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屠格涅夫 | 上頁 下頁 |
二〇 |
|
§第九章 開闢創作新路——《羅亭》 屠格涅夫始終沒有放棄寫長篇的念頭,他一直希望用一部作品來深刻揭示時代的根本問題。1855年春夏兩季,屠格涅夫在斯巴斯科耶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宿願,創作了獻給40年代的人們的長篇小說《羅亭》。 作家在此之前創作了一系列描寫貴族理想主義者、失敗者的短篇小說,如《一個多餘人的日記》、《通信》、《兩個朋友》、《雅科夫·巴申拉夫》,為《羅亭》做了許多準備工作。《羅亭》的問世標誌著俄羅斯和世界文學發展中的一個新階段。 《羅亭》反映了40年代貴族知識分子在思想上的探索。羅亭是當時貴族知識分子的一種類型,他受過廣泛的良好教育,天資聰慧,博學多才,能言善辯。 他關心社會的重大問題,信仰科學,渴望真理,渴望自由。小說寫他熱忱地宣傳真理和理想,以出色的口才、熱烈的激情感染周圍的人們,「詞句是左右逢源地、自由自在地流到嘴邊,每一個字都好像徑直從他靈魂深處噴湧出來,燃燒著全部信仰的火焰」,他啟迪著人們的思想,使人們為他的崇高思想所吸引,喚起對美好生活的愛。17歲的少女娜達麗亞·拉松斯卡雅就是在他的啟蒙下覺醒,情願為崇高的理想而獻身的。她同時也愛上了羅亭。不過羅亭又有致命的弱點:脫離實際,意志軟弱,缺乏實踐的能力,理想只能流於空談,是個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羅亭的根本意願是和農奴制的統治勢不兩立的,但他不知道怎樣去實現自己的思想。他有絕頂聰明的天賦、過人的才智、淵博的知識、滿腔的熱情,但卻不會正確運用它們,不會進行鬥爭,結果一事無成。這是個「多餘人」的新典型。所謂「多餘人」是指俄國上層社會的一部分貴族青年,永遠不會站在政府方面,不願與貴族社會同流合污,同時又脫離人民,永遠不能夠站在人民方面,只能作一個社會的「多餘人」。 在小說中,作者肯定了羅亭宣傳理想,起了進步作用,但在40年代需要的是行動,而他不能實踐就顯出局限性了。作者對主人公的悲劇命運表示惋惜。 羅亭這種人物是時代、環境和歷史條件的產物。羅亭式人物的不幸在於他們脫離了饑寒交迫、被奴役的人民。但是,他們還是起了積極作用。高爾基的分析比較中肯:「假如注意到當時的一切條件——政府的壓迫,社會的智慧貧乏,以及農民大眾之沒有認識自己的任務——我們便應該承認:在那個時代,理想家羅亭比實踐家和行動者是更有用處的人物。一個理想家——是革命思想的宣傳者,是現實的批判者,是所謂開拓處女地的人;可是,在那個時代,一個實踐家能夠幹出什麼呢?」 羅亭身上體現了屠格涅夫青年時代的朋友米哈伊爾·巴枯寧的許多內在的和外在的特徵。屠格涅夫在與巴枯寧相處的幾年間,既熟悉了他天性中剛強的方面,也瞭解了他的不良之處。「我在羅亭身上相當忠實地表現了他的影子。」屠格涅夫後來說。但是,羅亭並不就是巴枯甯,屠格涅夫把當時某些其他人物的特徵賦予了這一形象,因此它就具有了典型性。高爾基曾這樣評價:「因為羅亭既是巴枯寧,又是赫爾岑,在某種程度上還是屠格涅夫本人。他們沒有虛度自己的一生,他們給我們留下了一份優秀的遺產。」 屠格涅夫在這篇小說創作中,嚴格遵守現實主義原則。他把小說看成是描寫生活的藝術,創作從生活出發:「我一向不能憑空創作,如果我要寫出一個虛構的人物,我就非要找一個活生生的人不可,他仿佛就是給我作一條主要線索的。」屠格涅夫從生活中積累素材,進行創造性的加工。他不是把原型人物進行翻版,而是無拘無束、大膽地採用某些成分來創造新的形象。也就是說,不單是真事,而是藝術的真實。 屠格涅夫認為藝術創作真實性的最終結果就是典型化。 因此,他筆下的羅亭和普希金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的主人公奧涅金,萊蒙托夫的小說《當代英雄》中的主人公畢巧林一起成為俄羅斯文學中「多餘人」的典型形象。 《羅亭》這部長篇是他長時間醞釀構思的成果,但寫的時間非常短,只花了7個星期,他對這部小說很滿意,對自己過去的任何一部作品,從來也沒有像對《羅亭》那樣鍾愛過。1856年,《現代人》第一、二期刊登了這部長篇,反響熱烈。大家一致認為,《羅亭》是屠格涅夫在創作中邁出的新的而且是重要的一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