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泰戈爾 | 上頁 下頁
三七


  自玫瑰之鄉返國後的泰戈爾,再度面臨著一個痛苦的打擊:他十分疼愛的惟一的外孫因患嚴重的肺炎而去世了。泰戈爾非常喜歡這個懂事而又有才華的孩子,他的死使得泰戈爾再一次經受了悲哀的折磨和傷感的考驗。

  這一年,詩人出版了他的又一部詩集《終了》。他在經歷了來自各方面的痛苦之後,想以此來象徵他的創作生涯的終結。《終了》集中的作品風格各異,喜怒憂悲,五味俱全。

  1932年詩人又開始了一種新的文學體裁的創作,他以自己神奇瑰麗、變化無窮的詩才開創了有節奏的散文詩的天地。這一年他寫了第一部令人傾倒的散文詩集《再者》,①此後直至生命的最後,他還寫有三部散文詩集。

  〔①又譯《附言集》。〕

  《再者》是一部讓人驚歎的全新的作品。泰戈爾放棄了格律詩的傳統寫法,以勇敢無畏的開創精神和無窮的革新力量使散文走入了詩歌的領域,將詩的表現力大大擴展。在《再者》中,詩人發掘出孟加拉語言的優美韻律,抒寫了許多描繪日常事物與情景的美好詩篇,其中名篇有《一個普通的少女》《山茶花》《男孩子》等。

  青年時代的泰戈爾曾住在家族的莊園中,他沿帕德瑪河巡視時的感受依舊深留在記憶裡,《再者》的開篇詩《古巴伊河》(中譯本為《蓮花河》)則記載了他對帕德瑪河威嚴高傲姿態的回顧:

  我的心悠悠然地隨著在遠空下的蓮花河①一同曲折流走。在她的對岸上伸展著沙灘,與世無關地,在它莊嚴的荒蕪中目空一切。

  〔①即帕德瑪河。〕

  在這邊叢生著竹子,芒果樹,老榕;傾頹的茅舍;巨幹的蓮葉桐;池坡上的芥園;溝徑邊的甘蔗田;依戀著靜寂時光的藍靛園的斷垣,一行行的木麻黃日夜地在廢園中低語。

  ……

  她總是冷冷淡淡地。她沒有承認而只是容忍了她的兩旁的房地;她的威儀中反映著山嶽莊嚴的沉默與海洋廣闊的寂寥。

  而如今當詩人已臨暮年時,他更鍾愛和平之鄉附近的那宛如淳厚的山達爾族少女的小河:

  我有小古巴伊河做我的芳鄰。她沒有世家的門第。她的質樸的名字是和無數年代的山達爾村婦的喧囂雜談混在一起的。

  她的談吐是小家的談吐,不是學者的語言。她的律調和土地和水是同宗的,她的流水對於大地的黃綠的財富毫不懷妒。

  她在光明和陰影中穿掠的體態是苗條翩婉的,她拍著手輕輕跳躍。

  在雨天她的手腳就變野了,像村姑們喝醉了美果酒一樣,但即使在她放縱的時候,她也從不衝破或是淹沒了她的近岸;只在她嬉笑奔走的時候以她裙子戲弄的舞旋掃著岸邊。

  在中秋她的水變清了,她的水流變瘦了,顯露出水底沙粒的蒼白的閃光。她的貧乏,並沒有使她羞愧,因為她的財富不是自大,她的貧困也並不小氣。

  在不安的心情中,她們帶著自己的美德,就像一個女孩子有時珠圍翠繞的舞蹈著,有時靜坐著眼含倦意,唇含慵笑。

  《再者》中還收有一些富於哲理的詩作,並有艾略特①《香客》這首詩的孟加拉譯文。

  〔①艾略特(1888-1965),英國詩人,文學評論家,著作有詩歌《荒原》、《四個四重奏》等,194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此時,英國當局通過印度立法協會頒佈「宗教團體決議」草案,規定了宗教團體和種姓在未來的中央各邦立法機關中的席位分配,給所謂的「不可接觸」者以更多法律權益。聖雄甘地認為,這是將印度分割為高貴和低卑種姓的分裂陰謀。於是,在1932年9月20日,甘地決心在獄中絕食至死,除非對決議作出修改。絕食的前一天,甘地寫信給泰戈爾,請求他的支持,泰戈爾在複電中讚揚了甘地為了印度的統一和社會的完整,獻出寶貴的生命是崇高的行為:「我們悲痛的心滿懷虔誠和愛戴之情,關切著你崇高的苦修。」

  泰戈爾於9月24日跋涉到浦那的葉勒沃達監獄探望甘地。與此同時,英國殖民政府迫於社會輿論,同意了甘地的主要請求和全國各政黨團體提出的解決方案。於是在26日,甘地停止了絕食,正在甘地身邊的泰戈爾曾在此之前為甘地誦唱了一曲孟加拉的贊神歌,即我們在前面引述的《吉檀迦利》的第39首詩作。

  隨後,泰戈爾接受了加爾各答大學授予他的教授頭銜,並作了一系列演講。他在桑地尼克坦歡迎波斯國王派來的客籍教授,還帶領和平之鄉的學生及文藝工作者去到孟買參加「泰戈爾周的活動」,在安得拉大學發表一組題為《人類》的演講。之後詩人還訪問了海得拉巴邦,並在加爾各答會堂發表了《印度的巡禮者拉賈·莫罕》的著名演講,盛讚了這位印度偉大的改革家。

  在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的間隙,泰戈爾仍不忘情於創作,他於百忙中抽暇寫作了兩部新劇。

  1933年出版的《紙牌王國》是泰戈爾根據自己早年創作的一個短篇小說改編而成的幽默劇。作者的寓意是通過這則童話故事抨擊現實。故事梗概是這樣的:紙牌國裡種族界限分明,每個人都只是按照規定的安排去工作,他們不說話,不思考,平靜得有些過分,而且沒有激情和歡樂,王子和他的屬下們來到這個到處死氣沉沉的國家之後,決心用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現狀。他們倡導每個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生活原則,當地人們紛紛仿效。摒棄那些條文律令之後,紙牌國充滿了盎然生機和愛情。

  《賤民之女》(又譯《首陀羅女郎》),則是根據佛教故事改編而成的。原來的情節是佛陀通過法力將自己的門生從低種姓的首陀羅女子的誘惑下解救出來。泰戈爾改編之後,賤民之女成了一個光彩照人的形象。這部劇中共有三個人物,主要人物只有兩個。

  首陀羅是印度所有種姓中最低賤的一個,劇中的首陀羅女子自生下來那天起,就不得不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受人歧視,生活貧苦。炎熱的一天,年輕的姑娘拎著水罐走路時,遇到了面容清秀的高僧阿南德。

  口渴的僧人向她討水喝,姑娘猶豫不決,因為根據習俗,經她手接觸的水會損害高種姓的人的。阿南德安慰她說,作為人類的一員,人的價值只在於擁有愛與犧牲的品格,而不在於種姓。隨後他喝了姑娘獻上的水。

  阿南德樸素的言辭震撼了姑娘的心,平生以來因為社會不公正的待遇而造成的自卑的陰霾不見了,她第一次感到有了自尊,是的,作為一個人,她有愛的權利,也有奉獻的權利。渴望獲得愛情的她決心把自己奉獻給那位高僧。

  再次遇到阿南德時,僧人早已不認得她了。羞愧的姑娘心靈受到了傷害。她狂熱地祈望驕傲的阿南德受到自己感情的擺佈,她請求媽媽發出有魔力的咒語,將高僧引入自己的家中。

  當被魔法牽制的阿南德來到首陀羅女子的房門前時,姑娘看到他的臉上現出情欲和羞恥的痛苦,她希望獻身的是被真理光輝映照得光彩奪目的阿南德,絕不是面前的墮落之人。她也因自己的自私和罪惡感到畏懼,於是她乞求母親收回咒語,阿南德獲得自由,母親卻因精疲力盡而死。

  賤民之女伏身在阿南德的腳下,做出懺悔。應當說與阿南德的第二次相遇給姑娘帶來了真正的超度。第一次的偶逢,阿南德使賤民之女意識到了自身的尊嚴,有了自由的思想;第二次的到來則使她的虛榮與驕傲在苦難的磨礪中消除了,賤民之女終於懂得自由的獲取要依靠真誠的心願。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