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泰戈爾 | 上頁 下頁
三三


  後來,泰戈爾在《現代評論》上寫了《紡車的道路》一文,闡述和發展了自己的觀點,認為印度的貧困問題是不能倚仗手工勞動來解決的。甘地也在自己辦的週刊《青年印度》上著文《詩人和紡車》作為答覆。泰戈爾在隨後寫給甘地的私人信函中這樣申明兩人的友誼:雖然你為著自認為是真理的見解而猛烈地打擊了我,但是我們建立在互相敬愛的感情基礎上的個人關係將經受得住這一嚴峻考驗。以後的事實也確實證明;儘管甘地和泰戈爾兩人在性格氣質、思想見解上有種種不一致的地方,但是那深厚的相互信任、尊重的親切感卻始終將這兩位品格高尚的人緊密地聯繫著。

  同年年底,泰戈爾在加爾各答主持召開了印度哲學會的第一次大會,並且在會上作了關於印度民族文化及民族宗教的哲學意蘊的演講。

  1926年初,泰戈爾又去勒克瑙參加印度全國的音樂會議。之後,他接受達卡大學的邀請,在那兒進行了一系列的演講,還參觀遊覽了東孟加拉邦的幾個城鎮,然後回到了桑地尼克坦。

  儘管有許多繁忙公務在身,泰戈爾的文學寫作卻並未止歇。他是一個天生的才思泉湧的人。除了將以前的兩篇小說改為劇本之外,在這一時期,他的重要收穫是創作了歌舞劇《舞女的膜拜》。

  這部劇作是在一個佛教故事的基礎上構思的:國王信奉佛教,他的大兒子不信仰佛教,一心盼望早日得到王位,於是國王棄位出走,國王的小兒子也追隨父親,做了僧人。在印度,宮殿中舞女的地位十分低微。

  舞女師利摩蒂景仰佛陀,決心去膜拜佛陀的聖壇,新王以死威逼她,不許她信佛,師利摩蒂不屈而死。而新王的母后雖本來信奉佛,後來因為覺得是佛教搶走了自己的丈夫和兒子,於是轉而開始反對佛教。

  劇情發生在春天裡佛陀的誕生日。舞女師利摩蒂承擔了向祭台膜拜的使命。公主覺得讓地位卑賤的舞女擔當這一神聖的使命太出格了,為了讓師利摩蒂出醜,便決定讓她改膜拜為跳舞,以褻瀆祭台。深夜,舞女起舞,卸下自己豪華的衣飾,並虔誠地誦讀膜拜的經文,她的奉獻與無畏令公主感動得向她下跪,並乞求寬恕。

  舞女師利摩蒂以虔敬證實了自己心靈的崇高聖潔,也表明人為劃分貴賤地位是非常不合理的。這亦是該劇的人道主義精神之所在。除此而外,劇中還真實細膩地展現了老王后的心理矛盾——真心地信仰佛陀與因丈夫和兒子主張佛教的非暴力而出走,所造成的家人離散之間的衝突。

  泰戈爾堅信,印度教一旦與佛教相融合,將獲得新生。在劇中,他呼喚具有高尚品格的佛陀和佛教主張的憐憫、非暴力精神:

  世界今天為仇恨的昏聵而瘋狂,
  衝突是慘酷而苦痛無邊的,
  它的道路彎曲,它的貪心的束縛是糾纏的。
  一切生物都呼籲著你的新生,
  呵,無窮生命的你,
  拯救他們,發出你希望的永在的聲音,
  讓含著無限的蜜的財富的愛的蓮花
  在你的光明中展開花瓣吧。
  ……
  人的心因著不安的煩熱,
  因著自私自利的鴆毒,
  因著不知終止的饑渴而痛苦。
  廣大的國家都在他們額上
  點上鮮紅的仇恨的記號。
  ……
  呵,莊嚴,呵,自由,
  在你無量的慈悲與善良裡
  從這世界的心上拭去一切的黑點。
  這正是泰戈爾作為詩人,對這個世界正義、和平與寬容的呼喚。

  《舞女的膜拜》在角色的安排上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特色,即劇中人全為女性。在印度社會中,無論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抑或是印度教教徒,都信奉著一個傳統的偏見,即女人不能登臺演出。泰戈爾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充分證明了他可貴的勇氣。劇本完成後的第二年,準備在加爾各答演出,當時泰戈爾從國際大學的女學生和名門閨秀中挑選演員,並親自幫助她們彩排,這一切莫不是對當時世俗偏見的尖銳挑戰。

  1926年5月,泰戈爾接受了來自意大利的邀請,啟程來到了那不勒斯。當時,鼓吹民族主義情緒的法西斯主義者——意大利的統治者墨索里尼正被鼓吹為偉大的人物,泰戈爾也產生了錯覺。抵達那不勒斯時,泰戈爾受到了熱情歡迎,官員代表墨索里尼致了歡迎辭。後來在羅馬,泰戈爾受到了由羅馬總督主持的市長歡迎大會的款待並發表了題為《藝術的意義》的公開演講,會見了墨索里尼。意大利的國王也接見了泰戈爾。泰戈爾還在熱心朋友們的秘密協助下,見到了被法西斯分子軟禁的哲學家伯奈代托·卡羅契。

  泰戈爾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墨索里尼的邀請和報界的宣傳都是企圖借他這位世界詩人的名義,擴大法西斯主義的影響。因此當詩人離開意大利,抵達瑞士之後,才從羅曼·羅蘭的來信中驚悉自己被欺騙、被愚弄的事實。與此同時,意大利的宣傳機構將他的講演內容作了極大的歪曲,以便為法西斯思想尋找有力的託辭。

  滿心疑惑的泰戈爾為著瞭解事實的真相,又在歐洲繼續旅行。在瑞士的蘇黎世,沙爾多利夫人將耳聞目睹的法西斯暴行告訴了他;在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莫迪格利尼亞先生講述了意大利眾議院中一名因反對法西斯的議員橫遭殺害的淒慘真相。駭人聽聞的事實使得泰戈爾震驚了。他隨即寫信給《曼徹斯特衛報》,詳細地說明了自己之所以訪問意大利的原委和行程,並且以憤怒的措辭嚴厲譴責了法西斯主義。這樣一來,意大利報界又群起倒戈,將攻擊的矛頭指向了泰戈爾。

  接著詩人又在歐洲作了五個月的旅行。在英國、丹麥等國短暫停留之後,泰戈爾來到了德國,受到隆重熱烈的歡迎,總統接見了他,泰戈爾還與傑出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建立了友好的情誼。在布拉格,他觀看了以捷克語演出的自己的劇作——《郵局》,然後從維也納前往布達佩斯,途中因為旅途勞頓造成身體的不適,於是在巴拉頓湖畔作了一段時間的療養。隨後他先後抵達貝爾格萊德、索菲亞、布加勒斯特和雅典。最後,泰戈爾來到了埃及的首都開羅。為了迎接他,埃及的議會中止了議事日程,埃及國王還特地贈送給國際大學一套阿拉伯文的書籍。1926年4月,泰戈爾回到了印度。

  令人歡愉激動的旅行也給他帶來了身心的疲倦,回到寧靜安謐的和平之鄉後,泰戈爾創作的舞劇《波多拉交季節的舞臺》於1927年2月在桑地尼克坦演出。這一年的3月,泰戈爾踏上了西印度的土地,而且在此期間主持了印度文學會議。隨後的酷暑時節,他抵臨阿薩姆邦美麗涼爽的山城西隆。在那兒,他開始構思、寫作長篇小說《三代記》。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