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亞裡士多德 | 上頁 下頁 |
二一 |
|
亞裡士多德對理念論的批判,不僅具有特定的歷史階段的意義,而且具有一般哲學史和哲學理論的意義。但西方有些學者否定這種意義。黑格爾在《哲學史講演錄》中對柏拉圖和亞裡士多德的哲學講得非常詳細,但關於亞裡士多德對「理念論」的批判,卻只寫了幾行;英國亞裡士多德權威研究者、牛津版英譯《亞裡士多德全集》主編、亞裡士多德若干重要著作的翻譯和注釋者羅斯說:「詳細地敘述這些爭論是乏味的;其中一部分是沒有價值的吹毛求疵,別的一些,最好也只能稱是開玩笑而已。②」 另一些人認為這種批判是針對柏拉圖學員其他人而不是柏拉圖本人。對這些觀點,列寧予以反駁:「唯心主義者黑格爾對亞裡士多德(在其對柏拉圖的理念的批判中)破壞唯心主義基礎這一點膽怯地避而不談。③」「亞裡士多德對柏拉圖的『理念』的批判,是對唯心主義,即一般唯心主義的批判。」④我國學者對這種批判給予充分肯定,並作了具體分析。如汪子嵩在1963年撰文論述這種批判:柏拉圖的「理念」就是脫離了個別的一般,「理念」不過是一個空洞的抽象物,說亞裡士多德從十個方面進行批判論證①。 張尚仁說亞裡士多德批判的要點是:根據理念論的說法,要說明世界,就要肯定在理念世界中有和這個事物相應的理念,這樣不僅不能加深對事物的認識,反而使需要解釋的東西的數目增加了一倍;產生事物的原因和事物的本質都是「理念」,而理念又在事物之外的另一個世界存在,這樣一來,事物的本質就成了存在於事物之外的了。現實世界有生有滅,變化的原因卻是理念,理念反而是永恆不變的,不變的東西是變化的原因,說不通;認為事物是理念複製出來的,必然會造成混亂②。余紀元說亞裡士多德批判柏拉圖將理念與具體事物相分離,批判柏拉圖論證理念存在的方法,批判「分有說」和「模仿說」③。英國學者羅伊德、德國學者策勒爾等也都論述了這種批判。 ②轉引自易傑雄主編:《世界十大思想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8頁。 ③列寧:《哲學筆記》,《列寧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38頁。 ④列寧:《哲學筆記》,《列寧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38頁。 ①汪子嵩:《亞裡士多德對柏拉圖:「理念論」的批判是對一般唯心主義的批判》,《北京大學學報》,1963年第5期。 ②張尚仁:《古希臘哲學家的故事》,中國青年出版社,1984年版,第129-130頁。 ③易傑雄主編:《世界十大思想家》,余紀元撰《亞裡士多德》,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8頁。 亞裡士多德批判的中心是批駁柏拉圖將普遍的、一般的東西從個別中分離出去。對這一點,楊壽堪在《亞裡士多德範疇學說簡論》一書中論述亞裡士多德關於一般與個別這對範疇時,作了詳細的說明,下面作一介紹。 亞裡士多德總結了前人的思想成果,通過論述個別與一般的關係,批判了理念論。亞裡士多德認為,個別事物是客觀存在的,一般的東西只能存在於個別之中。他說:「事物只是個別的存在,如果沒有這樣的個別性,它就全不存在。真實就在於認識這些事物;在這裡,虛假是沒有的,錯誤也不會有,所有的只是無知。」「每個事物的實體的第一個涵義就在於它的個別性,——屬個別事物的就不屬其他事物;而普遍則是共有的,所謂普遍就不止一事物所獨有。」(《形而上學》)例如,個別的人,個別的馬,都是一個一個地客觀存在著的,可見個別的東西先於一般的東西而存在。既然一般存在於個別之中,因此在個別之外不存在所謂一般的東西,那種認為離開具體事物的普遍、一般可以獨自存在的說法,是錯誤的。正因為這個道理,亞裡士多德的「不能設想,在個別的房屋之外還存在著一般的房屋」,成了名言,成了論述個別與一般關係的經典之語。 從個別先于一般的原理出發,亞裡士多德對柏拉圖的理念論作了系統批判。 亞裡士多德指出:理念論的癥結就在於作為普遍性的理念與個別事物相分離,「那些相信理念的人,大家看到他們的思想道路和他們進入困境,這就是把理念看成是『普遍』,同時又把理念當作和個別的事物相分離的東西,這是不可能的」(《形而上學》)。他說,按照理念論的觀點,每類事物具有與它相應的「理念」,那麼各種否定的事物,如「不正」、「無」等,是否也有理念?既然具體事物是有生有滅的,而理念是不生不滅的,永恆存在的,它們又怎麼能統一起來呢?柏拉圖把理念看成模型,認為具體事物只是「分有」理念,這不過是使用空虛的語言和詩意的比喻而已,根本不能說明問題。 沒有理念作模型給具體事物來模仿,客觀事物照樣會產生、存在,他譏諷說,不管蘇格拉底的理念是否存在,蘇格拉底這個人總會出現。接著他又指出,用理念來解釋具體事物的產生是不可能的,因為「形式」(理念)存在時,那麼「分有」它們的具體事物還未產生出來;而當具體事物已經產生出來的時候,卻還沒有自己的「形式」。退一步說,即使存在著與「形式」相應的事物,而這些事物也可以不是因為「形式」,而是由於別的原因可以獲得產生和存在。例如父母產生兒子,醫術恢復健康。所以,理念既不能說明具體事物的存在,也不能解釋具體事物的運動。 柏拉圖用理念來說明具體事物存在的原因,就等於引進了另外一些與這些數目相等的東西,有如一個人要想計算事物,卻認為事物太少就不能計算,於是把事物的數目擴大,然後再來計算一樣。顯然這種想法、做法是幼稚可笑的。 亞裡士多德對柏拉圖的批判,抓住了柏拉圖唯心主義哲學核心即理念論,並從個別與一般的關係這個哲學重要問題加以剖析,尖銳地指出,柏拉圖理念論的根本錯誤就在於認為離開了個別還存在一般的東西,這就擊中了理念論的要害。亞裡士多德用一般存在於個別之中的原理批判理念論,實際上就是批判了一般唯心主義的根本錯誤。因為唯心主義的錯誤,從認識論的根源上說,就是顛倒了一般與個別的真實關係。二千多年前的亞裡士多德有這樣的認識,在當時確實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這不僅有力地批判了理念論,而且其中包含了深刻的有價值的思想,大大推動了人們的認識,對於促進整個人類認識史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