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屠格涅夫 | 上頁 下頁
三一


  不管屠格涅夫落腳在哪裡,他始終關心著俄國的現實生活。他在英國懷特島進行海水浴療養時,在那裡制訂了在俄國開展掃盲和推廣初等教育的計劃,他曾在斯巴斯科耶建立了一所學校,並一直關心著這所學校。

  但作家在國外的主要工作,還是創作他的新小說《父與子》。1860年10月,小說的寫作提綱連「細微末節都已擬就」,他甚至專門寫了一本日記,記載小說主人公巴劄羅夫的生活與活動,以確定在生活中的每一種場合,巴劄羅夫該怎樣行動,如何表現自己。這樣,就使主人公形象栩栩如生,鮮明完整。

  同時,屠格涅夫激動地盼望著農奴制改革的實現。

  1861年2月19日,沙皇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宣言。由於渴望親眼見到國內發生的重大事件,想念親愛的斯巴斯科耶和自己的朋友,希望在那裡順利寫完《父與子》,屠格涅夫於4月趕回祖國。

  5月初,屠格涅夫便來到斯巴斯科耶。他減少了農民五分之一的贖金,在主要領地上,則無償轉讓莊園土地,以後每年還給農民送建築木材。

  然而,農民對改革一點也不滿意,他們雖然盼到解放,但又陷入了一種新的奴役——惡霸富農的奴役,受到城鄉資本勢力的控制。他們現在不得不按照「規定」,根據苛刻的條件向地主租種土地,實際上又重新落入了依附于地主的境地。

  屠格涅夫已經意識到這點,他後來說:「這種現象確實不可等閒視之,也不能置之不理。看來,沒有富農的村莊很快就要絕跡了。可以肯定地說,他們會像毒菌那樣繁殖起來,而且鬼知道他們又在幹什麼。

  這是一些強盜。我想寫一部短篇小說來描繪一個這樣的能手,給他取名『萬能的日特金』。他是我們原來農民的一個鄰居。他不僅剝削他們,抽他們的苛捐雜稅;幾乎每天都在趕走他們的牲口,罰他們款,還掠奪他們的土地,挪動土地界碑,移動界樁。」

  屠格涅夫認為,改革以後,農民仍然將地主視為仇敵。有一次,他給俄國自由主義詩人波隆斯基不無辛辣地諷刺描繪了這樣一幅假想的場面:「清晨我們坐在涼臺上,悠閒地喝著茶。這時,看到從教堂那邊沿著花園走過來一群斯巴斯科耶村的農民。他們朝我們脫帽鞠躬。我問他們:『喂,弟兄們,你們要幹什麼?』他們回答說:『你可千萬別見怪,也不要抱怨。你是一個仁慈的老爺,我們對你也很滿意,不過不管願意不願意,還是不得不把你吊死。』『為什麼?』『只是因為,這是命令!我們連繩子頭也準備好了你就禱告一下吧有什麼法子呢?我們本來不是什麼兇手』」

  受騙的農民掀起了起義浪潮作為對改革的回答。

  為了對付這些起義,沙皇政府對人民進行了殘酷的鎮壓,對一切自由思想和自由言論進行扼殺。

  屠格涅夫回到斯巴斯科耶以後,安下心來,在鄉下這個僻靜地方進行《父與子》的寫作。

  5月底,托爾斯泰來看他,他們一起到離斯巴斯科耶六七十俄裡的費特的莊園去探望他。就在那裡,托爾斯泰和屠格涅夫之間突然爆發了一場激烈的爭吵。

  當時,大家坐在客廳裡聊天。女主人詢問屠格涅夫是否滿意那位教她女兒的家庭女教師。屠格涅夫對她十分稱頌,並說,她以她認真的態度請他確定一筆錢的數目,以便他的女兒可以把這筆錢用於慈善事業。

  「現在,這位英國女人又要求菠莉娜親手補好一件窮人的破衣服,然後還給本人。」

  「您認為這也算好事嗎?」托爾斯泰問道。

  「當然,這可以使女善士對貧困有所瞭解。」

  「可我卻認為,這不過是穿戴得整整齊齊的女孩把又髒又臭的破布片放在膝蓋上虛情假意地演演戲而已。」

  「我請您別說這種話!」屠格涅夫嚷道。

  「我幹嗎不可以說我認為完全是正確的話。」托爾斯泰理直氣壯地答道。

  屠格涅夫失去了自製力,激動得從桌旁跳起來,雙手抱住腦袋,臉色發白,大聲說:「我就是要您別開口污辱別人!」說完這話,他就走開了。

  屠格涅夫立刻就動身回斯巴斯科耶,托爾斯泰也離開了費特莊園。

  屠格涅夫當天從斯巴斯科耶寄了一封信給托爾斯泰,再一次承認自己的過錯並請他原諒。

  這場幾乎要訴諸決鬥的爭吵使屠格涅夫和托爾斯泰分手了整整17年。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