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卓別林 | 上頁 下頁 |
二五 |
|
瑪麗在尋找女友告訴她的一個娛樂沙龍時,在那座樓下敲開一扇門,意外地碰見了若旺與他母親。並且發現若旺臂上帶著黑袖圈,這才知道若旺一年前未能踐約的原因。此時他們母子也來到巴黎租住在這兒,靠若旺繪畫謀生,只是家境已不如前。若旺要瑪麗為他作模特…… 瑪麗的女友帶了一本社交新聞刊物給她看,那上面載有比埃爾將與某小姐結婚的預告消息……瑪麗怒問比埃爾,比埃爾不置可否。瑪麗怒將比埃爾送給她的金項鍊扔到樓下,比埃爾仍吹奏他的單簧管。瑪麗忍不住跑下樓從一個流浪漢手上要回項鍊,比埃爾則暗自大笑……瑪麗來到若旺家中,發現了若旺為她畫的像並非今日交際花的她,而是過去清新、健康、質樸的她…… 若旺仍不能忘懷瑪麗,哪怕在赴訪其寓所,發現女僕在她臥室打開衣櫥時掉落了一個男人的襯衣硬領。他勸說瑪麗放棄交際花的生活跟他成家。瑪麗也對聲色犬馬、恣意行樂心生厭意,願重修舊好。若旺母親極力勸阻兒子,又單獨去見瑪麗,反對她跟若旺結婚。 瑪麗又回到紙醉金迷的寄生蟲生活中,若旺來勸她回到他身邊。瑪麗拒絕了他,若旺感到絕望。後來他買了一支手槍,跟隨瑪麗和比埃爾來到一個娛樂場,最後徵詢瑪麗的意見。結果瑪麗仍然拒絕,若旺便當著她和很多人的面開槍自盡,瑪麗悲痛欲絕,連比埃爾也急著叫人搶救…… 若旺的母親頭罩黑紗,手持兒子遺下的槍,來到瑪麗的住宅準備報仇,可是不遇瑪麗。她回到自己家裡,卻見瑪麗正跪在若旺遺體旁悲泣…… 又是一年後,瑪麗的女友們坐車在鄉下旅行,談論著瑪麗不知到哪兒去了。就在汽車過處不遠的民居中,褪盡豔妝、回歸質樸的瑪麗,與若旺的母親在一起辦了一個幼稚園。她在為天真純潔的孩子們服務…… 1923年10月,此片一出,大受電影界專家、學者和一些鑒賞能力強的觀眾的熱烈歡迎與好評。它是第一部以描寫心理為主的電影,細膩的心理描寫非常成功。如,當瑪麗的女友拿著社交新聞的刊物,告訴她比埃爾的風流消息時;她只是冷冷的接過刊物,只瞟一眼就若無其事地放在一邊,接著點燃一隻煙來掩飾所受到的刺激。她笑嘻嘻地把女友送到門口道別後,趕快回來找出那本刊物,情緒衝動地仔細看那條消息……再如,一個按摩女在為瑪麗服務時,對其女友的喋喋不休、飛短流長,由開始的漠然聽之,到偶一瞥眼嫌之,到緊皺眉頭厭之,到最後的怒氣惱之。 卓別林的過人才華,在片中高超的省略手法和微妙的暗示中,表現得令人折服。雖然省略手法當時已有導演用過,但誰也沒有他用得那麼新與好,並成了其後導演們借鑒的典範。如瑪麗乘火車去巴黎,依卓別林當時的力量調動不了一列火車甚至是法國火車,他就用一串移動的車廂燈光,投射在售票處、站台和瑪麗身上,取而代之。一個無意中從衣櫥裡掉下來的襯衣硬領,就暗示了一種生活方式:一個未婚女人與一個男人同居著。一個渾身裹著白綢的女人,在一群衣冠楚楚的男女面前緩緩轉動身體,然而鏡頭搖開了。紳士們臉上的表情,由道貌岸然到興奮、最後衝動。這種暗示與省略相結合的畫面構圖,向觀眾提示了一場脫衣舞的情節,揭露了半上流社會社交圈的內幕。 卓別林就是這樣對社會環境和人物性格作出深刻分析的。在此片中,不論好人壞人,都各有真實的性格。法國導演克萊爾曾評說:「這部電影證明了卓別林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作家。到處都表現出他的才能,他創造了每一個人物……這是一次革命,……這部影片我看過十幾遍,我一直讚賞各個場面的適當處理、他們之間的緊密聯繫和自然的發展。他們每次總是使你受到感動,每次的方式又總是不同的。我們可以預見到每一個細節。可是它們的人情味是發掘不盡的。」美國電影藝術家約翰·霍華德·勞遜評說:「這部影片的驚人場面和對攝影機的出色運用,使它有資格被稱為先鋒影片,它預告了將在以後的40年中使用的思想和技術。」「恐怕任何別的影片都沒有對電影詞匯作出如此多的貢獻。」卓別林本人這樣說:「電影的目的就是把我們帶到美的王國,這個目的只有在緊緊地沿著真實的道路前進時才能達到。只有現實主義才能使群眾信服。」 第十三章 《淘金記》讓影迷死在窗前 《尋子遇仙記》和《巴黎一婦人》的成功,並未使卓別林沾沾自喜、坐享其成。朋友們和影迷們又是那麼熱烈地盼望他主演下一部片子,而他在息影了一段時間後,也決定為聯美公司拍攝一部笑片。並且是由自己主演,標準是比《尋子遇仙記》藝術品味更高,更有震撼力。 他集中思想、精力,尋找題材與主題,構思劇情與人物。心中不斷地催促和激勵自己「下一部影片一定要拍成一首史詩!一首最偉大的史詩!」 可這談何容易,因為就是從1924、1925年開始的3、4年間,美國的電影觀眾人數出現了銳減現象。這是因為電影院大量建築後,使電影企業採用承包制形式建立合作的輪映體系,和強制影院購買標準化的影片拷貝。他們一方面想以這種方式賺錢,需要有創造性的影片;但因投資巨大又不敢相信新的作品,不太信任在創作上敢於創新的劇作家,擔心一旦影片演砸產生連鎖反應,導致大面積虧本。也就是1925年前後起,電影劇作家在製片業中的地位日漸重要,電影劇本開始有了較為固定的形式。電影劇作家的收入較高,但它仍受著製片商的苛刻限制,難以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能在好萊塢走運的藝術家,都是靠放棄自己的特色,屈從標準化與商業要求,否則就被環境拋棄。 相對來說,卓別林在電影這一行中還是占了優勢的。他既自己編劇自己主演又自己導演,製片廠也是自己的,控制了影片的全部生產過程,享有了創作自由,可以少受別人的鉗制。然而,喜劇影片要拍出史詩性難度頗巨,他每天冥思苦想,一個多月過去了,什麼主題、情節也想不出來。 一個週末,卓別林又應邀去道格拉斯·範朋克家裡休憩。星期天早晨用過早餐後,卓別林閑來無事,在客廳裡翻看立體風景照片。那疊照片中有幾張,是美國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克朗代克河流域風景。這兩處在19世紀下葉都發現了金礦,一時淘金者聞風而至,趨之若鶩。照片裡有一張拍的正是一長列勘探金礦的人們,攀登一處冰凍的山巒,越過一個雪山口。照片背面的文字,說的是當年這些人怎樣在冰天雪地環境中克服困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