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泰戈爾 | 上頁 下頁


  19世紀的七八十年代,正值孟加拉文學開始偉大的文藝復興的時代,而泰戈爾家作為思想開明而又洋溢著藝術氣息和愛國精神的大家庭,率先倡導了服裝、文學、音樂、美術和戲曲上的民族精神。他們全家熱愛民族傳統文化,因而這個家庭很快就成為當時孟加拉文藝復興時代的先行者和倡導者的集散之地,也成為當時社團活動和集會的中心。

  熱心社會改革的人們常聚會在那裡,商討國家大事。

  那時的印度,早已處於英國的統治之下,儘管來自西方的異國風俗業已傳至社會生活中的每個角落,但是泰戈爾的家庭中卻永遠充滿著無可動搖的民族自豪感。泰戈爾追憶說:

  「我父親在他一生的革命浮沉之中,從來沒有捨棄過他對於國家的衷心熱愛;這種對國家的衷心熱愛在他的子孫中就形成強烈的愛國感情。……我的哥哥們總在培養孟加拉文學。」1876年2月,加爾各答一年一度的「印度節」開始了。在年會中,少年泰戈爾朗誦著自己創作的一篇凝聚著赤誠愛國情感的詩作,這首詩被刊載在以孟加拉語和英語雙語出版的週刊上。①

  〔①見《回憶錄》,以下未特別說明的引語均出自該書。〕

  不久,14歲的少年,又在《知識幼苗》文學雜誌上發表了第一部敘事長詩《野花》,全詩共分8章,有1600行詩句。長詩講述了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名叫卡姆拉的女孩自幼在喜馬拉雅山中由父親撫養,她在山野中嬉戲長大,也是大自然哺育的女兒。父親的去世使女孩子成了孤兒。有一天,過路的青年遇見美麗的卡姆拉,便把她帶回家裡並與她成婚。然而早已傾心于群山密林的卡姆拉,並不喜歡喧囂的世俗社會,而且還偷偷地愛上了丈夫的一位詩人朋友,並天真坦誠地傾訴了自己的愛情。可是詩人雖也暗中思戀著她,卻震驚于她不見容於世俗的率真,責怪了她。即使如此,疑忌的丈夫還是殺害了年輕的詩人。卡姆拉的心碎了,她離開了丈夫和陰暗的社會,終於回到了心儀已久的喜馬拉雅山區,然而,已經諳知人世間愛情的卡姆拉卻再也不能在孤獨的林居生活中尋回昔日的樂趣,她只有投身於山谷間奔騰的激流,捨棄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波浪就宛如母親的臂膀,將姑娘擁抱在自己的懷中。這朵生長于山林的純潔美好的野花,被人採摘之後,她的生命就永遠地枯萎了。

  文思如泉的泰戈爾在1877年取得了更多的創作果實。

  「印度教協會」這個年會是由泰戈爾家協助創辦的。歷次年會總要朗誦愛國詩篇,高唱讚美祖國的歌曲,與此同時還展覽自己民族特有的手工藝品。在1887年的那次年會中,泰戈爾朗誦了一篇諷刺詩——《獻給印度教廟會》,陳述印度全國饑荒、餓殍遍野的慘狀,對比王宮中的印度新總督舉辦的豪華宴會,抨擊了社會中不公平的現象。

  此外,泰戈爾還在大哥創辦的《婆羅蒂》文學月刊中先後刊登了不少的作品:他的第一個短篇小說《女乞丐》、未最後完成的長篇小說《憐憫》、自由格律的歷史詩劇《羅帕爾瓊德》和長篇敘事詩《詩人的故事》,還有一組摹仿古典風格的《太陽組歌》,以及其他詩歌、論文、西方文學的譯文和評論等。

  在這些作品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長詩《詩人的故事》,它與《野花》的題材相近。詩中講述名叫雪萊的詩人陶醉于大自然的懷抱,他樂於研究自然的種種奧妙,然而成長的煩惱終於來了,他希望與人交往,因為「人心一直在探索人心」。他邂逅了少女納莉妮,並與她生活在一起。

  愛情的遊戲並不能讓雪萊長時間的沉醉,他又深感不安地離開了愛人,四處漂泊,尋求連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在何方的幸福。後來,他雙手空空地絕望而歸,發現納莉妮已被離愁折磨得氣若遊絲,雪萊恍然明白自己費盡千辛萬苦尋覓的幸福正是納莉妮的愛,可是為時已晚。少女死了,只剩下詩人沉湎于對人類與愛的思索之中。毫無疑問,對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尤其是對雪萊和濟慈的學習,使得泰戈爾的這部長詩帶有深厚的英國浪漫派特色。而在羅賓化名帕奴辛赫寫的摹仿15世紀風格而創作的《帕奴辛赫詩選》中,可以看出中世紀毗濕奴宗派虔誠詩對少年詩人的影響印痕。儘管泰戈爾對這個中古時代崇拜偶像的宗教並無多麼深入的瞭解,但是在詩歌中洋溢著的那些豐富與美好的感情,再加上奔放大膽的韻律,使這本書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

  雖然泰戈爾後來感到《詩人的故事》所表達的情感帶有誇張的意味,但他卻獨鍾情於早年作品中的這組《帕奴辛赫詩選》,並將其收入自己的作品集。

  綜觀泰戈爾少年時代的創作,我們不難發現,他在努力學習中世紀的毗濕奴詩歌、梵文古典文學和西方文學作品的時候,也正在稚拙地探索著自己未來文學創作的風格與形式。在那個時代,文學創作並不被大家當做一種職業。為了讓羅賓有再發展的機會,經父親允許,羅賓的二哥薩特因德拉納薩決定帶羅賓一起去英國,讓他在那裡學習法律。

  羅賓先同二哥一起前往阿赫默德巴德——他的二哥在那裡任地區法官。哥哥每日工作,孤獨的羅賓就在兄長的書房裡,堅持通讀了用英語撰寫的英國文學作品和歐洲名著,並伏案為《婆羅蒂》雜誌寫過為數不少的評論文章。

  為了讓羅賓儘早熟悉西方社會生活中的英語口語,兄長又把羅賓送到一位朋友的家中,請一位剛從國外回來的少女愛娜作他的英語教師。

  兩個月的學習過程中,兩人之間萌發了真摯的友好情誼。應愛娜的要求,羅賓為她取了別名「納莉妮」,愛娜被這位英俊的少年詩人所吸引,向純樸的羅賓暗示了自己的好感。泰戈爾在與愛娜分手後漫長的人生中,也一直懷念著她那令人心醉的迷人形象,並且在他後來寫的《我的童年》中,深情地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

  「在我們那棵大榕樹上,有幾年忽然有些不知名的遠方鳥兒前來做巢。等到我們剛剛認清它們翅膀的舞蹈時,它們卻又飛走了。它們從遠方的森林裡給我們攜來了一些不知名的新鮮曲調。像這樣,我們在生命的旅程中,往往有從不知名的地上王宮中自願前來的使者,使我們心胸擴大了以後,它又走到別處去。它來的時候並沒有受到我們的邀請,到後來有一天我們要呼喚它時,卻又找不到它的蹤影了。它走了,卻在我們生命的被單上留下了銀色的繡花邊,使我們的晝和夜都因此而永遠格外豐富起來。」

  在阿赫默德巴德的六個月飛逝而過,1878年9月22日,泰戈爾辭別了親人與故土,和兄長薩特因德拉納特一同乘輪船前往對他來說十分陌生的國度——英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