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耶穌 | 上頁 下頁 |
引言 |
|
許多知識分子研究西方文化是為了借鑒其歷史的經驗與教訓,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瞭解中西文化的互相影響以促進中西文化交流。在這項研究中,必須要涉及到基督教這個近2000年來對西方文化影響深遠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瞭解基督教,就必須瞭解其創始人——公元1世紀上半葉時猶太教的一位宗教活動家,加利利的拿撒勒人耶穌。由於耶穌是基督教的崇拜對象,在過去的近20個世紀中,信徒們給他加上了許許多多神聖的光環,從而在某種程度上掩蓋了他的歷史本來面貌,使後人對他的研究成為一個長期爭論不休的難題。 對耶穌的研究大體上有兩種途徑:第一種途徑是從宗教信仰出發,「在信仰中尋求理解」。這類研究著作早已汗牛充棟,但對非信徒或那些想要「在理解中尋求信仰」的人們來說,卻不見得有太大的說服力。另一種途徑是從歷史資料出發不涉及信仰地研究歷史上的耶穌,試圖從理性思維的角度來探索耶穌的本來面貌。這類研究著作在國外雖早已碩果累累,但在國內卻幾乎還是一塊空白。近十幾年來,我在國內一些高等院校裡向同學們介紹基督教文化時,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耶穌其人」。在教學中,我一直試圖對《福音書》中耶穌的言行尋求一種合乎一般邏輯的解釋,對一些只有從信仰出發才能理解與接受的內容則盡力回避或不作解釋。據反映,這種做法既沒有傷害信徒們的宗教感情,又使非信徒大體上能夠接受或至少能夠聽得下去。本書的目的就是想在這方面做一點嘗試。 這項任務對我來說是相當困難的。首先是我的學術水平有限,其次是研究資料的處理。《聖經》中的《福音書》雖然是從信仰出發,為加強信仰而編寫的書,但它畢竟是現在有關耶穌生平的最詳盡的資料;《死海古卷》中的有關資料雖然較《福音書》更有歷史價值,但又過於簡略。因此,我只好仍然以《福音書》為「經」而用一些我所知道的可靠資料為「緯」來編織歷史上的耶穌。耶穌既然是一個歷史人物,他的言行就應該符合一般人所共有的規律,這樣,就不得不對《福音書》中的記述加以解釋或引申。這樣做是很「危險」的,但我別無選擇,因為我不想走「從信仰到信仰」的老路。例如: 耶穌與施洗約翰的關係:他們的主張為什麼如此一致?是偶然的巧合還是有共同的基礎? 耶穌、施洗約翰與艾賽尼派有什麼關係? 耶穌的思想體系是怎樣形成與發展的? 耶穌是改革猶太教還是要創立一個新宗教? 耶穌所行的「神跡」有沒有符合一般邏輯思維的解釋? 猶大的叛賣有沒有思想基礎?難道僅僅是上帝的安排嗎?…… 我冒昧地在本書中對這些問題做了許多補充,目的就是要把信仰中的基督復原為歷史的「人間的耶穌」。 拙作《人間的耶穌》出版後,引起了一些反響:信仰者批評我離經叛道,不屑一顧;研究者認為我知識淺薄,志大才疏。這兩種反應都在我意料之中。對於前者,我並不感到內疚,因為這本小冊子本來就不是描述信仰的書;對於後者,我表示哀心的謝意,同時也感到十分慚愧,特別是我讀完阿爾伯特·諾蘭的《基督教之前的耶穌》和約翰·克羅桑的《耶穌傳》之後,更感到無地自容。掩卷反思,我決定抽時間對《人間的耶穌》進行修訂。恰巧郭鍔權先生建議我將該書修訂成《耶穌傳》納入他主編的《巨人百傳叢書》中。猶豫再三,我終於再一次冒失地答應下來。儘管我已經做了力所能及的努力,但限於學力,本書肯定仍然不能盡如人意。非不為也,實不能也。我一直主張在學術研究方面吹毛求疵不是刻薄。我衷心地希望讀到本書的學者、讀者對本書提出坦直的批評與指教,幫助我提高水平,幸甚!幸甚! 本書從開始就得到美國舊金山大學利瑪竇中西文化歷史研究所所長馬愛德博士的大力協助,儘管他並不完全同意我的觀點,但仍然耐心地向我提出了許多建議與忠告,並且親自執筆為本書提供了一些素材。如今馬愛德博士已先我作古,謹以此書作為對他的悼念。 如今,信仰中的基督可以說已經定型,但人們對歷史上的耶穌的認識卻正因有關歷史資料的發現及研究而不斷獲得新的理解。後者會影響前者,甚至能豐富前者。因此,信仰者也應該重視對歷史上的耶穌的挖掘與研究,首先研究他所處的時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