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泰戈爾 | 上頁 下頁
一三


  隨著情節的發展,故事逐漸進入了高潮,兩位堅定的印度教青年倒向了婆羅門家族的姑娘。賓洛耶認為兩個持不同信仰的人結婚沒什麼不對的地方。而戈拉卻能恪守自己的宗教信仰,儘管他內心已經愛上了蘇恰麗達,但卻盡力克制本能的傾慕。然而,這時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克利什那達雅爾病重,他感到自己生命即將終結,便把戈拉叫到病床旁邊,告訴了一個除他本人和安南達摩依之外無人知曉的秘密。原來戈拉根本不是他的兒子,而是在1857年的騷亂中被殺死的兩個愛爾蘭人的兒子。戈拉頓時感到自己的一生就好像是一場夢,他從夢中猛然醒來了。他重新發現另一個自己。他沒有父母,沒有家庭,沒有祖國,連一個可以稱為自己的神也沒有。思想和情緒的混亂並沒有持續很久,他內心的力量很快就顯示出來。在緊急關頭不期而至的一種奇特的理智,使戈拉認清了作為自己的全部價值觀之基礎的那一整套謬誤百出的思想。頃刻之間,他的生活必然遵循的前景在眼前出現。戈拉一時說不出話來,接著,他說道:「我必須馬上到帕勒希家裡去。」生活的危機這時開始發生激變。

  帕勒希先生也正處於某種關頭。他剛剛作出決定:

  到希慕拉住一個月,以便自己清理一下思緒,認真考慮事情。當戈拉走進家來,蘇恰麗達正在替父親收拾行李。戈拉把剛剛獲知的秘密向帕勒希先生的複述了一遍,最後說道:「帕勒希先生,我一生中一直在尋找真正的印度,一路上障礙重重。而我過去對這些障礙本身竟頂禮膜拜!但我今天自由了——是的,自由地站在一片廣大的真實之中。我現在真正有權利為印度效勞了。我今天才真正成了一個印度人。對我來說,印度教、穆斯林、基督教之間而今沒有矛盾衝突了。帕勒希先生,我獲得了新生!」激動的戈拉像是換了一個人。

  戈拉接著請帕勒希先生將適合於芸芸眾生的吠陀經文教給他,他懇切地表示:「收下我作您的門生吧,教我如何去禮拜萬眾之神——印度教徒的、基督徒的、穆斯林的、婆羅門的;禮拜向每一個人敞開廟門的神;禮拜印度之神。」然後,戈拉握住蘇恰麗達的手,說:

  「我再也不是你的宗教導師,你真正的宗教導師在這兒。」他倆手拉手向帕勒希先生施禮。

  回到家裡,戈拉輕輕觸摸安南達摩依的雙腳,她扶起戈拉的頭,吻他的前額。戈拉說道:「您,端坐家中,您就是母親,我四面八方到處找您。您是沒有種姓的您對自己的孩子從不厚此薄彼,您就是恩人。從您身上我發現了我的印度。」此時的戈拉已經找尋到一種真理:人類的博愛,母愛及愛國之情,宗教的終極關懷的普泛之愛,相互統一和融合的境界。

  這實際正是泰戈爾的基本哲學思想。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