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卓別林 | 上頁 下頁 |
一五 |
|
第八章 電影界的打工皇帝 那年底,卓別林與埃山奈影片公司的合同未到期,就有許多公司以優厚條件邀他加盟。這些公司的總部、辦事處一般都設在紐約。1916年1月雪尼就到紐約去處理這些事情,最後與當時最強大的獨立製片公司之一的互助影片公司達成協議。 卓別林赴紐約之前,他敬佩的莫逆之交、著名演員納特·古德溫忠告他: 「你已經取得很大的成功,將來的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知道怎樣待人接物……有許多成名的演員都犯了這個錯,那就是:他們喜歡出頭露面,好聽人家稱讚,這只會毀滅了他們在觀眾心目中的形象。」 動身之前,卓別林給雪尼拍了一個電報,告訴自己動身和抵達的時間,然後上了開往紐約的火車。這是一列慢車,經過幾個州、市,5天才能到達終點。火車駛進德克薩斯州的阿馬裡洛站時,卓別林臉上抹著肥皂沫在刮臉。一群人在車停穩後沖進車廂大喊大叫:「他在哪兒?」「查理·卓別林在哪兒?」「我就是,有什麼事?」他應聲答道,這一下麻煩來了:「我們代表德克薩斯州阿馬裡洛市市長和所有崇拜您的觀眾,請您下去和我們一起喝點冷飲,吃點點心。」 卓別林被這突如其來的「崇拜」嚇呆了:「我不能……瞧我這樣子。」 「沒關係,沒關係,查理,只要穿一件晨衣就行了。走,這就去跟大家見見面吧。」 他趕快擦了臉,也不再刮剩了一半的鬍子,一面扣衣扣一面下車去。 站台上旗幟、橫幅飄揚,人群歡暢,市長儘量提高著嗓門致詞:「卓別林先生,我謹代表阿馬裡洛全體崇拜您的人……」歡呼聲一再打斷他的開場白,人群把卓別林與市長擠到了火車旁邊,警察們過來「營救」;「快退,退後點!」好不容易才回到原地,市長用一個湯匙敲著桌子示意大家安靜,然後繼續發表演說:「卓別林先生,您的德克薩斯州阿馬裡洛市的朋友們,為了表示他們感謝您帶給他們的一切快樂,請您跟我們一塊吃點三明治,喝點可口可樂。」 卓別林只好站在桌子上,對擁擠的影迷表示感謝,說畢生不會忘記此事云云。 原來,他的電報當時要通過阿馬裡洛、堪薩斯城、芝加哥中轉到紐約。各地郵電局的電報生把這消息透露給了各地的報館,各報館又把這消息公開給了各地的讀者。 卓別林激動地回到車上,又興奮和發愁地接到幾份電報:「歡迎,查理,我們堪薩斯城居民恭候大駕。」「已備下轎車,供您抵達芝加哥轉車之用。」 「可否下榻布萊克斯通旅館?」 火車駛進堪薩斯城,鐵道兩邊的人們向他揮舞著帽子,站台上警察對水泄不通的人群束手無策。這回他只有爬上車頂去感謝影迷們。更多的電報飛來,邀請他參觀學校、工廠、劇院、市政廳……從堪薩斯城到芝加哥,鐵路沿線人越來越多。到站後,人們在出口處夾道相迎。他被領上轎車送到布萊克斯通旅館,稍事休息。又收到一份嚇人的電報,紐約警察局拍來的。仔細一看,原來是警察局長請他不要在中央火車站下車,那裡已人滿為患,提示他改在第125號街車站出站。 卓別林想,這個世界已經瘋狂了!如果演幾出胡打亂鬧的喜劇片就引起如此哄動,那麼也許不乏有人利用這種群體崇拜而招搖撞騙吧。他過去老想要人們注意自己,如今卻反而感到幾分困惑孤獨,覺得和群眾隔開了。 雪尼來接站,在轎車上壓低嗓門告訴查理:「自從你離開了洛杉磯,報館每天發佈新聞簡報。」他遞過一份報紙,黑體大字赫然入目「他已來到本市!」另一行是「查理在隱蔽中!」他輕聲告訴查理他已經和互助影片公司談妥,從1916年至1917年工作67周,每週報酬1萬元共67萬元。一俟體驗合格,簽署合同先付15萬元紅利。這是電影問世以來,演員第一次拿到這麼高的報酬。 簽署完合同的那天傍晚,卓別林漫步在紐約時報廣場。華燈初上,《紐約時報》大廈樓頂,電燈組成的字幕新聞閃耀在夜空中「卓別林與互助影片公司簽訂年薪67萬美元合同」。他聽人們驚奇地發出議論聲,已毫不激動,仿佛那是別人的新聞一樣。他奇怪一周內發生的事,使他的情感始終處在激動亢奮與不知所措中。現在呢,大廈上的燈光新聞、街頭報紙的照片、消息,在提醒他趁早離開這個花花世界,回洛杉磯去履行新的合同、開始新的工作。 互助影片公司在洛杉磯好萊塢中心區租了一個電影製片廠,派考爾菲爾德先生為代表處理日常事務,配合卓別林工作。卓別林組織了一個演員班子,在陽光和煦的1916年4月開始完成一部又一部喜劇片。那是他自認一生工作中最愉快的一段時間。 才27歲的他年輕力壯、無憂無慮,成就、金錢波湧浪疊般向他湧來。他年紀輕輕,從影僅兩年就能表現出電影演員、導演、編劇的優秀才能,獲得高度的成就與巨大的聲譽。這是因為他具備一個真正的藝術家的潛在素質,和為藝術獻身的精神,沒有那種暴發戶心理和短期行為。這樣,他在自滿意得的情緒剛起之時,就能不被一時的成功和名氣衝昏頭腦。 他曾談到,開始拍片時他只有一個願望,就是要迎合討好如此愛好他的影片的觀眾。他只要把自己知道一定有把握成功的那套,把那些准能引起他們感興趣和開心的笑料,供給他們就行了;即使那些笑料與人物真正應有的動作毫不相干,也不管…… 就在1916年夏天,《夏爾洛當救火員》上映的第二天,他本人感覺良好的時候;一個素未謀面的影迷給他寫了一封信,意思是以前觀眾是被他牽著鼻子走,最近是他被觀眾牽著鼻子走。這位觀眾坦言道:「我很擔心您會變成觀眾的奴隸……夏爾洛,觀眾是喜歡做奴隸的。」 這個意見對卓別林來說,不啻於潑了一盆冷水。他對自己冷靜地分析了一番,認識到編劇技巧要提高、發展,但不能純粹地投一般觀眾所好。每一個初具雛形的笑料,要將其發展成一部笑片,必須經過合理的歸納。如果笑料不合劇情發展的邏輯,那麼不管多麼討笑也不應採用。流浪漢不能一成不變的根據本能、圍繞衣食住行這些基本生活要求進行活動,隨著每一部新的笑片與觀眾見面,他的個性成分就應變得更複雜,並充滿了感情。而這樣某些打鬧動作就受到了限制,因為打鬧動作需要絕對符合人物心理。笑料和情節要按事物的邏輯順序緊密聯繫著展開,才能「包含著許多思想和新鮮玩意兒」。這樣,才能恰到好處給予觀眾真正期待的東西。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