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亞裡士多德 | 上頁 下頁 |
二七 |
|
亞裡士多德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提出哲學「範疇」這個詞並對它進行研究的哲學家。當然,由於當時的歷史條件的限制,他不可能十分明確範疇的意義,不可能像今天這樣給範疇下定義,更不會有列寧那樣的深刻解釋;而且,他對範疇的意義的瞭解還有含糊和不正確的地方,更有不確切之處。但總的看,貢獻是大的,在哲學史上的意義和作用是一般人所不能比的。 從他對具體範疇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第一,他是從範疇和客觀事物的關係上來揭示範疇的實質和意義的;第二,儘管他對範疇的瞭解是建立在本體論的基礎上,但不少地方也涉及到以認識論的思想來把握。所以他把範疇看作是對客觀事物的不同方面的規定和反映,他從對範疇的這種理解出發,對範疇作了首次的分類,並研究了不少的具體範疇。儘管這種研究還說不上很完美,但在二千多年前已達到在今天看來仍有相當科學價值的研究水平,是不易的,其成果是令人敬佩的。因此可以說,亞裡士多德對範疇的意義以及對許多具體範疇的內容帶有獨創性的探討和所取得的成果,的確是人類認識的歷史長河中,大放光彩的真理顆粒。 亞裡士多德把「實體」範疇看成是對客觀獨立存在著的具體事物的一種規定,並且作為理解其他範疇的根據。就是說,他認為實體是中心,其他範疇都附屬於實體,是實體的數量、性質,「因為除了實體之外,沒有一個別的範疇能獨立存在,所有別的範疇都被認為只是實體的賓詞」。(《物理學》)實體是一切範疇的基礎,這是貫穿在亞裡士多德整個範疇論中的一條主線。他指出,實體在任何意義上——(1)在定義上,(2)在認識的程序上,(3)在時間上——都是第一的。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實體是獨立存在的具體事物,是其他一切東西賴以存在的基礎,其他一切東西都是隸屬於實體的性質、數量、關係、狀態等方面的屬性,都不能離開實體而獨立存在,因此,我們在認識客觀世界時,必須從實體即個別事物開始,否則認識無從談起。實體是具體的、能獨立存在的東西,因此,一個個具體的事物,如蘇格拉底這個人,我面前這棵樹,才是實體。除了這類實體之外,還有另一類實體:蘇格拉底這個具體的東西是人,是動物。這裡的「人」(屬)和「動物」(種),並不是性質或數量等屬性,也是實體,不過這類實體不是具體的、個別的,而是抽象的、一般的。這樣,就得承認有兩種實體:個別的實體和一般的實體。他把個別事物叫「第一實體」,一般實體為「第二實體」。基於對實體的這種理解,他就進一步提出和論證了個別與一般這對範疇,堅持沒有個別就沒有一般,個別先於一般,一般存在於個別之中,個別之外無一般的觀點,並在這個問題上對數論派和理念論進行了批判。對他關於個別和一般這對範疇的論述和理解,後世哲學家是高度讚揚的。 亞裡士多德從這種實體論出發,又提出質料和形式這對範疇。質料是事物存在和運動的基礎和前提,形式使事物相區別,兩者的結合構成事物,它們既對立又相互轉化。他認為形式不能離開具體事物而存在。他對這對範疇的論述和理解,充滿了辯證法,對西方哲學發展史有較大影響。 亞裡士多德還從範疇與實體、實體與客觀的關係上探討了真和假的問題。他指出,我們首先給真假作出規定,所謂假,就是以不是為是,以是為不是。所謂真,就是以是為是,以不是為不是。真與假的問題是依事物的對象是否聯合或分離而定:誰把分離的東西認為是聯合的,把聯合的東西認為是分離的,那就是假的;把分離的東西認為是分離的,把聯合的東西認為是聯合的,就是真的。這種說法也許還不夠全面、準確,但其基本意思是要明確真與假的標準,凡主觀思想符合客觀事實的,主客觀相一致的,那麼人們的看法、判斷就是真的;不相符、不一致的,則是假的。這點表明了他的樸素唯物主義觀點。用他的這種說法,對照日常生活經驗,可以判斷出不太複雜的真假問題。比如說石頭是硬的,不是因為我們說它硬,它才硬,而是因為這種說法符合客觀情況;如不這樣說,那就違背實際了,就是假而不是真了。 亞裡士多德的範疇學說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和學術價值,至少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體現了邏輯學、本體論和認識論相一致的思想萌芽。他把範疇看作是事物存在形式的邏輯規定,並試圖以一個範疇系統對客觀事物的多方面作全面的邏輯規定,這也就是他一再強調的範疇的種類和存在的種類一樣多的意思。他不僅從邏輯學的角度揭示範疇的含義,而且從範疇和客觀存在的關係上來瞭解和把握範疇的內容和實質。 同時,還試圖把範疇的排列和順序同人們對事物認識的程序一致起來,把「實體」列在十範疇的首位,並明確指出實體不論在時間上還是在認識程序上都是第一的。這是符合人們認識規律的,因為我們認識客觀事物時總是從個別的具體的事物開始,即首先要認識這個東西是什麼,然後才能認識該事物的各種特點、特徵和屬性。亞裡士多德給具體範疇下定義、考察具體範疇的內容,以及範疇之間的區別和聯繫時,往往都是從認識論的角度進行分析的,有的地方還講得很得當。 其次體現了變化和運動的思想。亞裡士多德是古希臘詳盡地論證了運動這個範疇的哲學家,他不僅批判了以芝諾為代表的否認運動的錯誤觀點,而且還論述了運動和事物的聯繫。就具體事物來說,其運動是有限的,有生有滅;就整個運動來說,是無限的,無生無滅。因此,每個範疇以及每對範疇之間,就從運動著的存在中獲得了自己的內容和聯繫。他把運動、變化看成是聯繫質料和形式、潛能和現實的中間環節,指出從質料到形式,從潛能到現實是一種變化過程,這個過程就是運動。 第三,體現了聯繫和相對性思想。亞裡士多德嚴格區分了範疇之間的界限,同時也強調了各種範疇之間的聯繫。他在《關係》這一範疇中,十分明確地表達了關於範疇聯繫和相對性的思想。認為有些範疇只有從相互聯繫中才能理解和把握,只有從與其他方面相比較才有意義。例如大與小、多與少,只有相比較,才有所謂大小多少之別,它們只有相對的意義,只就一方面來說,不存在大還是小、多還是少。與比它小的東西相比、相聯繫,它是大;如與比它大的東西相比、相聯繫,它就是小。 他常運用的質料和形式也是如此。兩者既對立又相互依存。質料不能離開形式而存在,正如形式不能離開質料一樣,因為質料是形式的基礎,形式不只是指事物的形狀、長短、寬窄、高低等,而是指一切事物的「性質」。兩者的區別是相對的。任何絕對化的看法都是不對的,一切要以具體情況而定,一個人在坐著的時候,說「他坐著」就對了,當他站起來後,你還說「他坐著」就錯了。這說明,亞裡士多德的範疇學說,不僅看到了事物的相對性,而且包含了真理是具體的思想。對二千多年前的思想家來說,獨創出這樣充滿辯證法的思想,確實難能可貴。 第四,體現了相反者可以轉化的思想。亞裡士多德認為,實體的突出標誌就是存在相反者(即對立),而相反者的雙方能夠互相轉化,大變小,小變大,好壞互變,善惡互移,他反復講的質料形式亦然。質料是潛在的東西,由於形式的推動和吸引,這種潛在的東西可以轉變為現實的東西。世界上的一切現實的事物都是從質料向形式轉化而形成的。當然,亞裡士多德在範疇學說中表現出來的辯證法思想,有的較為明顯,有的還只是萌芽,有的處於動搖之中,而最後,辯證法越來越少,在主要問題上,又離開了辯證法。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