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肖邦 | 上頁 下頁
一一


  「親愛的,你怎麼啦?」妻子輕輕地推推尼古拉。他愣了一下,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迅速擦去眼角旁的淚水,微笑著向人們的祝賀表示感謝。

  不過細心的尼古拉夫婦還是發現有些包廂裡的傲慢貴賓勉強地鼓掌,冷漠地轉過身低聲說著什麼。

  這些不愉快的插曲並沒有動搖尼古拉夫婦對兒子的殷切期望,在回家的馬車上,不由地談起如何為兒子向教育部長提出資助出國的大事。

  1829年4月13日,尼古拉寄出了一封信:

  閣下:

  本人在華沙公立中學任教有20年,自信忠於職守、盡誠竭力,因此冒昧呈遞請求政府資助之申請,如蒙恩准,是為本人敢望之最高獎賞。餘有一子,天賜稟賦,習音樂不輟……

  弗雷德裡克自然也希望能獲得同校同學年輕作曲家尼德茨基那樣的政府資助,柏林之行更使得他渴望早日出國學習三年。

  不過有一個人的到來,使他暫時忘卻了出國學習和公開音樂會成功帶來的喜悅,那個人就是意大利人尼科洛·帕格尼尼(1782—1840)。

  初夏的華沙幾乎成了帕格尼尼小提琴獨奏會的代名稱,在兩個月內的十場獨奏會上,他再次向聽眾有力地證實了自己在音樂史上享有最負盛名的演奏家之一的地位。

  儘管他的獨奏會門票價格高得驚人,酷愛音樂的許多聽眾仍然願意勒緊褲腰帶去欣賞。有的只好擁擠在劇院門口,希望能有幸地看上一眼心目中的偶像——帕格尼尼。

  弗雷德裡克也對帕格尼尼的演奏感到震驚,他無法相信這位瘦長的意大利人手中的小提琴竟然有如此震撼人心的魔法。

  聽完帕格尼尼的最後一次獨奏會後,弗雷德裡克獨自一人在昏暗的路燈下徘徊。

  帕格尼尼傲視歐洲樂壇的氣魄,還有他那勾魂攝膽的魔鬼旋律,為何不能成為我——一個波蘭年青人所擁有?

  帕格尼尼的演奏更加激起了弗雷德裡克的雄心壯志,使得他過去所聽到的傑出音樂會都變得黯然失色,以後他創作《A大調變奏曲》時,特意添上了一則副標題——憶帕格尼尼。

  天邊微微露出了灰白色的帶子,弗雷德裡克盡力放輕腳步,不讓樓梯發出討厭的「咯吱」聲音,但他喉嚨癢癢的,好像有什麼柔軟的絲草在輕輕搔動。

  尼古拉穿著睡衣打開了房門,顯然他聽到了兒子可怕的咳嗽聲,「這麼晚了……」

  弗雷德裡克想說一聲對不起,但不停地咳嗽迫使他只好捂著嘴上樓去了。

  小女兒埃米爾卡之死給尼古拉夫婦的刺激太深了,現在弗雷德裡克的咳嗽聲更令人不安,況且華沙城裡已開始流傳著革命起義的消息。

  尼古拉親身體驗過戰爭的滋味,在隆隆炮火的環境中,弗雷德裡克的音樂天賦翅膀有可能夭折,繆斯之神也將無法挽救。

  尼古拉焦慮不安,想不惜一切代價將兒子送出國,越快越好,說不定第二天的驛站馬車就突然消失了。

  他也許還不知道教育部長已轉批了他的申請書,為了弗雷德裡克這位波蘭天才音樂家擬提出資助年金5000茲羅提,出國學習兩年。但內務部和警察署輕易地否決了這個審批的意見,並傲慢地將申請書退還給教育部長。

  當尼古拉的申請書輾轉于各位要人的辦公桌之間時,弗雷德裡克已完成了音樂學院三年的學習,1829年7月,他正式畢業。

  音樂學院院長愛爾斯涅爾寫下了一行出色的評語——三年級學生:

  肖邦,弗雷德裡克,才華出眾,是一位音樂天才……

  但是尼古拉看到此評語時,愉快的心情已被那份倒楣的申請書所破壞,不得不重新考慮兒子到維也納作短期旅行的計劃。

  雖然沮喪的心情在尼古拉夫婦之間可以相互安慰來漸漸磨退,但他們對這次維也納之行也沒有多大的把握。因為維也納是國際樂壇中心,是檢驗每一個嶄露頭角音樂家水平的巨大舞臺。

  自從弗雷德裡克柏林之行後,演奏和創作明顯有了提高,他心理上的一些微妙變化未能逃脫尼古拉夫婦的眼睛。

  兒子長大了,也已畢業了,今後職業音樂家的道路只能靠他自己去摸索,大膽地往前闖,維也納之行也許是他一生中的一個新起點,給他帶來巨大的聲譽和熱烈的掌聲。

  尼古拉夫婦準備了一筆費用,並請愛爾斯涅爾寫了熱情的推薦信,這將為弗雷德裡克進入維也納音樂圈子發揮重要的作用。

  一位法律教授休伯將路過維也納去意大利,於是他就成了弗雷德裡克和其他7名同學一起去維也納的旅行團「頭頭」。

  7月底,弗雷德裡克一行分乘的馬車行駛在一條寬闊的道路上,後面揚起的塵灰漸漸遮住了遠去的華沙城廓。

  前方,陽光照耀下的無垠地平線上,有一個隱隱約約的城市輪廓——維也納。

  4. 維也納之行

  維也納的出版商哈斯林格(1787—1842)的名字在歐洲樂壇圈子裡很少有人不知道的,貝多芬的朋友名單上也有他的大名。哈斯林格的「奧德翁」公司以出版最有價值的鋼琴作品而聞名歐洲樂壇。

  「您是……」哈斯林格開門時還有點猶豫不決,他不敢肯定站在面前的就是波蘭天才鋼琴家弗雷德裡克。

  看完埃爾斯納的親筆信,哈斯林格興奮極了,額上都泛出了紅光,他沒有想到事情發生得太巧了。

  一年多前,哈斯林格收到了埃爾斯納寄來的一份樂譜原稿——《把手伸給我》變奏曲,作者是弗雷德裡克·弗朗索瓦·肖邦。

  哈斯林格的眼光的確厲害,他從這份樂譜中已看出這位年輕的波蘭小夥子潛在的非凡才華,將給他「奧德翁」公司帶來新的財源和重要影響。

  於是《把手伸給我》變奏曲被列入了「奧德翁」系列叢書的計劃。

  現在弗雷德裡克找上門來,正好讓他自己演奏這首變奏曲——絕妙的廣告宣傳。

  對於精明的商業經濟意識,弗雷德裡克完全是個門外漢。他只是認為愛爾斯涅爾的推薦信起了驚人的作用,促使哈斯林格過分熱情地招待他。

  哈斯林格忙得進進出出,一會端來咖啡,一會請他坐到靠窗的旁邊,接著又大聲喊叫他的兒子,命令兒子立即彈奏鋼琴,請弗雷德裡克指點。

  一曲還未彈完,哈斯林格氣喘喘地搬來許多書刊,不停地介紹著其中有趣的事。

  「這是我們『奧德翁』公司出版的。」哈斯林格得意地挑揀出一本裝幀漂亮的出版物,他滿懷信心地等待著弗雷德裡克的讚賞。

  誰知弗雷德裡克只是有禮貌地笑笑,並不顯得很激動,其實他心裡很想知道何時才能看見自己的變奏曲印在這樣漂亮的書刊上,但又不好意思開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