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亞裡士多德 | 上頁 下頁
一六


  在學園中,亞裡士多德在求知欲的支配下,成了學園中的「明星」。他勤奮好學、喜歡提問反思,深得老師們的讚賞和同學們的尊敬。柏拉圖把他稱作是學園的「努斯(Nous,有心靈、精神、理智、意義、核心等含義),並把他的住處提名為「讀書人之屋」(The house of the Reader)。

  後來,亞裡士多德又得到一個稱號Anagnostbsb,這個稱號有「讀書人」的意思,但是在阿加德米學習的人哪一個不是讀書人呢?說是講師吧,似乎也不太合理。在古希臘,由於印刷術尚未出世,學生們到學校中實際上不是讀書,而是聽書,作者筆下的講稿只有一份,誰想一字不拉地抄下來,費時費力,簡單的辦法就是將講稿向大家宣讀。因此,宣讀便成為一項技術工作,得進行專門訓練。文章如何斷句,語氣如何頓挫等等都是必須具備的能力。這種經過培訓宣讀講稿的人就是「宣讀員」。這種人一般從文化的奴隸中選拔(亞裡士多德在小亞細亞的朋友赫爾米阿斯曾經當過宣讀員),在學校中當然要由優秀的高年級學生向低年級學生宣讀老師的講稿,當BAnagnostbsb。

  亞裡士多德在阿加德米的學習生活被希臘和馬其頓的戰爭所打斷,恰逢此時,他尊敬的柏拉圖也與世長辭,臨終時,柏拉圖指定侄子斯培西波繼任院長。

  因為他是柏拉圖的近親,根據雅典法律,對阿加德米的財產有繼承權。壯志未酬的亞裡士多德因為非雅典的血統,也由於同馬其頓的特殊關係,未能繼承柏拉圖的衣缽。同時由於不滿斯培西波把哲學變成數學的學術傾向,於公元前347年在一片反馬其頓的呼聲中,離開了生活20年的阿加法米,回到了小亞細亞。

  應該指出的是,亞裡士多德雖然迫於形勢不得不離開雅典,但他在阿加德米的院籍似乎仍保留著。公元前339年斯培西波去世後,亞裡士多德是公舉的院長繼承人。由於政局或其他原因,他沒有去雅典就職。阿加德米的第三任院長由克賽諾克拉提擔任。

  在阿加德米,亞裡士多德有哪些作品,說法不一,一般認為他的對話體的殘簡成書於此時。因為他們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是出於對柏拉圖詞藻華麗、行文流暢的風格和模仿。在這些殘簡中,《規勸》(又譯《忠言》)篇被認為是最重要的,至少是現有篇幅最多的。這是向高賽浦路斯島上一位名叫米森的王子所進的忠言。這篇對話可以看做是對阿加德米教育方針的辯護,以及對伊蘇格拉底攻擊阿加德米教學宗旨的回答。亞裡士多德指出:論辯術教人以參加實際政治社會活動的能力,辯證法則是教人以思辨、抽象的理論思維。這確是兩種不同的教學方針,但兩者可以結合起來,當然了,只有哲學才能真正實現二者的結合。因為哲學教人以明智,這就是理論知識和實際行動的結合。因為只有靈魂才能既把握純粹的善良又把握純粹存在。理性是真理性知識和有價值行動的共同基礎。在這裡,理性是首要的。為了強調理性的重要性,《忠言》甚至主張,只要知識是精確的,即使看來無用也無妨。他反復證明:公道和善良可以成為科學,自然以及其他真正存在可以成為科學。因為對於求知的人來說,凡是存在次序上第一性的東西,在認知的次序上也是第一性的。而最可知的東西,就是決定性的,使事物井然有序,所以同時是善良和原因。

  唯有哲學教學才是最根本的教育方針,唯有它才能培養自我反思的素質,提高抽象思辨的能力,這是修辭學和論辯術以及其他任何務實學科所永遠做不到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