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我的美國之路 | 上頁 下頁
一五一


  施瓦茨科普夫不久打回電話,說話中帶著小心謹慎的口氣。他對我說,大門仍微開著,部分共和國衛隊和T—72坦克可能溜掉。我要他繼續打,而且我將再給他打電話。我把諾姆的報告告訴了總統和其他人。雖然我們大家都有點感到突然,但誰都沒有認為我們聽到的情況會改變既定方針。伊軍的脊樑骨已被打斷,殘部正在向北逃竄。沒有必要打一場殲滅戰,使雙方更多的戰鬥人員去送命。顯而易見,總統更希望看到徹底投降,即採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方式。而且我們知道,除非碰巧被一枚炸彈擊中,否則薩達姆可能在戰後存活下來。我們還預計到,有人將會批評我們不把戰爭繼續下去。不過,我們的任務很明確,它已經完成了。總統重申了他結束戰爭的決定。我然後又給施瓦茨科普夫掛電話,並轉告他,白宮知道將有部分伊軍漏網,但這種情況是可以接受的。

  晚上9時02分,總統在橢圓形辦公室向全國發表講話:「科威特解放了。伊拉克軍隊被打敗了。我們的軍事目標實現了。我很高興地宣佈,東部標準時間今晚午夜,在地面軍事行動開始以來整整100小時和『沙漠風暴』行動開始以來6周的時刻,全體美軍部隊和多國部隊將中止進攻性戰鬥行動。」

  講話結束後,布什總統和夫人邀請全體成員上樓到他們寓所內進行非正式慶祝。招待員傳送著飲料,我飲著我常喝的蘭姆酒和可口可樂。這是一種欣慰多於慶祝的氣氛。我們未給喬治·布什造就另一個「歐戰勝利日」。但他仍說:「我很滿意。沒有比這更好的結果。」他認為我們做了應做的事,而且我們勝利了。未過一小時,我回到邁爾堡6號寓所。我想告訴阿爾瑪,我們剛打贏了一場戰爭,但她已經進入夢鄉了。

  時光流逝了130多年,歷史學家們仍在辯論喬治·米德將軍的決定——不讓北方聯邦軍在葛底斯堡取得勝利後追擊羅伯特·李將軍的部隊是否正確。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到現在已半個世紀,學者們仍對艾森豪威爾將軍不把蘇軍趕回柏林的決定有不同看法。而且我預計,從現在起的數年內,歷史學家們仍將問我們為什麼不打更長的時間並殲滅更多的伊軍。批評家們會論證說,我們應當擴大我們的戰爭目標,包括攻佔巴格達和把薩達姆趕下臺,就如我們在巴拿馬對諾列加和巴拿馬國防軍所做的那樣。批評的人中甚至包括克勞海軍上將,他曾在國會作證時主張繼續制裁,反對戰爭;但是他在回憶錄中卻說我們應當把仗打下去,並擴大任務範圍,抓住薩達姆·侯賽因。

  於事無補的是,在戰爭結束後一個月,施瓦茨科普夫在公共廣播公司的節目《與戴維·弗羅斯特交談》上露面。關於結束戰爭的決定,諾姆先是說:「我向鮑威爾將軍報告情況。他和我進行討論,我們是否算實現了我們的軍事目標即作戰目標。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過了一會兒諾姆又說:「坦率地說,如你所知,我的建議是繼續進軍。我的意思是,我已將他們打得潰不成軍,我們本可以繼續打下去,給他們造成巨大的破壞。」

  第二天早上,我的白宮直通電話鈴聲響個不停,迫使我坐下來細聽。喬治·布什表示很傷心,當然也有些氣憤。諾姆是什麼意思?停止戰爭前大家同他商量過。如果他當時要求給予更多的時間,戰爭將不會在那時結束。總統說:「我還親自同諾姆談過。」

  我和總統一樣感到失望。實際上,施瓦茨科普夫對戴維·弗羅斯特所說的話簡直把我氣瘋了。我給在利雅得的諾姆打電話說:「你這樣說是不對的,你是說總統犯了錯誤。好像你給他提出了一個不同的建議而他沒有理睬。」

  「這絲毫不是我的意思。」諾姆回答說。

  我說:「可是它給人造成了這種印象,現在傳播媒體正在猛烈抨擊總統。」

  諾姆·施瓦茨科普夫不愧是個民族英雄。但是他關於戰爭結束得太早的批評反而削弱了他受人尊敬的地位。他很難過。總統始終是個忠實的人,他獲悉諾姆感到受了傷害後,再次給他打去電話,要他不要憂慮。誠然,我感到需要把事情說個明白。施瓦茨科普夫參與了停戰決策,他現在好像在與之拉開距離。我在與諾姆核對後發表了一則公開聲明,內容如下:「施瓦茨科普夫和我兩人都支持在1991年2月27日午夜12時(東部標準時間)結束『沙漠風暴』作戰行動,一如總統的全體顧問所做……沒有相反的建議。沒有不同的意見。沒有進行辯論。」

  諾姆開始從他對弗羅斯特所說的話往後退卻,在他的《並非英雄》一書中,他解釋了他的想法:

  我本能的反應是迅速停火將拯救生命。如果我們過了星期四繼續進攻,我軍部隊將有更多的人被打死,也許不會很多,但總會有一些。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已經完成了我們的使命:我不久前剛對美國人民說,伊軍所剩的兵力已不足以構成地區性軍事威脅……我們將那個小子狠揍了一頓,任何人都毫不懷疑,我們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而且傷亡人數極少。為什麼不結束它?為什麼明天再讓有的人被打死?於是我定下了停火決心。

  施瓦茨科普夫絕對正確。但是,對於半途而廢、功虧一簣的指責仍難制止住。而事實真相是,伊拉克依靠一支50多萬兵力的軍隊發動戰爭,其中大約一半投入到科威特戰場,他們在這裡傷了元氣。在海灣打了這一仗後4年,伊軍規模仍只達到原先的一半。而且在伊拉克軍隊中,我敢肯定仍流傳著各種可怕的故事,講述「沙漠風暴」期間空中和陸上的打擊多麼厲害。伊軍的殘餘部隊已不再是一支具有血戰到底意志的力量。

  1994年10月,薩達姆·侯賽因向科威特邊境派遣2萬共和國衛隊的兵力,在設法爭取放寬聯合國制裁的同時試圖裝出強硬的架勢。很快,主張採用簡單辦法解決問題的那些人叫喊起來:如果在海灣戰爭期間把薩達姆幹掉了,他現在就不會惹事生非了。10月23日,《紐約時報》在頭版登載了一篇從一本關於海灣戰爭的書中摘錄的長文,該書由該報記者之一與另一個人合著。摘錄的標題是:伊拉克劫裡逃生,再次威脅科威特。在該摘錄中,作者們指出:「伊軍的許多精銳部隊即共和國衛隊未被殲滅……」這正是薩達姆仍然能夠運用其威脅性軍事力量的原因。

  有人認為,薩達姆在「沙漠風暴」末期進行了某種敦刻爾克式的撤退,這種看法過於膚淺。其實,當時我本想截住伊軍並將之全殲。然而真實情況是,從科威特逃出的坦克和其和國衛隊的部隊比我們預計的多。不錯,我們可以再用一兩天時間就能封鎖出逃路線,而且在封鎖後我們可以打死、打傷或俘虜被圍的共和國衛隊的所有士兵。但這不會使薩達姆的未來行徑發生絲毫變化。伊拉克擁有2000萬人口,它始終能夠對只擁有75萬人口的彈丸鄰國——科威特構成威脅。不管有沒有薩達姆,也不管存不存在共和國衛隊,科威特的安全都依賴於該地區的盟國和美國的安排,這是戰略現實。另一個現實是,1991年,我們在戰場上痛擊了伊軍,而且在實現聯合國目標的同時,使伊軍遭到殲滅性打擊,並且使它喪失了一半以上的兵力。

  但我們在將薩達姆的部隊逼得四處逃竄之時為什麼不向巴格達推進呢?或者換種方式說,我們為什麼不擺動球門柱呢?人們往往會忘記的是,雖然美國走在頭裡,但我們率領的是一個國際聯盟,執行的是聯合國明確規定的任務。這一任務完成了。總統甚至希望在7月4日以前把所有部隊送回國內,這本來將成為引人注目之舉,但由於後勤原因不可能做到。他已向美國人民保證,「沙漠風暴」行動不會成為波斯灣的越南戰爭,他實現了他的諾言。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