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泰戈爾 | 上頁 下頁
一二


  泰戈爾家的莊園共有三處。羅賓負責管理的是位於帕德瑪河邊的西來達。因為那裡的田產分佈在多處,所以,羅賓多數時間居住在船上,沿帕德瑪河四處漫遊。在孟加拉鄉村的中心地帶所度過的這7年的時光,既增強了詩人對自己終生熱愛的大自然的親近之情,又使他飽覽了祖國農村水鄉秀麗旖旎的風光。充滿詩情的他,無限喜悅地觀賞到了大自然中的廣闊空間與奔流不息的河水。河上生活的持續感和流動性,使他能夠擺脫一切束縛和牽制,讓自己的心也如同河上漂流的船兒似的,自由地去思索,集中精力去創作。

  而且尤為重要的,激發出泰戈爾創作熱情的是普通農民的鄉村生活,耳聞目睹他們艱辛的日常勞作,在社會習俗與外國統治壓抑之下的艱難境遇與他們執著的鬥爭,羅賓才感到自己真正瞭解了人民的生活。

  羅賓還搜集了不少民歌民謠,並且對民間口頭創作也情有獨鍾。

  羅賓熱愛這些勤奮樸實的人們,並且深情地關心著他們的生活。為著幫助農民們,他鼓勵農民自立,幫助農民掌握科學技術,樹立信心。

  起先,羅賓在自己家的領地裡實施一個開發計劃,後來又在「和平之鄉」

  附近的一個地方建立了專門的實驗場所。他利用自己有限的財力與物力,進行各種有益於農民的改革:譬如建學校、醫院等公益機構,修築道路和水利工程以方便生產、生活,此外還設置自治組織,並嚴禁高利貸。

  西來達的莊園生活,使羅賓的創作激情噴發而出,他的文思宛如水流傾瀉而下:從1894年到1900年的7年中,他創作了幾個劇本、為數不少的短篇小說和其他散文;此外,他還出版了幾部比較重要的詩集。

  在短篇小說寫作上,泰戈爾並無前人可資借鑒,因此可以說他的創作完全是他自己努力發掘傳統、細緻觀察生活的結晶。不能不承認,短篇小說是泰戈爾對印度現代文學的一項巨大貢獻。

  泰戈爾大部分的短篇小說是他在帕德瑪河上四處巡視父親的莊園時所寫就的。在鄉村期間,他遇到了一些成年人和幼稚的孩童們,正是這些心地單純善良的普通人,為他的心靈帶去無限的感動,給他的創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泰戈爾曾在當時的一封信中,如此表述自己那時的情懷:

  「如果我什麼事也不做,只寫短篇小說,那我會感到一種巨大的愉快。而假如寫得卓有成效,小說也能使為數不少的讀者獲得快感。愉快的主要原因是,我的人物成了我的伴侶,成了我那顆孤獨之心的朋友。

  在陰霾的雨天裡我關在屋內,他們和我一起解悶消愁;在陽光普照的日子裡,他們與我一塊在帕德瑪河畔徜徉。」

  豐富繽紛的生活畫卷觸動了泰戈爾的靈感之源,使他創作出不少堪稱一流水準的短篇小說佳作。比如《郵政局長》就是根據作者所聞所感構思出來的:一個受過教育的、城市裡長大的青年,被安排在孟加拉一個瘧疾猖獗的小村莊裡擔任郵政局長,小村子裡名叫羅丹的孤女幫他做飯。漫漫的夏季長夜裡,為了打發時光,他常喚這個孤女做伴,給他講自己心神嚮往的大城市的快樂生活,還教她讀書寫字。孤女羅丹在心底裡深切地愛上了年輕的主人,並在郵政局長身患瘧疾時晝夜服侍,使他恢復了健康。然而,青年並未領會到孤女的情感,他病剛痊癒就準備辭職返回加爾各答。可憐的孤女請他帶走自己,他沒有同意,想給她一些錢,孤女羅丹痛苦地拒絕了,然後就跑得無影無蹤。單純的女孩子以為她的愛情應當有所回報,可是這個美麗的夢想卻被變幻莫測的生活無情地碾碎了。

  泰戈爾在他的一生裡始終關注著婦女的命運。他在兩次旅英期間都曾撰文宣傳西方女性自尊和獨立的生活信念,並且鼓勵印度婦女也來擺脫傳統的束縛和桎梏,走向自強的新生。而且,在寫於1878年的一篇隨筆中,詩人還曾充滿智慧地巧妙反駁了當時傳統習俗輕視婦女的傾向。

  那些人認為婦女的作用等於「0」,而羅賓則機智地作了三個位置的移動,他說,將「0」放在代表男人的「1」字的後面,男人就有了十倍於自身的力量;而倘若把「0」置於相反的位置,「1」就被女人變作了微乎其微,勢力單薄的「0.1」。

  在那時的印度,婦女仍然沒能得到解放,她們的生活和遭遇往往十分不幸。《河邊的臺階》裡的女主人公古蘇姆就面臨著同樣的命運,而那靜靜地躺在河畔的石級便成為她苦難一生的忠實見證人。7歲時,天真爛漫的古蘇姆被迫出嫁,一年之中僅和丈夫見過一兩次面的她,隨後就做了寡婦。回到故鄉10年之後,她漸漸出落成如花般的少女。這時村中來了一位苦行僧,有人議論他酷似古蘇姆那個出走了的夫君。古蘇姆每日諦聽苦行僧的講道,然而有一段時間她一直未在廟中露面。後來苦行僧派人來找她,在再三詢問之下,古蘇姆承認自己愛上了苦行僧。僧人茫然若失,懇求古蘇姆將他忘記,然後就永遠地離開了這個村落。可憐的古蘇姆選擇了投水:在月夜中她緩緩走下河邊的石階,靜立之後就舉身直赴清流,將她從童年起就深愛的河水作為收容她苦難生命的最後一處歸宿。

  在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寬廣博大的胸懷裡,一直藏有對孟加拉婦女的無限同情與關心。在他的短篇小說中,我們還可以發現,在那些寂然無聲地忍受著社會與命運捉弄的平凡的女性身上,也潛藏著強烈的反抗的個性。

  《摩訶摩耶》就是這樣一則故事。青春美貌的少女摩訶摩耶因為偷偷與情人相會被哥哥察覺,竟遭受到滅絕人性的處罰:她被無情的哥哥帶到火葬場,即刻與一個瀕死的人結婚,婚禮的第二天她就成了寡婦,還要與死去的人一同火葬。似乎上天亦有惻隱之心,葬禮中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刮滅了火堆,摩訶摩耶逃得了一條生命,然而臉上卻永遠地留下了火燒的傷痕。她逃到原來的情人家中,請他收留自己一起生活,只是要那男子發誓永遠不揭開她的面紗。情人許下了諾言之後,摩訶摩耶便住在了那裡。好像命運故意作弄可憐的少女,情人渴望見到面紗後的摩訶摩耶,於是趁一個月明的夜晚,悄悄來到少女的房間,掀起了她的面紗,看到那可怕的燒傷。驚醒了的摩訶摩耶不顧情人請求寬恕的懺悔,毅然一言不發地永遠離開了情人的住所,再也沒有回來。孤立無援、在情人面前也不能摘去面紗的摩訶摩耶就這樣決然地出走了,從此給她的情人留下了終生痛苦的追憶,恰似一道長長的傷疤。

  泰戈爾的小說中還有許多令人同情的身處社會最底層的婦女形象,同時他也描寫了不少善良、忍辱負重的農民的形象。羅賓滿懷深沉的人道情感和對社會殘忍與不義的激憤,以敏銳的藝術感受,觀察和描繪他身邊那些形形色色的人們,深刻地揭示了他們的性格與命運。詩人為那受挫的理想和未及開花就先凋謝的青春而悲憫,也對人間的自私、冷酷和人為的不平等加以藐視和諷刺。羅賓心中充盈著對貧苦人們深刻的眷戀和無私的愛,正是在這種人道主義的情感驅使之下創作出這麼多不朽的傑作。正如一位中國現代詩人在詩作中所寫的那樣:「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在短篇小說中,羅賓那詩人的天才亦時時透露出來:深入細緻的情感與心理描寫,行雲流水般自然流暢的情節結構,以及帶有濃郁抒情意味的景物描繪,這些都使得他的作品像一首首打動人心的美妙的抒情詩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