼徹斯特。中途,他特意在斯特拉特福市停留。

  晚飯後,他特意步行去尋找莎士比亞故居。夜色已濃,四下漆黑。走著走著他出自本能拐了一個彎,沿著一條街走過去;又本能地在一所房子外停下腳步,掏出火柴擦燃一根,微弱的火光照亮了房外的一塊牌子,上寫「莎士比亞故居」。卓別林深為自己驚奇,他想,也許自己也有詩人的靈感,這樣才與偉大的詩人、劇作家 的靈感相冥合。

  翌日早晨,斯特拉特福市市長弗勞爾爵士到旅館看望卓別林,親自領他去參觀莎翁故居。卓別林對莎翁劇作創作的人物,是有自己的看法的。他認為出生在鄉鎮、當過劇場雜役和演員的莎翁,會多寫些普通人物,可他劇作中多數人物形象都是些王公貴族。

  結束了在英國北部的旅行,他突然收到道格拉斯從位於阿爾卑斯山脈的瑞士拍來的電報。於是,卓別林把雪尼也一同邀去度假。其實,卓別林花那麼多時間遍游歐洲名勝,一方面是拍攝《城市之光》消耗頗大需要休息,另一方面是產生了失去目標的感覺。雖然《城市之光》的成功如此巨大,賺的錢超過當時任何一部有聲影片的收入。但是,他已看到和承認有聲電影在創造人物形象上比無聲片更有前景。他擔心自己已經落伍於時代,幾分沮喪的情緒老是揮之不去。

  有時,當滿座高朋離去,或是他獨對大海、雪山、教堂、牧場,他也曾考慮過是否拍它一部有聲電影。但常常是這個念頭一冒出來,就難受得不知何去何從!因為他擔心它永遠達不到他無聲片的藝術標準。跟朋友閒聊時,有人覺察到他的矛盾心理,提議他不妨讓流浪漢開口。卓別林認為,只要流浪漢一開口,他就會變成另一個人,因為這個定了型的人物,他脫胎的模子和他的那身破爛裝束,都與他的不說話分不開了。

  他延長假期,正是與這個矛盾心理分不開有關。然而,渴求工作的內心深處,卻有個聲音一直在催促這個藝術家「快回好萊塢去吧,開始你的工作,才能拋開這煩惱!」

  雪尼陪著他到意大利威尼斯,登船送他半程去日本。他之所以要經過亞洲返美,是因為他看了一本談日本文化、戲劇的書,這引起了他的興趣。

  1932年1月,他們乘坐一首日本輪船,遊覽了埃及、開羅、突尼斯、卡薩布蘭卡等北非幾個城市。穿過蘇伊士運河,經過紅海、印度洋,抵達美麗的新加坡。一到那,卓別林就感到進入了「中國楊柳青圖畫盆子上描繪的氣氛」中:

  海岸邊長著氣根垂地的榕樹,遊藝園中中國演員在耍雜技。他們看了一出連演3晚的京劇,卓別林說:「扮演王子的15歲姑娘,歌唱時真有遏雲裂帛的嗓音。第3天晚上,演到了全劇的高潮。有時你不懂得一國的語言反而對你更好,我從來不曾像看到那最後一幕的感動之深,也從來不曾聽過那種很不諧同的樂調:如泣如訴的絲弦,雷聲震響般的銅鑼,再有那充軍發配的年輕王子,最後退場時用尖厲沙啞的聲音唱出了一個淒涼絕望的人的無限悲哀。」

  從新加坡起程,他們到了熱帶島國印度尼西亞。卓別林看到當時巴厘島上的婦女上身都不像後來著衣,而是裹著美麗的圍裙、袒露著胸部,頭上頂著盛著水果的竹籃,如風擺楊柳。他們還在巴厘島觀看欣賞了優美的印尼民族舞蹈、音樂,參觀了風格獨特的廟宇。

  卓別林從雅加達起航抵達中國上海。在這座位於中國東海岸的大都市里,他應邀觀看了由中國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主演的京劇。他為欣賞到這門古老的戲劇感到高興,更為梅蘭芳先生的男扮女裝的表演形式深感驚訝。他驚歎梅先生那優美的身段、靈巧的動作和嫵媚的神態,簡直比女演員還要女性化。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