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耶穌 | 上頁 下頁


  第一章 時代背景

  1. 多災多難的猶太民族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詩篇》二十二1)地中海東岸的巴勒斯坦古稱為迦南(亦譯「客納罕」,這是中國天主教使用的漢語譯名,下同),這裡的土著居民稱為迦南人。大約在公元前20世紀的時候,有一個遊牧部族由北方進入迦南地。他們人數不多,文化也不如迦南人先進,但強悍好鬥,經過幾番較量之後,終於在迦南取得了立足之地。迦南人因為他們來自幼發拉底河彼岸,故稱之為「希伯來人」(意思是「來自幼發拉底河彼岸的人」),他們則自稱為「以色列人①」。

  ① 按《聖經·創世紀》記載,古以色列人的祖先雅各曾在約旦河的雅博渡口與天使摔跤並獲勝,於是耶和華上帝給他改名叫「以色列」,意思是「與神與人較力都是優勝者」。可知「以色列」含有「強者」的意思。古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時,從人數上說是絕對少數,從實力上說又處於絕對劣勢,要在強敵包圍之中生存,必須自強不息,因此自稱「以色列人」,可能含有激勵自己的意思。

  以色列人在迦南定居下來後,在迦南文化的影響下,逐漸由遊牧社會進入半畜牧半農業社會,並繁衍成十二支派(支派相當於部落)。公元前1223年,埃及法老征服迦南後於公元前1221年立的紀功碑是現存有關以色列人的最古老的歷史文獻。碑上記著說:「以色列已化為廢墟,但它的人民並未絕滅。②」根據這項文獻可知古以色列人確實曾被埃及人征服過。公元前12世紀,塞浦路斯島上的非利士人(培肋舍特人)由海上向東侵入迦南,開始稱迦南地為巴勒斯坦。從此,以色列人就處於迦南人和非利士人的包圍之中。在部族衝突中,以色列人由於文化落後,經常處於劣勢,各支派首領逐漸認識到,要想擺脫異族的壓迫,以色列各支派必須團結起來一致對外。約公元前1050年以後,以色列各支派在先知撒母耳(撒慕爾)領導下逐漸趨向聯合。約公元前1030年,年老的撒母耳立便雅憫(本雅明)支派的掃羅(撒烏耳)為以色列王。掃羅一面致力於抵抗非利士人的欺壓,一面致力於統一以色列內部各支派,奮鬥了近20年,終於使以色列十二支派組合成南北兩個集團:

  ②引自《基督教史綱》(上),楊真著,三聯書店,1979,第5頁。

  北方集團擁護掃羅為王,南方集團擁護猶大支派的大衛(達味)為首領。公元前1010年,掃羅率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在基利波山會戰,不幸戰敗犧牲。大衛繼承掃羅的事業,南征北戰,奮鬥了7年多,終於在公元前1003年統一十二支派,建立了以色列王國,定都耶路撒冷。大衛是一位英明的國王,他對內休養生息,發展生產,對外鞏固國防,擴張領土,逐漸把以色列王國建成地中海東岸的一個富強國家。公元前970年,大衛去世,其子所羅門(撒羅滿)繼位。所羅門充分利用大衛奠定的政治、經濟基礎,重新劃分十二支派領地,進一步發展生產,繁榮經濟,組織商隊,開拓國外貿易,同時大力開展外交活動,與南方強鄰埃及聯姻,又聯合北方的推羅(提洛)共同發展海上貿易,國勢蒸蒸日上,成為以色列民族的黃金時代。

  可惜,所羅門晚年沉湎酒色,吏治腐敗,國庫空虛,不得不加重人民的勞役負擔以維持統治者的腐化生活,從而導致原來南北兩集團的矛盾不斷加劇,政局發生動盪。公元前930年,所羅門去世,其子羅波安(勒哈貝罕)繼位,統一的以色列王國發生分裂:北方集團仍稱以色列王國(即北國以色列),南方集團仍由大衛家族統治,稱猶大王國。內部分裂使以色列人從此一蹶不振,又成為一個備受強鄰欺淩的弱小民族。北國以色列自建國之日起政局一直動盪不穩,篡弑頻仍,二百多年間竟改換了19個王朝,終於在公元前722年被亞述帝國滅亡,有兩萬七千多名以色列人被擄往亞述。南國猶大雖然政局較為穩定,但因人少地薄,國力衰弱,於公元前586年被新巴比倫王國滅亡,耶路撒冷的猶大王室、貴族、祭司、工匠等全被擄往巴比倫。這批被擄的以色列人(主要屬猶大支派)史稱「巴比倫之囚」。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國取代了新巴比倫王國。為了加強西部邊防以抵抗希臘人向東方擴張,波斯王古列(居魯士)於公元前537年允許一部分被擄往巴比倫的以色列人返回祖國。這些「巴比倫之囚」返回耶路撒冷後,一面恢復經濟,重建家園,一面著手恢復宗教生活,編輯《摩西五經》(《梅瑟五書》),重建耶路撒冷聖殿。

  公元前516年,耶路撒冷聖殿修復後又發生了宗教分裂。原來,公元前722年亞述人將一部分北國以色列人擄走後,曾將一些外族人移來居住,一些未被擄走的以色列人逐漸與移來的外族人通婚,他們的後裔被稱為「撒瑪利亞人」(撒瑪黎雅人)。撒瑪利亞人認為自己也是以色列人,因此,從巴比倫回國的以色列人重建耶路撒冷聖殿時,他們也要求參與其事。但返國的「巴比倫之囚」認為他們血統不純正,宗教上也混雜了其他民族的信仰,不承認他們是自己的同胞,拒絕他們參加重建聖殿的工程。撒瑪利亞人不服,一面對重建工程進行干擾,一面向波斯王控告返回的以色列人意圖造反。他們的活動沒有得到波斯王的支持。

  結果,當耶路撒冷聖殿重建後,撒瑪利亞人便在基利心山(革黎斤山)上另建聖殿與耶路撒冷聖殿對抗,於是雙方在宗教上正式分裂。不久,從巴比倫回來的以色列人中有一些人(包括一部分祭司)也熱衷於與外族人通婚。大部分以色列人堅決反對這種雜婚行為,為標榜自己在血統上和宗教上都是純粹的以色列人,他們開始自稱為「猶太人」(後來,人們就逐漸用「猶太」這個名詞代替了「以色列」),他們信仰的宗教也正式稱為「猶太教」。公元前332年,馬其頓王亞歷山大率精兵數萬佔領巴勒斯坦,耶路撒冷再一次遭到異族人的洗劫。兩年後,亞歷山大滅波斯帝國,建立了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在帝國境內強制推行希臘文化,對猶太文化傳統構成了嚴重威脅。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病死,帝國分裂,其大將托勒密(Ptolemy)在埃及建立托勒密王朝,大將塞琉古(Seleucus)在敘利亞建立塞琉古王朝,雙方為爭奪巴勒斯坦的統治權不斷進行戰爭。猶太人在耶路撒冷的祭司集團統治下周旋於南北兩大國之間,苟延殘喘了一百多年。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