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亞裡士多德 | 上頁 下頁 |
二〇 |
|
第七章 哲學學說 亞裡士多德是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的天才表現在相當廣博的領域中,但使他素負盛名的還是由於他在哲學上的突出貢獻。汪子嵩、余紀元指出,在人類認識發展史上,亞裡士多德是第一個將哲學當作一門獨立的學科進行研究的人①。亞裡士多德認為哲學高於其他各門具體科學,哲學是「愛好智慧」的意思,所以是智慧之學。在他之前,沒有人明確提出哲學要研究什麼,是他最早提出了一些哲學應研究的問題。 ①汪子嵩:《亞裡士多德關於本體的學說》,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2年版,第41頁;易傑雄主編:《世界十大思想家》,余紀元撰《亞裡士多德》,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0頁。 亞裡士多德第一次明確規定了哲學的對象。在《形而上學》第4卷中,他說有一門科學專門研究「作為存在的存在」。「作為存在的存在」即是指一般的普遍的存在,是存在自身,而一切存在的中心點就是「本體」。在《形而上學》第6卷中他還指出哲學的對象是「不動的、可以分離的本體」,這就是通常所謂的「神學」。這樣,亞裡士多德就認為哲學研究有兩個分支:一是以研究獨立的、不動的存在為對象,即神學;二是以「作為存在的存在」為對象。這兩個分支是可以等同的,因為神學是首要的、普遍的。總之,亞裡士多德的意思是說哲學所研究的乃是其他科學當作出發點的終極本體,是集一切經驗科學知識的全體。從巴門尼德①的「存在」到亞裡士多德的「作為存在的存在」,哲學終於確立了自己的專門領域。亞裡士多德功不可滅。 ①巴門尼德(約公元前6世紀末-前5世紀中葉),古希臘埃利亞學派哲學家。認為「有」或「存在」是單一的、有限的、不變的和不可分割的。「存在」和思維是同一的。千變萬化的世界只是凡人的虛幻意見或假相,亦即「無」或「不存在」,認為感覺不可靠,只有理性才能認識存在。著作有詩篇《論自然》,現僅存若干片斷。 1.哲學要解決的問題 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哲學必須先搞清楚自己的基本問題。在亞裡士多德看來,討論本體的人如果不知道這些問題就無法進步。它們像一個個死結,只有理解了它們的性質,才能解開這些死結,促進認識。這些問題是哲學必須探討的。在《形而上學》中,他提出了哲學應探討和解決的13個問題(有人分成14個問題)。這13個問題見前面第5章。 亞裡士多德在提出這些問題之後說,解決這些問題是不容易的,但他確實在討論它們。在《形而上學》第3卷第2—6章用他自己特有的方法進行了討論:「某物是甲,還是非甲,」如果是甲,會有幾種可能或不可能的理由;如果是非甲,又是怎樣一種情況?在解答這些問題時,也是由兩方面分析,在什麼條件下可以得出正面結論,在什麼條件下可以得出反面結論。有人把這種方法稱為亞裡士多德的辯證法。這種方法對後來西方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亞裡士多德在哲學史上佔據重要位置,與提出哲學的必須回答的這些問題有直接關係。這些問題中,有許多一直是西方哲學所爭論的話題。它的意義正如余紀元所說:「亞裡士多德提出這些問題的真正意義還在於問題本身。哲學史本質上是問題的歷史。評判一個哲學家水平高低的標準,不是他如何解決問題,而是他提出了什麼問題,怎樣提出問題。亞裡士多德通過對以往哲學的總結所列舉出來的這些問題,後來成為歐洲形而上學的中心,曾在西方哲學史上占統治地位達二千年之久。而且,只要有形而上學即本體論的存在,那麼它們必將永遠縈人腦際。」① ①易傑雄主編:《世界十大思想家》,余紀元撰:《亞裡士多德》,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2頁。 2.批判理念論 理念論是柏拉圖哲學的基石。柏拉圖理念論的核心就是認為有兩個世界的對立,一個是現象世界,其中的事物都是具體的、相對的、不斷變化的、有生有滅的,即現實世界;另一個是普遍的、絕對的、永恆不變不滅的,即理念世界。這兩個世界的關係是:第一,具體事物以「理念」之名為名,如有「美的理念」,就有美的具體事物,像美的人、美的花;似乎是沒有美的理念,就不存在美的人、美的花。在柏拉圖看來,具體事物依存於「理念」。第二,具體事物「分有」同名的理念,他舉例說明:要問美的人、美的花為什麼能美,就因為它們「分有」了美的理念。柏拉圖的觀點非常明確,理念是第一性的,具體事物是第二性的,具體事物只是理念的影子。 對這點,柏拉圖還有更具體的例子,他以床為例進行說明:床有三種,一是理念之床,它是本來就存在的;二是木匠製造的床,它是模仿理念之床而產生的具體之床;三是畫家筆下的床,它是模仿具體之床而產生的藝術之床。在這三種床中,只有理念之床才是永恆不變的、真實存在的東西;而具體之床是理念之床的模本,它是不斷變化的、不真實的;至於畫家筆下的藝術之床,乃是模本的模本,和「真實存在」隔著兩層,相距甚遠,因而更無真實可言。 就理念本身來說,也不在一個層次上,要分幾個等級,形成了理念的等級系統。他說,具體事物的理念如床、桌子、馬等,是最低級的理念;數學或科學的理念如方、圓、動、靜、同、異等,是較高一級的理念;藝術的和道德的理念如美、正義、勇敢等,是更高一級的理念;最後,善的理念是最高的理念。在他看來,善是「超於存在之上,比存在更尊嚴更有威力的東西」①,就是說,善是至高無上的神的化身。不用多說,理念論的錯誤是誰都能看出的。根本的錯誤就在於割裂了一般和個別的關係。亞裡士多德的批判正是抓住了這一點。 ①柏拉圖:《國家》,見《古希臘羅馬哲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7年版,第182頁。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