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亞裡士多德 | 上頁 下頁 |
二二 |
|
§思想體系結構 亞裡士多德第一個以科學的方法闡明了各學科的對象、簡史和基本概念,並把混沌一團的科學分門別類。把人類知識系統化的思想源于柏拉圖對公理系統觀念的興趣。他主張一切知識都以第一原理為根據,從它那裡引伸出來。我們應當把握第一原則(即公理),然後從中演繹出其他一切知識,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 亞裡士多德對公理化力量的深刻印象並不亞于柏拉圖,但他不像柏拉圖那樣浪漫,並不相信所有的知識都可以從同一個原則中推演出來。因為各門學科的獨立性同樣是十分明顯的,如數學家和醫生、生物學家和物理學家都工作在不同的領域中,討論不同的對象,遵循不同的方法,他們彼此界限分明、極少重合。 儘管如此,亞裡士多德還是堅信:「不同事物的原因和原則是不同的——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如果泛泛而論或用類推法來說明,那麼它們都是一樣的。」 幾何學的公理與生物學的原則是互相獨立的,然而用類推法來說它們是一樣的。所以,人類的知識雖然不存在一個總的系統,但肯定不是散亂的、無連貫性的。 為此,亞裡士多德提出了兩個設想:第一:每門科學自身應成為一個公理系統。 一門科學是由知識集合而成的。那麼知識的本性又是什麼呢?」當我們認為知道了一件事物所產生的原因(知道了它是它的原因),並且也知道了它不可能是其他時,那我們便認為知道了一事物(在絕對意義上,而不是在似是而非的或偶然的意義上)」。那麼知識的本性就是說明對象的原因,說明對象必然是這樣的,卻不是那樣的。 一門科學又是由一系列證明組成的。證明就是科學的三段論,它以一種知識為根據推出別的知識,作為根據的知識就是公理。從公理出發,人們必須按照三段論的格式進行推論,推論出一系列前後相繼的定理,從而構成一門科學。 第二:各類獨立的科學之間具有一種內在的結構,可以分門別類。 他把科學分為三大類:「所有科學要麼是實踐的,要麼是創制的,要麼是理論的。」這種劃分的依據有二,一是運動根源。就創制而言,運動的根源在創制者中,就做出來的行為而言,運動的根源在行事者中。 理論知識的根源則在思辨者的理智中;依據二是它們的目的。理論知識是為它自身而追求的;實踐知識是為了行為而追求的;創制科學則是為了製造事物而追求的。 具體說來,創制科學是有關事物的製造的科學——整容術、農業、文學藝術和工程。亞裡士多德在這方面的成果主要是《詩學》和《修辭學》。 實踐科學研究行為,研究人在各種不同環境下怎樣行動。《倫理學》和《政治學》是亞裡士多德對實踐科學的貢獻。 接下來就是理論科學。如果知識的目的既不是創制的也不是行為的而是純粹的真理,那麼它就是理論的。理論科學包括了所有我們現在稱作科學的一切內容。理論科學又可以分為三種「數學、自然科學和神學」。 亞裡士多德精通當時的數學知識,但他不是數學研究專家,因此在這方面不敢妄稱有什麼成就。 自然科學包括植物學、動物學、心理學、化學、氣象學和物理學等(此處的物理學不同于現代意義上的物理學,它是指一種自然科學)。亞裡士多德認為自然科學的對象有兩個顯著特徵:能變化或運動;分離地或獨立地存在。亞裡士多德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對這一學科的研究上。 神學高於其他理論科學。「如果除了自然本體外不存在其他的本體,那麼自然科學就是首要的科學;但如果還存在著不動的本體,那麼關於它們的科學就是更重要的,就是第一哲學」。第一哲學「必定是對事物的首要原則和原因的理論研究」,它是神聖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