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亞裡士多德 | 上頁 下頁
二三


  亞裡士多德說,目的因是表示某種存在,一種活動是由於它的善才完成的;這就是動作所要達到的那種東西。作為目的因,它是不動的,但是因為它被「愛」,別的事物想要達到它,才產生了運動。別的事物是因為被運動才運動的。作為一個自身不動的動者,作為完全現實存在的本體說,它是必然的,其他的存在都是偶然的。因為第一動者的存在是必然的,所以它的存在方式就必須是善,是最好的。這裡,亞裡士多德闡明了目的、必然與偶然,認為最後的目的因是善,它只能是必然的存在,因為是不動的、永恆的動者。

  亞裡士多德的理性就是神。他說,神總是在善的狀態中存在的,而我們卻只能有時候做到這一點,所以我們只能敬佩神,讚美神;神越好,我們就越加敬佩和讚美它。生命也是屬￿神的,因為理性的現實性就是生命,而神就是現實性。神的自我依存的現實性就是最善的、永恆的生命。所以我們說神是有生命的存在、是永恆的最善的存在,那永遠延續的不朽的生命是屬￿神的,因為這就是神。神就是理性,就是最高的善,它是人們敬仰的對象,人們企望能達到這種善的狀態,但只在有些時候可能達到它。因此,神就是人們永遠追求的目的;因為永遠不能達到它,就得永遠追求它。

  亞裡士多德所說的神,不是宗教的神,而是哲學的神。這種「神」的思想,在柏拉圖或更早的思想家那裡就有了,但亞裡士多德是第一個用哲學的語言加以概括,說明神——理性的內容。因此,這個「神」不具備宗教神明的那些屬性,除了善、美之外,再想去追求別的東西,就會有損于神的完美性了。「它自身必定就是神聖的思想在思想著(因為它是萬物中最優異的),而它的思想就是對思想的思想」。(《形而上學》)這個神並不知道我們這個現實世界,亞裡士多德說,儘管人們必須愛神,但是神要愛人卻是不可能的①。

  ①參看汪子嵩:《亞裡士多德關於本體的學說》,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2年版,第79-83頁;易傑雄主編:《世界十大思想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3-175頁;羅素:《西方哲學史》上卷,商務印書館,1963年版,第219-220頁;喬納遜·伯內斯:《亞裡士多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147-152頁。

  4.辯證法思想

  亞裡士多德有著豐富的樸素辯證法思想,恩格斯對此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古希臘的哲學家都是天生的自發的辯證論者,他們中最博學的人物亞裡士多德就已經研究了辯證思維的最主要的形式。②」亞裡士多德是「古代世界的黑格爾③」,「辯證法直到現在還只被亞裡士多德和黑格爾這兩個思想家比較精密地研究過。④」亞裡士多德在《物理學》中討論了事物運動變化的形式、空間和時間、有限和無限等辯證法的問題,在《形而上學》中討論了矛盾對立等問題,在其他著作中也講到了不少辯證法思想。列寧在《哲學筆記》中舉了亞裡士多德的有關辯證法觀點。思想雖豐富,但學術界對此研究得還不多。

  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9頁,446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9頁,446頁。

  ④《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9頁,446頁。

  下面我們將汪子嵩有關這方面的研究作一介紹①,作為本節的主要內容。

  ①葉秀山等主編:《西方著名哲學家評傳》第2卷,汪子嵩撰:《亞裡士多德》,山東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48頁。

  第一,形式與質料的關係。形式和質料是任何事物都不可缺少的兩種因素,任何事物都是形式和質料的統一。質料是構成事物最基本的東西,是事物的基礎。但單有質料還不能構成一個事物,它還必須有形式,這才能使事物區別開來。例如磚是建築用的質料,但用磚來建築房屋,還是砌成圍牆,則是由於形式不同而使它們區別開來。他接著指出,質料與形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兩者是對立的,而這種對立又是相對的,一種質料對較高一級的形式而言是質料,對較低一級的質料而言又是形式。例如磚瓦,對於房屋來說是質料,但對於構成它的泥沙來說就是形式。以此類推,便構成了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質料形式關係的不同層次的系統,整個世界成為一個一層一層不斷發展的系列。質料和形式的關係,是潛能和現實的關係。當質料還沒有成為一個個體的時候,也就是還沒有獲得形式的時候,它只是以潛在的狀態存在著,他稱做「潛能」;而當它具有一定形式的時候,它就成為現實的個體了。可見,質料是潛在的形式,形式是實現了的質料。質料僅是一種被動的能,是潛在的能力,是可能性;它要努力使自己得到實現,獲得形式,達到自己的目的。形式是運動,是主動的能力,它要實現自己,完成自己的目的。因此,潛能總是趨向現實,現實也總是在潛能中完成。二者不能相互離開,又相互區別。潛能不斷向現實轉移,從潛能到現實,是一個不斷運動變化的發展過程。用潛能和現實這樣本身是流動的範疇來構築哲學體系,對西方哲學和科學的發展產生不小的影響。凡是接受和運用類似這樣的流動的範疇的哲學,辯證法因素就比較多。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