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葉賽寧 | 上頁 下頁 |
二二 |
|
高爾基曾把葉賽甯同伊薩科夫斯基進行比較,從而認為葉賽寧的悲劇是必然的,因為葉賽寧未能理解城鄉「聯繫」的深遠意義,而伊薩科夫斯基則「很好地理解了城鄉『聯繫』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很好地看到了這一『聯繫』的過程並且由衷地感覺出日常生活中的奇跡」。①葉賽寧雖然也是屬革命詩人之列,雖然也歌頌革命新事物,也承認十月革命這一歷史事件的偉大正義性,但他未能擺脫同古老農村的聯繫,換句話說,依然留戀舊農村,為其受到「衝擊」而歎息。儘管如此,高爾基仍然認為葉賽寧屬俄羅斯大詩人的行列。高爾基在給查培根的信中談到葉賽甯時還寫道:「一個多麼純潔、多麼俄羅斯式的詩人啊!我覺得,他的詩作可以使許多人清醒起來,可以使許多人『醒悟過來』。」②針對某些批評家避而不談葉賽甯對蘇聯詩歌發展的影響和意義,高爾基於1929年曾明確指出:「你不能把謝爾蓋·葉賽寧從我們的現實中掩蓋或勾消的,他表現著許多萬人的呻吟和哀號,他是新與舊的不可調和的鬥爭的鮮明和戲劇性的標誌。」 ①《高爾基文集》,第30卷,第310頁。 ②《高爾基文學書簡》,下卷,第81頁。 可見,高爾基對葉賽寧及其詩歌作品,都不止一次地給予了深刻的分析,這些分析對於人們進一步理解葉賽寧其人及其創作道路,是十分珍貴和重要的。不過,從事隔半個多世紀的今天來看,葉賽寧及其詩歌創作、詩歌傳統、美學特點和影響,還大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第九章 詩人的美學內涵 1905年革命失敗後,俄羅斯詩壇出現了各種流派紛呈雜陳的局面,象徵主義、未來主義、頹廢主義詩歌大為氾濫。這些流派的詩歌藝術得到了貴族資產階級的承認和支持,因為它們在思想上起到了麻痹人的革命意志的作用。至少可以說,象徵主義詩歌運用的是唯美主義的語言,遠離生活;未來主義詩歌也往往是在玩弄新詞,做花樣翻新的文字遊戲;而諸如梅列日科夫斯基、古皮烏斯一類詩人的作品,常常是詞藻華麗、思想玄虛,有時帶有濃厚的神秘主義色彩和脂粉氣,即使在反映貴族資產階級醉生夢死的生活方面,也顯得矯揉造作、孤芳自賞。雖然他們中間也有堪稱藝術形式精美的作品,但終因脫離現實、想入非非又題材單調而走進了死胡同。在這種情況下,葉賽寧「闖進」了他們的文藝沙龍,「像耕牛跑進了客廳,受到驚奇的歡迎」(艾青語)。葉賽寧的詩打破了神秘主義籠罩下俄羅斯詩壇的死氣沉沉,帶來了清新的空氣和田園的芬芳。十月革命後,在誇誇其談的政治詩人和生雕硬琢的詩匠遍佈詩壇的時候,葉賽寧卻以其感情鮮明、真摯動人的抒情詩贏得了廣大讀者的讚賞,使其感動、激奮,受到鼓舞。 從古今中外的詩歌發展史來看,太平盛世的確會帶來詩歌的繁榮。 然而,偉大的事件、社會的震盪、革命的時代豈不更會產生偉大的詩人! 如果說馬雅可夫斯基是新時代的偉大無產階級革命詩人,那麼葉賽寧便是具有以偉大十月革命為分界線的新舊兩個時代的時代特徵的偉大抒情詩人。可惜的是,葉賽寧年僅30歲時便自殺了。《真理報》1925年12月30日寫道:「俄羅斯文壇可能因葉賽寧之死而失去了自己惟一真正的抒情詩人。」高爾基稱葉賽寧是「風格獨具,才華出眾,造詣極深的俄羅斯詩人」,認為他的詩「奔放灑脫、光彩奪目、真切感人」(《謝爾蓋·葉賽寧》)。當代著名詩人葉·維諾庫羅夫則把受群眾普遍愛戴的葉賽寧稱讚為俄羅斯「民族的靈魂」。① ①葉·維諾庫羅夫:《論據》第6頁,莫斯科,作家出版社,1984年。 然而,不能把葉賽寧的詩歌藝術機械地劃歸哪一種流派或學派。他的創作藝術,詩歌美學,歷來是蘇聯國內外批評界的重要研究課題,因為它,不知何故,總是能夠給人以啟示,仿佛是一個取之不盡的美學寶庫。我們不妨作一次嘗試性的探索,循著葉賽甯美學寶庫依稀可辨的路徑前進,領略和欣賞一下使他詩歌作品產生藝術魅力的神秘源泉。 1. 浪漫主義的熾烈激情 葉賽寧詩歌的藝術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于詩人內心的真摯感情,來自于詩人的坦誠: 剖開自己柔嫩的皮肉, 用感情的血液去撫慰人心。 (《做一個詩人……》,1925) 從這形象的詩句裡,又可以看出詩人的浪漫主義的熾烈激情。葉賽寧的一生是充滿了浪漫色彩的一生。他的詩歌創作也無不激情洋溢,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色彩。就連通常不能入詩的「隱私」他也寫得袒露,淋漓盡致,有時其藝術效果更顯示出抒情主人公的浪漫主義激情和熾烈鬥爭的矛盾心境。然而,近似於癡狂的肉體之愛並沒能使詩人精神上得到解脫,反而加重了痛苦的負擔,失望之余詩人猛醒: 我怎知道愛情原來是瘟疫, 我怎知道愛情原來是黑死症。 她擠眉弄眼地向我走來, 使我這個無賴神魂顛倒,欲罷不能。 (《唱吧,唱吧……》,1923) 葉賽寧注重的是浪漫主義激情的宣洩,以此揭示內心的真實感受和衝突。然而,這是一種非常痛苦和幻想破滅的調子。諸如此類的詩,看似平淡,卻蘊含著多少否定形式的激情!可以說,葉賽寧抒情詩的感染力,正是來自他的自我剖析,來自他袒露自己心靈深處的秘密。僅就組詩《一個無賴漢的自白》的篇名來說,讀者便可知這是詩人坦誠的自白,是詩人無情的自我否定。想想看,一個「無賴漢」竟然為自己樹碑立傳,將粗俗的「自白」當成高雅的詩篇公諸於世,這還不足以使那些只會高喊革命口號的人為之震驚?!其實,葉賽寧是通過玩世不恭的「無賴漢」這個表面形象意蘊著抒情主人公內心的痛苦和彷徨的。 組詩《一個無賴漢的自白》頗具挑逗性,形式上也不落陳套,而就實質來說,主要是反映了詩人內心的無限憂傷,甚至可以說是悲劇性的憂傷。他在「小酒館式的莫斯科」所度過的頹廢生活和當時的孤寂落寞情緒就反映在他的詩裡,這些詩必然會含有不健康的成分。但這樣的詩畢竟不是葉賽寧詩歌創作的主要方面。事實表明,《一個無賴漢的自白》不單純是若干首詩的集合,它是詩人大膽袒露的內心世界。這裡不僅有詩人的歎息、呻吟、憤懣和玩世不恭,同時也有詩人的善良願望、呼喊和籲求。透過詩人那不可排解的憂鬱和複雜的悲觀情緒,讀者可以捕捉到他嚮往未來和熱戀祖國的希望。遠離北國故鄉的抒情主人公,即使懷抱著波斯姑娘,心也「飛往」北方。這種思念故鄉而又被眼前的景色和美女所迷惑的感情衝突,無形中產生出一種張力,構成了真摯抒情的基礎。在這種時刻,抒情主人公那惆悵的心情也自然而然地寄託在俯拾皆是的種種令人傷感的景物中: 花園裡紅花楸的篝火在燃燒, 可它誰也溫暖不了。 …… 宛如樹木寂然掉落葉片。 我吐露憂傷的話語。 正如在其他詩行裡一樣,詩人賦予「篝火」、「落葉」以象徵的意旨,不僅限於主觀感情的表露。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