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泰戈爾 | 上頁 下頁 |
三六 |
|
此次德國之行更加深了他對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尊敬,隨後他又在柏林舉行個人畫展,並到慕尼黑及其他幾個城市訪問。與此同時,在觀看了德國的基督受難劇之後,受到啟發的泰戈爾幾天後就寫成了一篇英語詩歌,取名為《禦子》。 在日內瓦休息了一個月以後,泰戈爾又接受了蘇聯政府的邀請,前往莫斯科訪問。關於這次意義重大的旅行中全部情況以及所見所聞所感,泰戈爾在當時寫給家中的信裡都作了生動細緻描述。第二年這些信以《俄國書簡》為題出版。 泰戈爾以前聽到過許多反對蘇聯這個新型社會主義國家的言論,當詩人準備啟程踏上去蘇聯的旅途之際,還有不少朋友企圖勸阻他,說那裡人民生活不幸福,社會秩序混亂。然而泰戈爾主意已定,他希望去看一看這個發生了翻天覆地革命的國家。此間詩人雖年過七旬,精神卻愈來愈年輕、明朗。同他的青年、成年時期相比,晚年的泰戈爾似乎有著更加寬容的心態,更少保守的觀念。詩人這樣談及他的心情: 到底到俄國來了,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奇跡。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和它相比,從根本上就不同。 泰戈爾在蘇聯這個新興的社會主義國家,看到被壓迫者如今成了真正的人。在短暫的時日,純樸的人民成為充分解放與發展的人——自由、平等、按勞取酬、受到文明教育。身為一個教育家,他對蘇聯的教育狀況也十分感興趣: 我到俄國去,為的是去看看他們的教育制度。看到以後我感到非常驚奇。僅僅在8年的時間內,教育的力量就把人的心靈面貌都改變了。 …… 這樣多的人這樣迅速的變化著,這是很難想像的事。許多世代以來開拓了的河床裡湧起了教育的洪流——我看到了這一點,真是心花怒放。全國各地,從一個角落到另一個角落,普遍覺醒了,他們的一條新的希望的大道好像已經邁越了地平線——生活的浪潮到處都極其充分地激蕩著。 泰戈爾看到蘇聯的教育正以驚人的速度普及著,他也意識到蘇聯發生的變化背後所蘊蓄的偉大的創造力。與此同時,詩人還看到了在革命中也有強制和懲罰手段的運用,他認為專制是嚴重的災難。雖然有的地方並不盡如人意,但他感到正如明月之上的陰影一樣,這些因素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莫斯科,泰戈爾對少年公社、孤兒們作了訪問,與著名人士相會,並舉辦了畫展,之後他從蘇聯來到德國,再次啟程去美國訪問。與前兩次不同,泰戈爾這一次受到了隆重的禮遇。11月25日,紐約幾百位知名人士舉辦盛大宴會歡迎他,隨即他在紐約歷史學會議上作了演講。美國著名的女舞蹈家為協助國際大學籌募經費,親自和她的舞蹈團舉辦了專場演出。詩人同情失業工人的生活,將演出所得捐贈給紐約市失業工人作救濟金。泰戈爾的畫展還先後在紐約、波士頓和華盛頓舉行。在華盛頓,詩人還受到了美國總統的接見。 1931年1月,泰戈爾離開美國,取道倫敦回國,在海德公園飯店的午宴席上,他同肖伯納作了一次長談。 這次歷時將近一年的旅行給詩人帶來了豐富的生活經歷和各種新鮮的感受,他對西方世界的瞭解更豐富、全面,而且,蘇聯整個國家為重建美好生活而奮鬥的創造性圖景更使他難忘。 歸國後的泰戈爾發現印度當時正面臨著一個嚴峻而又艱難的時期。 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波及幾乎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激起了革命運動的蓬勃發展,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也從沉落走向高漲。 1930年,聖雄甘地再次發起公民不合作運動,抵制英貨、抵制政府委員。此次運動的規模較以前更為深廣,全國城鄉的人民群眾幾乎都被發動。面對鬥爭激烈的局面,英國駐印政府採用恐怖手段加緊鎮壓,一年間就逮捕國大党領導人和愛國者共達6萬餘人。成百上千的勇敢的孟加拉青年,僅僅因為對為自由而戰的革命鬥爭表示同情,就被以嫌疑罪名投入了集中營。泰戈爾曾寫詩向被囚禁的青年們表示敬意。後來,在希吉利的監獄中,兩名愛國青年還慘遭殺害。消息披露之後,泰戈爾十分憤怒。於是,在加爾各答召開的一個盛大的群眾集會上,詩人嚴正地表白了自己的態度。 除了人為的殘暴之外,北孟加拉的大自然也肆虐起來,那裡發生了洪災,人民被迫離鄉背井。為了救濟災民,泰戈爾將詩歌《禦子》改編為孟加拉戲劇,更名為《禦子之聖地》,在加爾各答上演,所得的收入全部用來資助災民。 1931年3月,泰戈爾歸國之後完成了歌舞劇《新氣息》的創作,這部洋溢著春天氣息的戲劇後來也在加爾各答的劇院中演出了。 第二年年初,正當加爾各答市民們為詩人的70壽辰準備之際,泰戈爾突然得知聖雄甘地因為進行第二次不合作運動,和國大党其他領導人一同被捕的消息。他立即請求中止慶祝準備活動,打電報給英國首相,抗議「盲目的鎮壓政策」。不久他又準備發表一個聲明,卻被新聞檢查機構無理禁止刊登。一向認為英國人是講公正的紳士典範的詩人,心靈和感情都受到了重創,加之歐洲之行時對法西斯暴行的耳聞目睹,他一改以往順從忍耐的謙恭態度,不再祈求自我犧牲才可以換來的和平,當時創作的《問》這首詩則表露出他態度的轉變: 我的神,一次又一次,你曾派遣使者來到這無情的世界;他們教導我們:「饒恕一切人。」 他們教導我們:「愛所有的人——從心底拔掉仇恨的毒根。」 他們值得崇拜,值得懷念, 但是在這不幸的日子裡, 我卻把他們趕出門外, 丟一個虛偽的敬禮給他們。 難道我不曾親眼看見 在強者橫衝直撞的侵略面前 正義的聲音被扼殺 獨自在暗中哭泣? 難道我不曾看見 熱心的青年們在奮勇前進中 頭顱撞著石牆遭到痛苦的死亡? 今天,我的聲音窒息, 我的笛子吹不出歌曲。 我的整個世界消失在 漆黑的夜的噩夢裡。 因此我問你,含著淚,一個問題—— 那些毒汙了你的空氣的, 那些撲死了你的光明的 你能饒恕他們? 你能愛他們? 甘地的被捕,千百萬愛國者的遭際,這無情的現實,使詩人泰戈爾的思想受到了極大的震動,他在這首感人肺腑的詩篇中陳述了自己對鎮壓手段的極端憤慨和對現實的無比失望之情。 第二十四章 新體散文詩 憤慨而又失望的泰戈爾在恒河畔的一所安靜的別墅中居住了一段時間。在那兒,受自己和其他印度畫家作品的薰染而來的靈感的支配,他創作了許多詩歌,後來集成《千姿百態》於翌年出版,這本詩集是題獻給孟加拉的一位著名的藝術家的。 此時的泰戈爾在歲月的衝擊下,身體狀況已每況愈下,然而他仍舊推卻不了伊朗國王的盛情的邀請。1932年他啟程前往伊朗,在那裡他受到了來自政府和人民的摯誠的歡迎。在設拉子,泰戈爾參觀了著名波斯人哈菲茲和薩迪的墓園。接著,伊朗首都德黑蘭為詩人而舉辦的群眾歡迎大會,令羅賓感動不已。在返回印度途中,泰戈爾又在伊拉克的首都巴格達做了短暫停留,伊拉克國王接見了他。泰戈爾還在阿拉伯的沙漠中遊牧民族貝督因人的帳篷中渡過了美好而難忘的一日,實現了數十年來的夙願。這一次兩伊之行是泰戈爾一生中的最後一次出國訪問。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