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泰戈爾 | 上頁 下頁
一九


  妻子去世後沒有幾個月,詩人的二女兒、童年時代就成婚的萊努迦也身患重病,醫生勸她到高原地區療養,換換空氣。於是,1903年,詩人帶著二女兒、三女兒米拉和小兒子薩明德拉,先後到了喜馬拉雅山的哈紮利公園和阿爾莫拉。他不僅要照顧生病的萊努迦,還得照看兩個失去了母愛的最小的孩子。為了給失去母愛的孩子們以歡樂,他不得不強忍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痛楚與哀傷,同他們一起嬉戲,注意地傾聽孩子們幼稚而又充滿童趣的言語。同孩子們在一起的這段日子裡,詩人從孩子們的天真可愛而又浪漫的話語裡汲取了許多樂趣,並受到啟發,創作了很多美好純真的兒童詩,這些動人的兒童詩後來集為一冊,定名為《孩子們》,其中的大部分後來都收進了英文詩集《新月集》之中。

  1903年,在自己的母親去世九個月以後,13歲的萊努迦也因病告別了人世。生性活潑敏慧的萊努迦,是個很有自己獨立見解的姑娘,她富有才華,很得父親的器重和喜愛,認為她將來長大以後一定會是個非凡的女孩。如今,萊努迦小小的年紀便夭折了,做父親的心中那份傷悲與惋惜是可想而知的。

  就這樣,在不到一年時間裡,泰戈爾連連痛失親人,可這些接連而來的打擊並沒有能夠摧垮他的精神,他並沒有將心中無限的悲痛表現在臉上,而是埋頭在自己的工作中,不停地擴充自己編輯的《孟加拉觀察》這一雜誌的內容,增加其篇幅。同時,新作品也源源不斷地從他筆底流淌出來。

  或許也就是在閉門創作、工作的這段時間裡,泰戈爾學會了以真正寬容平和的心態來接受死亡,他明白了死是生命的一部分,而他之所以愈發努力地勞作著,則是為了將死去的親人們未盡的人生活得更好一些。此時,泰戈爾似乎在精神上與死神達成了和解,並從死的悲痛中看到生命那和諧的運動規律。

  女兒去世後僅4個月,泰戈爾又面臨著另一個悲痛的死別。他非常喜愛的薩迪什·拉易,一位年輕有為、才華橫溢的詩人,突然染上了天花,不幸死去。薩迪什·拉易在桑地尼克坦學校教書,在思想上他和泰戈爾有許多共同之處,泰戈爾像對待自己親生子女一樣對待他,而且還盼望在不久的將來,他能夠成為自己工作中的得力助手。可如今,命運卻奪去了這個年輕的生命。

  由於擔心學校裡其他師生也會受到天花的傳染,所以泰戈爾便決定將桑地尼克坦的整個學校都一起搬遷到什拉依德赫父親的家附近。過了一些日子,學校的經濟再度面臨拮据的境況。為了繼續將學校維持下去,泰戈爾不得不被迫以2000盧比的低廉價格,把自己所有作品的有限版權拍賣給了利益出版社。

  生活一再地將不幸與悲痛帶給詩人,仿佛是有意在考驗他的心理忍耐和承受能力,錘鍛與磨煉他的意志。可是這噩夢並未就此終結,在痛失愛妻及愛女之後不到3年,1905年1月19日,又一個不幸降至了泰戈爾的頭上,他尊敬和熱愛的父親——大聖人代溫德拉納特·泰戈爾在88歲的高齡上逝世了。對於羅賓來說,他既是慈父,又是嚴師。也正是這位卓絕非凡的人——代溫德拉納特·泰戈爾為印度的社會生活設定了新的道德與思想的美好理想,他還用自己實際的改革行動,為印度歷史帶來了一個宗教和文化的復興時代,從而指明了印度政治覺醒的道路。這個偉人的逝世給整個印度造成了不可估量和無法彌補的損失。

  同一年,在大聖人去世的前後,孟加拉在政治和社會生活中均經歷了巨大的動亂:發生了自治運動。這一運動最初僅起於對寇松勳爵分割孟加拉陰謀的抗議,但到後來則迅速發展成為一場席捲全國的轟轟烈烈的自治運動。

  讓我們先回溯一下歷史:在20世紀初,印度和自己的殖民主國——英國之間的矛盾就開始日趨激化了,這表明印度民族獨立意識在覺醒,而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也已走向成熟。

  當時,擔任印度總督的寇松勳爵是一個狂妄頑固的殖民主義分子。

  他在任英國駐印度殖民屬國總督的期間,絲毫不顧印度人民的民族感情,肆意採取一系列嚴厲舉措來加強對印度國家和人民的壓制與欺詐,不遺餘力地推行殖民主義的剝削政策。在他任職期間的最後一年,即1905年,他竟然一手遮天地頒佈了全孟加拉分治的法律。

  原來的孟加拉邦囊括孟加拉、比哈爾和奧裡薩三個邦,統有人口7800萬,其中約有4100萬是孟加拉人。而在這些孟加拉人中,一半信仰印度教,另一半則信仰伊斯蘭教。他們中的伊斯蘭教徒大多居住於東孟加拉,而印度教徒則主要分佈在西孟加拉、比哈爾和奧裡薩。可現在,英國駐印度的殖民政府卻有意將東孟加拉加上阿薩姆邦劃分成為新的一幫——名為東孟加拉與阿薩姆邦,讓其餘部分仍保持原稱——孟加拉邦。這樣一來,新成立的一幫中有三分之二強為伊斯蘭教徒;同時,重新劃分的孟加拉邦中的孟加拉人比以往嚴重下降,還不足三分之一。十分明顯,宣告孟加拉分治的新法律的目的,就在於分裂孟加拉民族,煽動宗教仇恨,從而造成民族分裂,削弱印度民族解放的戰鬥力量。

  險惡的寇松勳爵頒佈的這一分治法律,立即引起印度舉國上下的憤怒與強烈的反對。也正是因為這一陰謀最終得逞,印度國內的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兩派之間真的出現了裂痕,而恰是這個裂痕最後導致了1942年之後國家的分裂,並且造成了印度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恐怖行動及大肆屠殺的慘劇。詩人泰戈爾在很早以前,就曾以他的如炬慧眼預見到了這一切,並在那時候就向同胞們發出了警惕這一兇險陰謀的號召。

  壓迫必然引起反抗。全國人民的民族情緒沸騰了。這場自治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場政治運動,目的在於反對英國政府有意違背民族意願、分割孟加拉以削弱其力量的陰謀;而與此同時,這場自治運動在某種層面上又帶有經濟運動的性質,人們希望藉此振興印度民族工業,以抵制英國及其他外國的產品。

  英國政府萬萬沒有料到,分治的法律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它不僅引起孟加拉和全印度各階層人民的義憤,更加速了印度民族覺醒的進程。

  印度第一個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終於來臨了。

  怒火燃著了整個印度的國土,悲憤交加的孟加拉人將1905年10月16日這一天,即分治決議生效的那天,定名為志哀日。也就是在這一天的清晨,在加爾各答街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有組織的大遊行、大示威發生了。情緒激昂的人民高聲呼喊著愛國口號,大聲齊唱著愛國的歌曲,毫無懼色地向恒河之畔挺進。與此同時,為著配合這場大遊行,加爾各答全城的市民們也同心協力,商店一致歇業,居民們也不生煙火。

  到了傍晚時分,還召開了盛大的群眾集會,抗議自治法律的頒佈,當時的與會者多達數萬人,聲勢頗為浩大,情景蔚為壯觀。

  加爾各答的率先行動帶動了全國各地的人民。自此以後,反抗運動的地域範圍逐漸拓寬,並迅速波至全國。而且隨著自治運動的擴大和深入開展,運動提倡的口號亦由原先的「重新合併孟加拉」,逐漸轉至提出「民族自治」與「提倡國貨」。於是,社會上便掀起了抵制英貨運動。

  此時,運動的表現方式也從起先的和平遊行示威發展到採取罷工等比較激烈的措施和手段。

  民族解放運動的烽火已經四起,面對祖國母親的和平團結受到嚴重威脅的這一情勢,在書齋中辛勤創作的詩人泰戈爾在做些什麼呢?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