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屠格涅夫 | 上頁 下頁
三二


  §第十五章 創作最高峰

  1861年7月,《父與子》脫稿。秋天,屠格涅夫向朋友們朗讀了作品的手稿,聽到了對長篇的各種互相矛盾的評價。有的人勸屠格涅夫趕快把手稿付之一炬,有的人卻把《父與子》作為他最好的一部作品,屠格涅夫心平氣和地聽取朋友們直率的意見。儘管各種矛盾意見使作家覺得左右為難,他還是著手修改自己的作品。隔了半年,才發表在1862年的《俄羅斯導報》二月號上。

  毫無疑問,屠格涅夫犯了一次策略上的錯誤。由於同《現代人》的決裂,他把長篇發表在《俄羅斯導報》上。這份雜誌在進步讀者的心目中,那時已日益背上反動刊物的名聲了。

  這一時期,國內形勢更加複雜。被沙皇政府欺騙了的農民掀起了新的暴動浪潮。為了對付這些起義,沙皇政府對人民進行殘酷的鎮壓,扼殺一切自由思想和自由言論。政府關閉了主日學校、平民閱覽室,中止了一些報刊雜誌的出版,《現代人》被查封了8個月。

  屠格涅夫在這些日子寫道:「當我讀完了關於查封《現代人》的命令以後,我這顆老作家的心顫抖了一下。我記起了它的創辦經過,別林斯基和其他很多事」屠格涅夫雖然已同《現代人》決裂,但他仍然對這份曾記載著他的文學道路,影響過他的文學生涯的雜誌懷有一份深深的情感。

  《父與子》是屠格涅夫創作的最高成就。在這部作品裡,他的天才已經完全成熟並得到了有力的發揮。

  可以說,這部作品在最優秀的俄羅斯社會小說中名列前茅。

  小說寫平民出身的醫科大學生巴劄羅夫大學畢業後到貴族出身的同學阿爾卡狄·基爾沙諾夫家中小住,巴劄羅夫的民主主義觀點和基爾沙諾夫家的父輩格格不入。兩個星斯後,他們之間發生了一場爭論。阿爾卡狄的伯父巴威爾宣揚貴族制度的原則,指責巴劄羅夫否定一切,是虛無主義。巴劄羅夫痛斥了對方的貴族自由主義觀點,在辯論中得勝。隨後巴劄羅夫同阿爾卡狄到省城去,認識了優雅動人的富孀奧津左娃,並去她的莊園作客。阿爾卡狄熱戀上她的妹妹,而巴劄羅夫對奧津左娃也產生了愛情,但遭到拒絕。不久之後,兩位青年人回到基爾沙諾夫莊園,阿爾卡狄已經轉向于安樂地享用父親的產業。巴劄羅夫則埋頭於生物研究工作。但巴威爾對巴劄羅夫仍恨之入骨,伺機挑起了一場決鬥。巴威爾負了輕傷,巴劄羅夫次日回到父母家中,後來在為傷寒病死者解剖屍體時不慎割傷自己的手指,受感染而死。

  長篇在雜誌上發表後,讀者中間立刻就展開了激烈的爭論。一部分人責備作者,說他嘲笑了從前曾經正直地活動於社會生活舞臺上的「父輩」,並且盲目地美化了接替他們的年輕一代。另一部分人卻持截然相反的意見,他們認為長篇對年輕一代進行了惡毒諷刺,對父輩則大加讚揚,甚至還有人寫信給屠格涅夫說,他們因為他侮辱了年輕一代而在「輕蔑的大笑聲中」燒毀了他的相片。

  作者寫此長篇小說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麼呢?他曾這樣說:「我的整部小說都是反對把貴族階級當作進步階級的,請看看尼古拉·彼得羅維奇(阿爾卡狄的父親)、巴威爾·彼得諾維奇與阿爾卡狄這幾個人吧,他們多軟弱,多萎靡,眼光多狹小。我順從我的審美感覺挑選出貴族方面好的代表人物來證明我的主題:倘若奶油是壞的,那麼牛奶更不用說了。」最後一句話是說奶油是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精華,如果是壞的,那麼牛奶當然就更壞了。屠格涅夫借此作為比喻,意思是指精華部分尚且是壞的,其餘部分就更不用提了。也就是說,巴威爾和尼古拉作為貴族階級的優秀代表,卻仍然是無能空虛的,那麼整個貴族階級就更是落後的了。所以,這部長篇的主題思想在於表達「民主主義對貴族階級的勝利」,即以巴劄羅夫為代表的「子輩」——平民階級對以巴威爾為代表的「父輩」——貴族階級的勝利。

  屠格涅夫本人是屬￿貴族自由主義思想體系的,但他在《父與子》中,通過對基爾沙諾夫一家的描寫,在客觀上表現了貴族自由主義思想的必然崩潰。正如他曾就《父與子》一書這樣寫道:「準確有力地再現生活的真實,對於一個文學家來說,乃是最大的幸福,即使這種真實與他自己的愛好並不一致。」這體現了屠格涅夫堅定的現實主義創作原則。

  《父與子》全篇的結構,自始至終採用了對比的方法。屠格涅夫作為文學大師,善於描述新型人物與舊的心理、思想及生活方式的衝突,這種對比手法,使他在《前夜》中描寫英沙羅夫,獲得了極大成功。

  在小說《父與子》中,又使他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在那些貴族的襯托對比下,巴劄羅夫的形象鮮明突出。

  他出身于平民知識分子家庭,是體現了俄國文學史上繼「多餘人」形象以後的「新人」特點的典型形象。

  他有堅定的信念,堅信現存制度必然會被徹底摧毀。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